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我就是演员》上线以来,社交媒体上呈现慢热的趋势,并没有如第一季那样大爆。也是,没有了郑爽的笑场,章子怡扔鞋,刘芸痛哭等段子,缺少了很多吸睛的元素和娱乐性,自然引不起吃瓜群众更多的注意。
如此一来,那些想借这个节目实现转型和口碑升级的演员,比如杜淳,可能要有些失望了。这次亮相《我就是演员》,杜淳的表现虽然得到了专业人士和现场观众的肯定,但并没有对同台对手宋洋有“碾压式”的表现,反而宋洋因为话题性可能还圈了一波粉。而杜淳的话题只剩下“瘦了16斤,妈妈都不认识了”这类段子。
这不得不说有些尴尬。无疑,杜淳在同时代演员中条件是很好的。出身演艺世家,甫一出道就出演了《汉武大帝》中的青年刘彻一角,起点可谓是极高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后续却一直有些乏力。之后若干年,我们看到的杜淳始终在一部又一部的青春偶像剧里挥洒着颜值和演技,却鲜有脍炙人口让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应该说,这样的困惑不止杜淳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赵宝刚执导的《北京青年》,汇集了一批78-82的中生代青年演员:李晨、杜淳、任重、贺刚。这部剧讲的是80后青年的困惑,何尝又不是这一批青年演员的方向之惑。
我在“从宋思明到丁修——近十年华语影视男演员之嬗变”中已经提出了演员的代际划分和类型之别。应该说,年龄虽然是个很方便的标尺,但未必跟实际的荧幕形象完全一致,存在着某种“漂浮”现象。比如李晨年龄跟陆毅、黄晓明相差不多,但他的代表作出现的晚,以至于扮演的角色年龄整体上要比他实际的年龄要小。而中生代的这批演员中,包括杨玏、张铎、杜江等,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方向之惑”。
这种迷惑来源于两点,一是由于近三十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使得对男性整体的成熟感、年龄感要求放宽了,并且由于男性的相貌在二十五岁之后随年龄变化较不明显,使得很多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的男演员还能演二十几岁的角色。二是,影视行业这些年的内容导向,对“男色”的需求量陡然增加,使得大量男演员不得不去“扮嫩”,以跟那些小鲜肉争夺市场。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本来,演艺市场的男性角色就存在着“大叔”和“小生”的断裂式审美,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这些年对于小鲜肉、流量明星的需求过于旺盛,而那些大叔派演员往往只能演配角。那么对于30-40这一档的男演员就非常尴尬。拼演技吧,拼不过大叔演员,拼颜值吧,又拼不过那些小鲜肉,只能在一个相当狭窄的夹缝中寻求空间。
于是去年我们看到陆毅以40岁之龄,还在《人民的名义》中演小生的角色。今年的陈坤在《天盛长歌》中也是演小生,有人因为他晒儿子照片惊呼“你银幕形象不要了”,殊不知他不晒难道就不需要面对转型问题了?这两位中生代扛鼎的演员尚且如此,就更不必说其他人了。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整体而言,现在的演艺市场是好角色比好演员更稀缺。而好角色源于好剧本,好剧本又源于创作者与市场、观众的良性互动。如果真的遇到了好角色,一夜爆红、一飞冲天都不是什么难事。
举个例子,吴秀波在42岁之“高龄”,以一部《黎明之前》迅速跻身一线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虽然波叔年逾不惑,但因为长相年轻,他在《黎明之前》中依然是小生的角色。而《黎明之前》因为有波叔,以及陆剑民这样的“老干部”,又有了一些偶像剧的成分。因此《黎明之前》算是《伪装者》这类谍战+偶像的先导。
而这,取决于市场和观众的审美取向。由于历史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中国四十岁以上男性实力派演员历来是一座金矿+富矿,他们撑起了演艺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由于泡沫资本时代,男性审美迅速色相化、低龄化,导致了小鲜肉即便没有演技也能名利双收,而大叔系男演员只能给他们做绿叶。
