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不值得同情,《后浪》才需要

当何冰用《后浪》致敬年轻人时,当年同样站在风尖浪口上的80后,似乎被世界遗忘了。

实际上,80后多达2.28亿,比90后多5000万,比00后多8000万,十几年前也是个性飞扬,被舆论聚焦,接受各路赞誉和抨击,而今偶尔看到他们的消息,不是集体怀旧,就是集体卖惨,连80后的精神领袖韩寒都开始养生了。

网上流行一段80后自嘲: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参加工作时,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结婚时,骑单车就能娶媳妇,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没有房子车子娶不了媳妇。

仔细想想,有点儿道理,国家政策,80后唯一赶上的就是独生子女,剩下的时代每粒灰,都成了落在头上的山,看看扣在年轻人头上的帽子吧:蜗居、房奴、蚁族、月光、裸婚、闪婚、闪离、叛逆一代、垮掉一代,都是当初舆论为80后量身定制的,90后只是传承而已。

就连负债率高达1850%的90后,一和80后比负债,也没比80后更高,毕竟80后是房车贷的中年主力。

但80后真的有自己形容的这么惨吗?我看未必。

根据人群划分的二八定律,不管你属于哪代人,只要没挤进富人行列,都有哭穷卖惨的资本,所以80后卖惨,有更多矫情成分,也和这代人的独特分不开。

80后是独特的一代人,生于计划中,长于计划外

1、80后曾遭受的关注和非议, 超过今天年轻人

80后,是舆论定义的第一代新新人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曾经吃过旧时代的苦,也追逐过新时代潮流,所以和90后、00后比起来,心里多了一点儿跨时代的沧桑感。

第一代独生子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宠爱,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孤独,80后在特殊成长环境中,养成了不盲从、独立思考的习惯,但也被扣上小皇帝、小公主的帽子。

后来的90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童年在物质享受上要远远丰富于80后,但90后有一点是不能和80后比的,那就是集体叛逆。和80后比起来,90后更加通融,沟通性更好,也更能理解他人。

80后父母,是文革一代,乐于斗争又观念传统,而第一代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双方的观念冲突是全方位的,冲突最激烈时整个主流舆论都在围剿80后,激起了80后的集体反抗,他们利用新兴互联网,发起强烈反击,培养了第一代网络喷子。

而90后的父母,多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人,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比80后父母文化程度高,思想更包容。他们亲眼见证了80后与文革一代的代沟战争,所以有了前车之鉴,能更理性的与子女沟通;同时,主流舆论与80后的观念之争打的精疲力尽,面对90后时有了更多应对经验,态度已明显缓和。

可以说,今天主流舆论给了年轻人一条沟通渠道,是80后当年拿尸体铺出来的。

2、80后的价值更西化,现在年轻人更爱国

80后小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本土文娱产品太少,对海外还有一种崇拜心理,导致80后是在舶来文化下泡大的。80后接触的新鲜文娱产品,不管是街机还是任天堂,不管是红警还是拳皇,不管是港台文化还是两个MJ,几乎没有国产,造成80后对西方认同感更高。

80后童年,《神探亨特》、《血凝》、《恐龙特级克塞号》这类美剧日剧都是主流电视台全国播放,而动画片几乎清一色进口,这在今天是不能想象的。

现在年轻人成长时,正逢国力大涨,不管国漫国游综艺,还是各路中国风,国产文娱开始复兴,至少能和舶来文化分庭抗争,所以今天年轻人身上中西合璧元素更多,他们对国家认同感更强,更加爱国。

时代因素让现在年轻人反而离传统更近,而80后有点离经叛道,这种现象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3、80后有着不同于别代的童年情节,喜欢集体怀旧

80后的童年,国家只有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没有生活压力,只有新鲜玩意,没有肮脏的社会风气,连学业负担都不重,所以80后的童年,又有意思又纯净。

他们既能像父辈那样免费上山逮鸟下水摸鱼,跳皮筋儿、丢沙包、藏猫猫、看小人书,又像后人那样玩着电子游戏和网络,吃零食,买玩具。他们长在两个时代的交接点上,享受着两个时代的童年福利,所以记忆深处,有着跨时代烙印,这是一种独特感受。

而现在年轻人玩的更丰富,选择余地更大,享受着私人订制的童年同时,也少了很多自由,和可以缅怀的集体记忆。90后陪伴着压力越来越大的竞争成长,社会风气也不如以前,所以90后的内心更复杂、更忧郁,童年没有80后单纯快乐。

可以这样说,80后童年,是前人与后人都不能比的,前人不是贫穷饥饿就是社会动荡,而后人又摊上了空前的竞争压力,时代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短暂纯净和美好,几乎都留给了80后。

所以,80后成了集体怀旧的一代,从拥有童年的角度看,80后也是最幸运的一代。

80后真的惨吗?

80后卖惨的几大理由:

1、终生房奴,80前有福利分房,90后继承父母房产,只有80后背负房债。

2、毕业不包分配,没有赶上好时候;

3、资源蛋糕被80前切走,时代潮流被90后玩耍,只有自己在喝西北风。

4、结婚成本高。

5、世风日下,童年回不去,只剩回忆。

80后的确错失了很多政策,但细看这些理由,矫情多于事实,要比惨, 80后惨过自己父母?

80后房贷多被父母背负了;80后父母念书时赶上文革,多数人学不到包分配那天;80后父母是第一批下岗者,蛋糕被90后父母切走了;80后赶上了自由恋爱,总比父母结婚需要单位开介绍信好吧?至于世风日下,对所有经历过纯净年代的人都一样,回忆不是80后专利。

根据二八定律,只要没挤进二的行列,80后承受的压力,其他几代人同样承受。80后之所以矫情,就在于80前习惯吃苦,受得起;而90后还没感受到真苦,还没到诉苦时候。过十年再看,没准现在年轻人哭的更厉害。

80后卖惨背后掩盖了多少真相?

