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次疫情说说为什么现在还是要提“存天理,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是中国哲学中被断章取义妖魔化最严重的观点之一,有人以此来攻击封建礼教、宋明理学或宋儒朱熹。

事实上,“天理”、“人欲”这一对概念在先秦经典《礼记·乐记》已经提出:“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礼记》的论述就是让人“存天理,灭人欲”,因此,宋代大儒二程兄弟结合“人心道心”之说,指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这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性观点,朱熹常常被误认为发明者。

明代大儒王阳明把“灭”改为“去”,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又说:“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修养,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事情。历代大儒当然不只是说说,也不只是自己修身而已,他们提倡全社会应该保持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对上希望统治者去人欲、达官贵人不浪费,对下希望民风纯正、百姓勤俭。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动物,受社会风气影响,对大部分人来说,为善去恶不是自己修身就可以的,正如宋代苏辙在《论台谏封事留中不行状》所说:“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

王阳明也重视风俗,他曾说:“故周之富强不如秦,广大不如汉,而延世至于八百年者,岂非风俗之美致然欤!今天下之风俗,则诚有可虑者,而莫能明言之,何者?西汉之末,其风俗失之懦;东汉之末,其风俗失之激;晋失之虚;唐失之靡;是皆有可言者也。”在王阳明看来,周朝之所以能延续八百年,是因为风俗纯美,历代风俗问题,西汉是懦弱,东汉是过激,晋代是虚浮,唐代是奢靡。

明代大儒湛若水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希望改变南京城铺张浪费的风气,曾颁布《行各城禁革贫富人等不许元旦烧纸花费》让人不要无节制地焚烧纸钱,提出把钱浪费在烧纸给虚无缥缈的鬼神还不如用来养父母妻子,“尽人道以祛鬼道”。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短暂“盛世”。这些盛世的衰落,无不伴随全民性的奢靡之风。国人的奢靡尤其体现在吃喝和性欲上(食色,性也),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即使是寻常百姓,有点小钱,就想吃点特别的东西。朱熹因而在解释天理人欲之别时就用食和色打比喻,他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因此,今天的“吃野味”、对大自然索取无道、缺乏敬畏之心都是人欲,这次疫情归根究底是人欲灾难。古来勤俭不分家,我们在加油干的同时,也要保持节制的精神。

(2月2日于大心学公众号首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本次疫情说说为什么现在还是要提“存天理,去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