这样,那些处于转型升级期的男演员就进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转型本就存在风险,搞不好就是“自取灭亡”,但不转型随着年龄增长也只能被市场“自然淘汰”。因此这批演员的生存焦虑感是最强的。最近,甚至一直当绿叶的于和伟老师,也不惜“扮嫩”在《猎毒人》中演绎三四十岁的角色,连大叔系都在争夺中生代的市场。可想而知他们的危机感。
所以,杜淳对转型的急切渴望是非常能让人理解的。但他们又面临着非常棘手的问题:
1. 好角色、好作品的稀缺。这个问题并不是当下才有,好的东西永远是稀少的。但当下的特殊情况在于,影视资本泡沫退潮,现实主义题材重新受到重视,而市场转型没有那么迅速,当一批中生代年轻演员都回过味来要抓这些题材时,自然会产生僧多粥少的情况。这也是杜淳这么急切的原因之一。想想上一季的周一围,仅仅依靠《绣春刀》丁修一角打下的群众基础,再加上《演员的诞生》一系列角色的加成(从这个意义上,《演员的诞生》堪称影视领域的速成强化进阶班)就迅速跻身一线,不得不让人艳羡。
2. 精神领域的建设问题。这个问题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在就是要让自己的表演技能和对社会、文化、历史、人生的领悟力迅速得到提升。举例,吴秀波这次对《七步诗》的评论引起了很多争议。好多人说,原来我中学语文都白学了。实际上,波叔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件事的领悟。曹丕和曹植谁是豆,谁是萁?从政治权力的角度,燃萁煮豆,萁是动力,豆是被动的,所以曹丕是萁,曹植是豆,这个理解没有问题。而换一个角度,从精神高度上,曹植更为健康、舒展,敢爱敢恨,无惧生死,“逼”得曹丕为了巩固皇权不得不杀他,从这个角度上,曹丕是豆,曹植才是萁。秀波叔实际的意思是你演员到了这个年纪,应该有这样的认知深度。
但这样就又尴尬了,波叔你这个年纪有这样的理解当然可以,问题是观众是否看得懂?这就牵涉到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戏演给谁看?”众所周知,去年的《大军师司马懿》因为很多颠覆传统历史的改编,引起了众多争议。波叔作为这个剧的戏剧总监,也讲述过他对历史对戏剧的理解。作为他这个年纪已经功成名就,在事业上这么“任性”当然可以。但作为杜淳、宋洋这样的中生代,还没有足够多的空间去“试错”,战战兢兢甚至不能坚持自我也就难免了。
为什么内地四五十岁以上的男演员能够具备如此坚实的专业能力,艺术寿命如此之长?仅仅是因为戏演的多么?恐怕并非如此。小鲜肉一年轧N部戏的有的是,但他们的演技增长并未和戏的数量呈正比。还是以波叔为例,他在靠《黎明之前》翻红之前,曾经落魄过很多年,干过很多职业,甚至失业,真正体验了社会人生百态,走红之前的岁月真可称得上是“黎明之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要经历这样的沉浮才能终成大器,有些演员也一路都走的很顺。但请不要忽视的是,中国自改开以来这四十年的复杂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因此,这四十年的社会变迁就是一部“活教材”,足以丰富他们的演艺经历。而中生代、尤其是80后演员开始崭露头角的年代(2000年之后),虽然在各个层面依然是迅猛发展,但在基础的大众文化层面,却陷入了一个非常扁平化、静态化的阶段(正如那句口号:“世界是平的”),不是拿来主义就是岁月静好,解决方案都是现成的,连问题都是预备好的,人生目标似乎只剩下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数字指标的增长。
这种状况,自然不利于大众去积累自己的精神高度和人生厚度。而生活是演员的给养和源泉,生活一旦缺失,演员也难为无米之炊。如此一来,我们只能看到“大叔”和“小生”的审美断裂。这就像杜淳演过的一部剧的名字——《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要弥合这样的审美鸿沟和精神断层,光靠演员自己是不够的。事实上,这些年来大众文化的扁平和静态是一种假象,是传统价值、商业伦理和时代精神相互博弈不分伯仲,而文化领域“去价值化”、娱乐至死盛行造成的价值真空。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杜淳等这一批中生代演员若要真正解开转型之惑,光靠一个节目是不够的,这需要市场、观众和价值导向的多向互动、联动,共同驱动。每个人都要成为时代的载体,才能超越时代,这就是价值重塑的过程,这也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