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风系列随笔之六——有感于“匏有苦叶”】

图片发自App


        这段日子的学习中时时深刻地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如白驹过隙般,岁月的脚步速度譬如朝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安过,同行者五人,三人姓王,自己竟然荣登大王之宝座,看着年轻帅气,做事干练的八零后二王,望望学历高深,热情开朗的八零末小王,岁月的危机感,学识浅陋的惭愧感不断萦绕在心头。真不知道多年前如彼年轻时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昨天吃完饭回来的时候,一位同仁说道,让我自己把这么年轻的老师天天称作老师的时候,内心怎么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呢? 我随口说:叫老师,不是很正常吗?他说也不是,总觉得自己年纪这么大,让那么年轻的小姑娘来给自己做班主任,确实有些惭愧的……听到这话之后,我顿时沉默不语。

        原来内心有我如此之感受的并不是我一个人,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尤其是在高校,年轻人的学历、学识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对于70后的我们,曾经的社会环境和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尴尬的年龄,尴尬的学识,尴尬的工作状态,确实很多时候令人汗颜呢。

        这不,昨天给我们上课的便是一位80后,很年轻的博士后,但是在讲台上时,他款款而谈,不慌不忙,学识渊博,条理清晰、明了地把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来龙去脉讲解的一清二楚,我一边聆听,一边认真做着笔记,内心在佩服他的同时,更为自己的知识浅薄,又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惭愧,他给我们讲解了自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出现,以及其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意义,一直到近代的明清时期,整个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在短短的三个小时的讲解过程中,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诗歌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只是残垣断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他在陈教授的讲解过程中,我终于弄明白了,中国为什么在各个时代有那么多出名的文学人人物,因为在他们的诗歌写作中都展现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实际的社会状况,以及与社会状况相辅相成的诗人个人情感的变化历程,与此同时,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也知道了我们的诗歌最开始出现在贵族阶层,到了后来,魏晋时代的的士族、庶族,再到后来武则天提倡的科举制度,寒门学子的入朝为官,也终于理解了宋代的科举制度,为什么要糊名,宋代为什么会出现了那么多有名的诗词人……

        诗歌从来都只是社会的诗歌。与不同社会的发展,诗歌风格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将文学和历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也就是我们每次在学到任何一首诗歌的时候,都会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然后再去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因为人是离不开社社会的,而人的情感发展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各种的状况更是全面、清晰的展现在了诗人的作品当中……

        我想有了这样的理解,以后再教学诗歌的时候会更加游刃有余,不再慌乱,并且可以前后联系,让学生在学一首诗歌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前后联系,做到有体系的去学习。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章珊珊老师说到的,我们学诗歌是被诗歌所感动,才去吟诵的,而不是因为吟诵,才让我们受到感动的,在程老师讲授的过程之中,我再次被他讲到的“匏有苦叶”所感动,深深的感受到了这首诗,原来竟是如此的美。

        程苏东,男,江苏东台人,1986年11月出生。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2007.7)、北京大学文学博士(2011.7),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7~2013.7)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经学史、经学文献学、先秦两汉文学、早期书写文化研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这是一首选自《诗经·国风·邶风》里的诗,曾经其内涵还被多位学者争辩不休。

      《匏有苦叶》是《诗经·邶风》第9篇。全诗4章,共4句。该诗歌咏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的又喜悦、又焦躁等候的心情。全诗多种艺术手法兼用,既用赋体,也用比兴。兴中有赋.赋中有比,声里含情,鸟语传意。

      《匏有苦叶》通过情境、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再现了一名在渡口等候情人的女子焦灼而又喜悦的心情。在短短的一首小诗里,有山有水,有人有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诗之末章终于等来了摆渡船,那定是从对岸驶来载客的。船夫大约早就体察了女主人公的焦躁不安,所以关切地连声招唤:“快上船吧!”他不可能知道,这姑娘急的并不是过河,恰是在驶来的船上没见到心上人。“人涉昂否”二句之重复,重复得可谓妙极:那似乎是女主人公怀着羞涩,对船夫所作的窘急解释——“不是我要急着渡河,……不是的,我是在等我的……朋友哪……”以“昂须我友”的答语作结,结得情韵袅袅。船夫的会意微笑,姑娘那脸庞飞红的窘态,以及将情人换作“朋友”的掩饰之辞,所传达的似怨还爱的徽妙心理,均留在了诗外,任读者自己去体味……

      整个这首诗赋、比、兴三种手法综合应用,应用了多个兴象,把女子内心焦虑不安,迫切担忧,欲说不能等复杂的心理情感刻画的入木三分,真的被诗的美所感动了。

      匏有苦叶,古之女子之矛盾复杂之细腻情感,而如今自己对学识的现状的感觉又何尝不是?许是有了如此的情,又遇了同样的诗,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了吧!但无论如何,对学识的渴望,竟也是“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之感受了……

      由诗到情,再到识,再到诗……这中间之情愫也只有自己能明晰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之风系列随笔之六——有感于“匏有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