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六)

        编者王剑冰的序《散文创作随感》一改往年点评式的面面俱到,撇开具体作品,对当前散文创作大观园作了俯瞰式的梳理和概述,并且提出了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对今后散文界的创作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编者在最后还是毫不掩饰他对范曾《何期执手成长别》一文的推崇和对几位新锐作者的偏爱。《2006中国年度散文》收七十九位作者七十九篇(组)散文。其中十四篇与《散文选刊》的散文排行榜重复,另有《人生几度秋凉》《纸上的江湖》《黄河意识流》《一条歌的河流》等五篇或因篇幅过长而未入选。

        王充闾《人生几度秋凉》出自苏轼的一句词,前句是“世事一场大梦”,这是对张学良一生最恰当的写照。张学良在人生舞台上不断地变换角色,犹如龙虾一生中多次脱壳。先是扮演横冲直撞、冒险犯难的堂吉诃德;后来化身为头戴紧箍咒、身压五行山的行者悟空;收场时又成了流寓孤岛的鲁宾孙。正如古人早就说过了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篇散文可以看作是一部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精炼浓缩的张学良传记,牛脾气,虎性子,钢浇铁铸的硬汉子,也不乏几分幽默和风趣——这是对张学良性格的最精炼的概括。作者从夏威夷海滩的散步写起,即景式地再现老人漂泊海外的孤独、寂寞与无奈,又全景式地把老人一生的戎马倥偬和身陷囹圄穿插其间。作者在最后作了这样几个假设,如果在二十六岁之前就溘然早逝,那他不过是一个潇洒美少年,纸醉金迷的纨绔子弟;如果在三十岁之前甘当傀儡“东北王”,那么会有一顶特大号的汉奸帽子等着他;如果四十岁之前甘当蒋介石剿共、“安内”的鹰犬,即便侥幸得手,最终也难逃“烹狗”、“藏弓”的可悲下场;如果五十岁之前在羁押途中遭遇战乱风险,被特务、看守干掉,国人自然不会忘记这位彪炳千秋的杨虎城一样的烈士,但却少了世纪老人那份绝古空今的眩目异彩和生命张力;如果百岁之前在口述历史或者各类谈话中幡然失悔,否定过去,那么,“金刚倒地一摊泥”,他的种种作为也就成了一场闹剧。

        南帆《纸上的江湖》选取了江湖上八个时髦用语,侠肝义胆,武功盖世,人在江湖,剑侠情缘,葵花宝典,华山论剑,独孤求败,金盆洗手。在侠肝义胆这面镜子前,现代生活中多的是猥琐、傻气、自鸣得意和无赖,侠气被娱乐人注入了嬉皮笑脸的痞气,还赚得一帮少男少女摇头晃脑的追捧。葵花宝典,一册在手,天下无敌,满足了一个男人老子天下第一的所有梦想,然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又不得不让许多男人望而却步,葵花宝典就像一个恶作剧,由此可见,传说中的那些所谓的宝典、秘诀其实都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华山论剑并不是想象中妙论迭出的武学高级论坛,技不如人恐怕有性命之忧。丛林法则证实竞争造就强者,刀剑丛中的竞争只能造就尸横遍野,最终剩下一个形孤影单的武林至尊。如今那些名目繁多的评选、评奖什么时候冷落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许多时候,江湖上根本找不到一个平静的角落放置那一盆洗手的清水。正如作者所说,江湖从来就不在日常生活之中,江湖是一个删除了日常细节的空间,江湖上的人从来不为日常琐事操心,长袍脏了用什么换洗,风尘仆仆长了跳蚤怎么办,高烧不退到哪里住院挂瓶,女侠们买不到防晒霜和高级化妆品怎么保持肤若凝脂,出手杀了一些人谁帮忙掩埋尸体,怎么保证行囊里银子不竭,以至于时时住得起客栈,消费得起大碗酒、大块肉。这也就是江湖何以只停留在纸上的缘故吧。

        刘志成《一条歌的河流》从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诸方面给我们描述了陕北民歌这枝奇葩在历史长河中的酝酿、融合和生长过程。作者引述的每一首歌都带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借酒浇愁,或倾吐情爱,或畅抒怀抱。据说作者三年多走遍了陕北的山山峁峁,走访了近四百位民歌手 ,最后不得不负债自费出版那本民歌集,他的妻儿也因此而无奈地离开了他,满腔热情,换来的是一声叹息。

        洪烛《黄河意识流》从白羊肚毛巾到风陵渡,从古战场到《诗经》,从孔子到杜甫,意到笔随,激情洋溢,信口开河,滔滔不绝,给我们唱出了一曲另一种形式的《黄河大合唱》。

附:2006年《小说选刊》散文排行榜

《何期执手成长别》《神农架启示录》

《怀念沈从文和许国璋》《颖影》《书祭》

《王莽本纪》《我日记中的橡树林》

《大河汤汤》《人生几度秋凉》《近思录》

《纸上的江湖》《彼岸之“〇”》《大辽之宁》

《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黄河意识流》

《一条歌的河流》《红楼隔雨相望冷》

《薰沐在宋元大港岸上》《千年乡路》

(摘自2021.9.21.~9.22.日记)(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6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