牢骚效应——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24天

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24天

牢骚效应

      有人说,抱怨是对“失意”最无力的还击,不要抱怨生活不公平!果真是这样吗?

      每个人都会在心里产生一些坏情绪,这些坏情绪必须找一个发泄渠道发泄出来才能了事。当通过牢骚的形式把坏情绪发泄出来的时候,人心里的坏情绪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牢骚效应告诉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需要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但是,发牢骚要选对人,没有选对人的话,不仅没有实现牢骚效应,你的牢骚可能还会转化为赌气。

      作为倾听者,你知道牢骚是如何产生的吗?

      心理学家认为,根据人的不同需要,牢骚是有层级高低的,人的需要一般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通过一个人所发的“牢骚”能轻松判断出他所处的等级,人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从而再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当生理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也就是吃,住,用,穿等方面有不满意的地方,这种的牢骚通常说明一个人现状稳定性差,生活水平没有得到保障,相对较低,要先满足第一状态。

      当“第一状态“得到解决,那么一个人便需要的则是“安全需求”,通常所产生的牢骚特征有“经济方面”,“稳定方面”。

      待“生理和安全”得到基础满足,其就会追求“尊重”与爱,比如爱情,友谊,被接纳,如何获得友好的与同事朋友和睦的相处等,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所发的牢骚本质属于对“归属”的方面。

      当一个人发出“这件事情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同意就做主了”的声音,除了事情层面没有处理好,其本质是“你没有尊重我”,而他们想要的便是“尊重需求”。

      第五个层面称之为“自我实现”,通常表现在“个体成长”,“个体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方面,比如某些应聘者很注重“企业是否每年给予员工外派学习的机会”,这其实隐形诉求便是“我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成长空间”。

      而也有的“应聘者”在面试提问环节会直接问我薪资待遇如何,那么经过大量的调研得知,这类人群往往居住的地方离“公司中心地带”比较远,他们的隐形诉求则是“我的生理诉求能不能得到保障”。

      当遇到困难问题发牢骚的时候,自律的人大脑会有两种选择,牢骚是在左脑与右脑当中抗衡,当左脑因为困难产生牢骚反应时,右脑会立刻发出“不行”的指令,然后指示身体不要这么做。

      如果左脑发出困难指令,右脑不能够克制,就会形成“放弃的指令”,所以牢骚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志的抗衡”。

      你看,当有朋友跟你发牢骚的时候,其实,你的倾听和理解是对方最需要的,解决问题最终还需要自己的改变,但是,是否能积极改变,需要找对那个听自己发牢骚的人。

      所以,以后再有朋友跟你发牢骚的时候,你是那个“对的人”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牢骚效应——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