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


这是倒数第二次课了。课前既有淡淡的喜悦又有焦虑。喜悦的是课程终于快结束了,可以摆脱这么长时间的因上课产生的各种压力和焦虑了。焦虑的是马上结课了,得学完设计的内容,还得跟孩子做分离准备。一旦看到了分离的影子,竟还出现了淡淡的不舍情绪。课前竟还纠结是这堂课结束还是下堂课结束?甚至设计了分离内容。临近上课,忽然觉得这样的结束太匆忙了,还是慢一些更好吧。

今天的课在我眼里严格的说不是一节心理课,而是一节心理知识传授课。这节课是上帝送给我觉察自己的礼物。我应该感谢这倒数第二节课。

今天的电脑因为自己的误操作和自己优盘突然出现的故障,让课程耽误了十几分钟。虽然让学生先自己分组学唱少年中国说,但唱的声音很小,嘈杂的声音还是很大。我也因为电脑的原因焦虑的冒汗。知道教学任务完不成了,心想走到哪算哪吧。仍然按照备课计划进行,却也并不慌张。

在课上出现了三件事让我反思。第一件事,当我们第二节课玩“蹲蹲起”的游戏时,有一个组怎么也不能按要求组织。原因是一个男生不愿将手搭在女生的肩上围成圆。我给了他选择,搭上,我们开始游戏,如果不搭,请退出游戏,他很快选择了退出。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又做了邀请,问他归不归队,他仍然选择不归。但在后来“挫折是一份礼物”这一环节时,同学告诉我他哭了很长时间了,一直在低着头哭。我邀请他谈谈受挫折时的感受,他也没有抬头。

第二件事,在上课伊始,有一个同学跟我说他受伤了,不能做活动,并给我看了他摔伤溃烂的腿。他的表情很痛苦。我允许了他不参与活动。后来他们组获得了毅力挑战优胜队,我奖给每人一块巧克力。有同学说,他是我们组的,也应该有份,而我带的巧克力却恰恰少了这一块。(明明带了两板,却莫名其妙的丢了一板)。我自觉心里欠了他一块巧克力。在放学时,在楼道里遇到他,他主动说,老师好。表情异常的愉快、兴奋,跟上课时截然不同。

第三件事,第二节课快结束时,我发现有三个后边的同学居然躺在了地上聊天,我走过去说,如果躺累了,起来到墙壁边去站站吧。他们三个乖乖的站到了墙边下。当最后的环节挫折是送给我们的礼物时,我请他们到前边谈了感受,但我听得出他们是在敷衍而不是真心话。

说实话,课上的比较轻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预设,也正好学完“学习毅力”一节。在内容上也算完整。

但这三件事却让我下课后心里耿耿于怀。第一件事我虽然让学生自己选择,但我明显的感到自己当时是有一种隐隐的不满在里面的,急于想用师严给到学生一种压力,让他进入团队。知道会有两种结果,知道学生的选择是我所不愿的,但当下却没有给出时间,看看学生那里发生了什么,去作出另一种处理。忽视了那个当下男生的情绪,因为急着赶路,自己不能慢下来看到当下的发生,导致男孩后来的哭泣。

第二件事,当学生告知我他受伤时,我只给了不参加活动的允许,却忽略了学生脸上的痛苦,没有给予到安抚。却恰是放学时学生脸上的灿烂刺激了我,让我反思。并且缺失的巧克力却又像一个不能参加的讽刺,我却没有及时表达亏欠。

第三件事,似乎触动了我的多年当教师的规则模式。我用站立处罚了他们的躺着。可我从没在我的课上立下不能躺着的规矩啊,况且他们是那么愉快的躺着,其中有那个我一直担心、关注的,CDI测评中唯一一个说,我想自杀的学生。之前的几节课他一直用插嘴求关注,但我给予他真正的表达机会时他总是拒绝,内心的自卑,不认同自己可想而知。六堂课中有着好几次这样的行为,一直想给他一次特殊的鼓励,却没找到机会,却有了这样的一次处罚。多少年了在我的课堂上已经没有了体罚。我总能用肢体语言或是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参加活动的方式将他们引回课堂。这节课上对其他生也是如此。可是我为什么就处罚了他们三个呢?这已经不是心理课了。那个当下我没有去关注那三个人,而是关注了潜意识的规则。多年的”不允许”的规则又出来了。我的不允许又活生生的出来了,是什么使他们出来了呢?师道尊严吗?在心理课上,我看不到人,却看到了无形的规则。我没有完全的允许和接纳,这还是心理课吗?

我离真正的心理咨询师还差十万八千里啊。我一直欣赏宋老师眼里有人,有当下。一直想修行成这样的人,这才是心理咨询师的根本吧。

这节课是情商课送给我的礼物。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好在还有一节分离课,我还有机会弥补。我将用我的方式对我和我的学生都做一次同理升华,做一次真正的当下的心理课。当下的真正的珍惜和别离。我不再讲理论,不再想给予。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