不客气的说,80后得到的时代红利比90后多很多,将来占据社会资源比90后多是大概率事件,90后只能靠继承家产来奋力反击了。

直接上简单粗暴的例子,看看2019年商界青年精英名单:

源自网络

这个榜单就像80后创业表彰榜,90后只入榜一人,前两年还有个ofo戴威,可惜ofo破产了。

当然,最大90后刚到30岁,没到出成绩时候,但有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80后在打基础最关键的20-35岁,正是2000-2015年,中国GDP从第七到第二,期间所有新生风口,都被正值青春的80后撞上了,80后抱怨诉苦时,此处提都不提。

细看榜单,比如今日头条、抖音、快手、拼多多、滴滴出行、大疆无人机、饿了么、摩拜单车、知乎、好未来......都是市值百亿至数千亿的独角兽企业,全是80后创建,他们开始创业时和今天的90后一样大,只有20多岁,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90后能否冲到今天80后同等高度?

很难,90后别说创建独角兽企业,如何在残酷市场中站稳脚更贴近就业现状。

按理说,90后整体学历和素质应该更好才对,为什么造成这种反差?

答案只有一个,时代因素。80后刚毕业时赶上了互联网经济、移动经济、电商经济,以及所有新经济都野蛮生长的年代,四方望去,皆是江山,处处为路;而90后一毕业,路被占满了,蛋糕只剩渣了,偏偏还赶上经济还下滑,全民创业时代过去了,只剩无数条打工路,突然疫情后,打工也不好打。

除了创业红利,80后还吃到了网络文化兴起的红利,比如占领了网络文学这块阵地。

中国互联网逐渐普及时,生于1980年的人才刚刚18岁,接受新事物速度比前人快,所以很快抢占了网络阵地。从韩寒扛旗反抗,再到郭敬明将网络文学商业化,由70后引导的网络文学,被80后发扬光大了,哪怕今天,起点那些80后大神的名字仍然如雷贯耳,如唐家三少、南派三叔、天蚕土豆、梦入神机、我吃西红柿等,而由80后作家写的诸如《甄嬛传》、《如懿传》、《花千骨》系列网文,后来都改编成了IP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产影视格局。

说80后凭借网络文学压制了传统文学,并与传统舆论抗争,并不夸张。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网络喷子,是80后与长辈争夺话语权的三大法宝,并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改变了中国的舆论生态。两代人的口水战,是从80后进入中年,主动偃旗息鼓开始的。

而90后赶上的唯一红利是新媒体,比如自媒体、视频创作、带货、直播等,但是有个现象不得不提,新媒体做大的,背后都有资本支撑,这些资本在年轻人手中的很少,与80后开辟荒土后从头播种不是一个概念,80后吃网络红利的年代,资本垄断只是个陌生概念。

除此外,其他行业的红利80后也吃到了,举个一目了然例子,说说体育。

中国历届奥运金牌数累积,以年代划分,80后成了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一代人,超过之前的50、60、70后,要按里约成绩下滑的趋势,之后的90、00后也难以赶上。

历届奥运会,中国成绩最好的三届就是雅典、北京、伦敦,这三届奥运会,运动员的主体是80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并非80后体质比别年龄段更优秀,而是赶上了北京奥运周期。因为国家重视北京奥运成绩,所以需要提前多年布局,培养苗子,2008年时,80后正处于19岁-28岁的运动黄金年龄,所以,这一代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就要为北京练兵,在伦敦奥运会上还得延续北京余勇,最后造成了这三届奥运会成绩最好的结果。

为了奥运布局,需要从适龄段里大量选拔苗子,无形当中提升了国家竞技体育总体水平,所以80后诞生了姚明、刘翔、李娜等走出国门的运动员,还诞生了郭晶晶、林丹、张怡宁等一批在自己领域达到历史顶尖水平的选手。

因为北京奥运周期和80后的运动黄金年龄重合,所以时代选择了80后,这也是红利。

结论: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80后都赶上了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多80后把个人不如意绑到整代人身上,只是验证了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放到哪代人身上都能套出悲惨的故事。

回头再看80后卖惨五大理由,哪条都站不住脚,这些惨应该现在的年轻人来卖才对:

1、关于房贷,80后的确在背,但今天房价更高,年轻人都可能背不动了。

2、虽然毕业不包分配了,但80后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刚毕业时到处都是机会,这是以前人不能比的,至于今天年轻人?先找到稳定工作再说。

3、说没分到蛋糕是昧着良心说话,那些做蛋糕的独角兽,虽然是极少数人,但总归算80后吧?虽然现在年轻人活跃成了《后浪》,但多数在当资本陪练,揣着高学历当社畜。

4、80后结婚成本高?90后已经不想结婚了。

5、世风日下,只剩缅怀童年?对哪代人来说不是?但80后起码还有个幸福的童年,不信问问父母。

真正需要同情的是今天的年轻人,看看中国GDP增长率,在2000—2019年,除08年金融危机外,一直保持高位,和80后青春重合;而从2012年开始,GDP增长率从9区间又一下跌到了7区间,以后逐年走低,又和90后走上社会时间吻合,加上今年疫情,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

数据是死的,80后和后浪到底谁生不逢时,一目了然。

80后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卖惨,如何为眼下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要处在这个时代,任何年龄都无路可退,但不断为个人创造前进的希望,是我们甘愿挨累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80后不值得同情,《后浪》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