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麻子仁丸VS三承气补充VS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9.68 〗太阳病,寸缓、关浮,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如其末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法救之:渴而饮水多、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

寸缓-胸中大气不足

关浮-脾胃有热

尺弱-肾水肾阳虚

太阳病如果被误下内陷了,可能会变成心下痞,如果没有祦下的话,那太阳病继续转归,转少阴的比较多。

如果这个人,小便量很多,那大便一定被抽干了,他没有大便,10天都有了,可是他也不很痛苦。

阳明病,如果口很渴想喝水,稍微给他喝一点水就好,不要给太多。

渴而饮水多,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如果没有小便不利,只是渴喝水很多,白虎人参汤。

烦燥失眠,小便会痛,用到猪苓汤。

如果喝了很多冷饮,胃这边胀的冷冷的时候,用理中汤。五苓散是一吃下去,马上变成尿就出来,水胀也就消掉了,然后冷还在那里,然后再用理中汤把它暖回来。

【9.71】趺阳脉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数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阳明病人脉浮把起来就只有薄薄的一层,里面是空荡荡的,代表了津液不足。胃气生热,消化轴越烧越干,阴阳隔绝就会把津液逼出去了,大便就会越来越干燥,所以脾就处在限水的状态,大便没办法滑动,就要用到麻子仁丸,这个人的脾是属于偏燥热的那种干。

【9.84】伤寒,发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

黄柏不带皮就是内脏,带皮就是治经络。

栀子柏皮汤是没有便秘的发黄,可以清三焦的热,高热型黄疸。

小便很少,红褐色的小便,口渴脉数。

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证辨析

1.全身热的黄疸是栀子柏皮汤,皮肤没那么黄,眼睛特别黄。

2.集中在肝脏的黄疸是茵陈蒿汤,皮肤眼睛都黄。

3.溶血性的黄疸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皮肤黄得厉害,眼睛不太黄。

【9.85】伤寒瘀热在里,其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这个人感冒了,脉浮怕冷,瘀热在里,然后血分受不住这个热,就爆血球,变成溶血性黄疸。

这个汤证会看形成荨麻疹、湿疹以及几种类型的肾炎。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现代应用

1.急性黄疸

2.湿热郁结的荨麻疹、风疹、湿疹,当荨麻疹发得很厉害,红得很厉害,痒得很厉害加浮萍;想要推得干净一点用这个方剂再加蝉蜕再加浮萍。

3.鱼虾过敏的疹块

4.溢脂性皮炎(皮肤发了很多油出来的红、斑)

你可能感兴趣的:(12月30日麻子仁丸VS三承气补充VS麻黄连轺赤小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