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死机》到博尔赫斯到现代艺术

 《爱,死亡,机器人》第一季——Zima Blue:在那个人类文明走向宇宙的未来世界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Zima。从肖像作品成名以后,渐渐地,Zima开始探索宇宙与世界的奥秘。将自己改造成人造人,拥有不死身躯,行走于宇宙中。某个时刻开始,他的每一副作品中开始出现一块小型的蓝色方块。一点点,这个方块越来越大。最终整一面画面都成为纯蓝色。人们以为他的创作到此为止。可远远没有。他的画作变得越来越大,高达万米,甚至用蓝色的油漆将小行星带染成蓝色。世人无不为之感到震撼。

直到有一天,Zima发布了自己最后的作品——一个蓝色的游泳池。

原来Zima曾经只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泳池清洁机器人,被人们一点点加入智能功能去做更为复杂的工作,直到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去不断探索真理。在他最后的作品里,Zima纵身跃入泳池,在水中主动关闭自己的智能意识、分解。最后只剩下当初的那个简易泳池清洁机器人,回归最初的本我。


《一千零一夜》——博尔赫斯:梁文道在解读博尔赫斯时,引用了书里的一个例子。有一位19世纪末的作家想要重写出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所谓“重写”是指作家全凭自己的想象与才华写出一本与原著一模一样的书。当然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的。而在博尔赫斯的书中,他还真创作了出来。对于这两本相差几个世纪,内容却完全一模一样的书,博尔赫斯开始进行解读。不仅从立意的深度,也从文笔和辞藻等方面来对比。

看到这儿,读者都觉得无比困惑,同样的内容怎么就能对比出这样那样的差别呢?

时代的不同或许真的能改变书的本意。15世纪的唐吉坷德与19世纪的唐吉坷德,读者对它们的解读和理解全然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最初所创作时是否有明确的立意?或许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身处不同环境的读者,阅读时做出的自己的诠释。

在此不禁吐槽一下初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从一篇散文的各个细节让人深究背后作者的深意(如窗外的细雨表达的是作者此时内心惆怅失落的心情…)。我一直怀疑,作者在写作时真的有此用意?还是我们在过度解读?


援引了《爱,死亡,机器人》和《一千零一夜》两小段内容,是因为它们引发了我对现代艺术创作的一点“思考”。

最贵的前50大绘画作品,除了梵高、莫奈的印象派,大多数都是我们所谓的“不知道在画啥”系列。无规则的线条组成一幅画,甚至只是一块沾着点颜料的绘画,竞拍成过亿的价格。如何去欣赏这类作品可能真的需要系统性训练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反正我是不管怎么努力还是get不到其中的点。

还有当时在蓬皮杜美术馆里面对现代艺术作品时一脸懵逼的我,一边走一边心疼100多块的门票,因为我实在觉得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瞎扯淡。

通过专业的解说,我逐渐了解到,这些抽象无比的创作本身可能并无太大价值,但作者创作的过程、动机和引发的思考才可能是瑰宝。比如在小便器上签了名寄给艺术馆的杜尚,行为本身引发了人们对于什么是艺术的思考。

所以现代艺术品更多的只是作者抒发自我情绪的工具。能否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或许作者一点也不关心。

那这样来看,能否欣赏它也不再重要了。毕竟我与艺术作者是两个独立的人,他的喜怒哀乐经由作品传递,却不一定就能引起我的认同。就像博尔赫斯写的这个小故事,作品本身是否拥有明确的立意是值得怀疑的。既然没有明确的立意,且会因读者不同而诠释出不同的意味。那么,《唐吉坷德》被A认为只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被B认为充满时代的讽刺,被C认为具有无比的深度。这都是成立的了。同理,面对价值几个亿的抽象派艺术品,我觉得那就是一滩随意泼洒的颜料,毫无价值,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了。

当然我不是在此讽刺和贬低现代艺术(毕竟我自己毫无美术基础),妄自评论只会显得自己愚蠢。

我想表明的是,就像Zima blue里,这个拥有高级智慧的机器人,在探索宇宙真理的最后,选择自我分解回归到最初清洁泳池的“初心”,每个艺术创作家也正是在不断探索自我内心和外部世界。他们的创作遵循自我意识,或许只是创作给自己看的,也只有自己才真正能欣赏它。

所谓世人去不断评论和欣赏Zima创造的蓝色壁画作品,其实没人真的理解这种蓝色,因为这种蓝,只是Zima最初清洁的泳池的瓷砖颜色而已,没有更多深意。于是,从头到尾一切Zima创造的艺术,其实与他人无关,那都是Zima自我探索的产物。

联想至此,我也就释然了,欣赏不来艺术作品或许根本不是我个人“艺术品位”太低,可能作品本身就不是给大众看的。能欣赏就欣赏,欣赏不了就坦然接受。至于那些所谓的深度解读,随意一点看待即可,谁知道解读的是否真的是作者的原意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爱死机》到博尔赫斯到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