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耻之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3)亦耻之。匿怨(4)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注释】

(1)足恭:过分恭敬。足,音“巨” 。

(2)左丘明:鲁太史,与孔子是师友之间的关系。姓左,丘明是他的字。左氏晚年失明,世称盲左,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参考《中华百科全书》)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3)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末期鲁国 (今山东曲阜)人。

(4)匿怨:怀恨在心,而外表不显露。

【语译】

孔子说:“讲着动听的花言巧语,装出令人喜爱的脸色,摆出过于谦恭的逢迎姿态,左丘明认为这样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对别人的怨恨隐藏心里,而表面上和人作朋友,左丘明认为这样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研析】

《学而》篇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为了面子,为了私欲,为了维持表面的和好关系,而表现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虚情假意,那将会腐蚀人们的正直、诚善的本性。“巧言令色足恭”和“匿怨而友其人”都是败坏道德的,修养心性的人更应引以为耻,更应认清那些言行举止是人心变异的产物,导致人心变异、道德败坏的根源,就是为私为我,具体的表现有虚假不实、妒嫉怨恨,还有不知羞耻等。如果人人知耻,就不会认同、不会接受那些可耻的表现,那些可耻的表现就会被杜绝,没有市场,这也就是自觉地维护了道德和善良的本性。

【延伸思考】

1、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羞耻心也很淡薄,例如:笑贫不笑娼。许多人认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可不可耻没有关系。想要修养心性的话,应该用法律还是较高的道德当作衡量标准呢?如果不用较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是不是很容易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呢?当一个人开始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跟上社会潮流的时候,他其实就被污染了。在道德低下的社会中成长,大家都习以为常,他很难认识到,很难有羞耻心,除非透过提升道德方面的修养。

2、许多不幸往往是妒嫉和怨恨造成的。人越是为私为我,道德水平会越低下,好坏善恶越难分辨,越容易认同低下的价值观念,也容易妒嫉怨恨,渐渐走入自我封闭的无知和自作自受之中。

想一想:人应该从根本上舍弃妒嫉怨恨的心,以诚善待人接物好呢?还是抱持着妒嫉怨恨的心,加上巧言令色巨恭粉饰表面的工夫,虚情假意互相污染好呢?

【历史故事】

行己有耻

孟子对公孙丑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以自己的行为为耻辱,这才是真正的耻辱啊!”

公孙丑就问孟子说:“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孟子就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有一个人,他家里有一妻一妾。他们的丈夫每次外出,就一定是酒足饭饱之后才回来。他的妻子就问他,跟他一起喝酒吃饭的是些什么人,他每次都回答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的名字。他的妻子很奇怪,就跟他的妾商量说:“丈夫外出,一定要吃饱了喝足了才回来,而且说和他一起喝酒的人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没有什么体面的人到家里来。我打算跟着丈夫去看看他到底去哪里。”

于是第二天一早,齐国人的妻子就悄悄的跟在丈夫后面,看他到底去哪里,却发现整个城中没有人理会丈夫,连一个站着跟他交谈的人都没有。最后丈夫走到东城门外的坟地中间,向那些扫墓人去要饭吃。别人对待他,都是一副鄙视的神情。

他妻子回去以后,把见到的情形告诉了他的妾:“丈夫就是我们指望依靠度过一生的人啊!可是现在我们的丈夫却是这样。”于是两人哭成一团,但是他们的丈夫一点也不知道。他得意洋洋的从外面回来,还继续在妻子和小妾面前大耍威风。

耻,是儒家提出的道德底线,是人自身道德完善的起点。儒家认为人必须要有羞耻之心,只有知道什么是耻辱之后,才能分辨清楚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才能避免做不道德的事情。而是否感到耻辱又是以道德为基准的,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才能知道什么是耻辱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夫子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