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灯笼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哭着喊着叫奶奶,奶奶没有来,叽里咕噜滚下来。”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恹恹欲睡。

“小刚,小刚,出来玩。”海军在门口大声喊,我就从奶奶怀里挣出来。

“咱们挑绳吧。”我找了一根细细的线,分别用两只手的指头将线挑成个四方形,海军再用他的两只手把细线,挑到他的手上,一边嘴里还哼着“我是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爬城墙。城墙有大炮,我就钻地道……”,“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遇上小松鼠......”。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嫩家有伞,俺有大头。”,不过像“大头”这个我一般出了胡同就不哼了,因为有一个大爷(比俺爹大的父辈叫大爷)小名就叫“大头”,我们一喊“大头”,他家的莲花、翠花就一定出来骂,还来找家门。

如果有矛盾了,我们就会说对方“你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然后对方就气的挥舞着拳头冲过来。

1

每年的元宵节,除了放烟花,我们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那时候,元宵节期间的晚上,小孩子们吃完晚饭,就各自打着自己的灯笼出来,约上小伙伴,在村子里的胡同里,街道上转,看谁的灯好。我有过很多灯,都是俺爹给俺买的,每年都不一样,有牛屎拍(就是那种能伸缩的圆形的灯)、宫灯、小马灯、兔子灯、西瓜灯,各种各样。这些灯,都需要在下面插上一根小蜡烛,点亮以后,那红的、的、绿的纸就将灯光透出来,真的好漂亮,我童稚的脸上溢着幸福的光,抬头看着点蜡烛的爹,恍悟间我成了他。

那时的晚上,我、林林、海军三个小孩打着各自己的灯,在附近的各条胡同里转,看到胡同里星星点点的亮灯,遇上小孩我们就相互比,谁的灯好看,谁的灯漂亮。“我这个是鲤鱼灯”、“我这个是西瓜灯”、“我这个是南瓜灯”,我、林林、海军的背景在闪烁着光影的元宵节的晚上,到处行走,除了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不敢走这么远,路太黑,我们怕迷路。

快乐的炫花灯的晚上,也有潜伏的危险,就是大一些的坏小孩,他们看到别人的灯比他的好,就会拿着小木棍打人家的灯,或者点燃“滴滴金”去烧人家小孩的灯,这种情况发生的很少。去把人家的灯给忽了(就是烧了),人家的爹娘会来找的。

我们打着灯在外面转啊转,外面的小孩好多,再小一些的孩子,就打着灯在门口,不敢走远,看着我们的灯,黑黑的眼里都是羡慕,应该是想快些长大,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出去比灯。打着灯,我们还带着“滴滴金”,娘给我藏起来,不让我带,怕把灯给忽了,但是我却知道她藏东西的地方。我们把灯放下,他俩也拿了。“滴滴金繁蛋,烧不着手,烧不着衣裳......”,我们三个排在一起边唱边放边跳,“滴滴金”瞬间迸发出的花,四处飞溅,就像我们的心一样,多么想快点长大。因为前几天,红涛叔和我们三个玩,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美国,有坦克、有飞机,很厉害,比李向阳厉害多了,美国是什么地方,到底在何处,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三个讨论了很久,认为美国最多也就县城那样,像赶物资交流会时样,有无数的卖东西的,卖油条的、卖包子的、卖糖粘的(糖葫芦),应该最多就是这样。

那时每年的元宵节,俺们村的街上都有玩龙灯的。爹娘背着我,吃过早饭就上街,那时街上已经站满了人,好像全村的人都在那里,还有邻村的姑姑一家也来了,舅舅、姥娘、姥爷,在街上都看到了。

“咚咚锵、咚咚锵、咚格里格锵......”,一听到这个鼓点,就表示马上要开始了。大队里的鼓手缠着红绸子,用力的用鼓槌打出节奏,我们村的龙,就从老槐树那里露出了头。那棵古槐一直长在我们村的中心,不知道有多长岁月,那时树的中间已经空了,有调皮的小孩进去玩,就会发烧生病,我们村里都将棵树敬作神明。我听奶奶说当年唐赛尔起义的时候,被官兵追杀,唐赛尔就躲在这棵树里,逃过一劫,后来唐赛尔带人马回来杀间细,从蒲台(明朝时的县名)一直杀过来,看到老槐树,就不杀了,她认为是我们村的神树救了她。

拿着龙珠的是村里的二愣,舞龙的有十几个人,那条龙上下飞舞,像活了一样,它一定要咬住龙珠才行,我想有一颗龙珠,我就成神仙了,我在爹的背上想,舞龙过去了,划旱船的是村的大幸和他爹,划的真好,还有媒婆,还有踩高跷的,村里的人们专注地看着,说着、笑着,演员和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相互熟悉,在评头论足,说谁演的怎么样。

“咚咚锵、咚咚锵、咚格里格锵......”,年轻的爹娘背着我,露出节日才有的发自内心的笑,那个大孬扮的媒婆正在向我们招手,我吃吃的笑。

                          2

“你的鸡蛋破了,哈哈哈,我的厉害。”林林把海军的鸡蛋,碰破了,自从海军赢了他的琉璃以后,林林终于出了一口气。但是海军的鸡蛋,是他早上精心染红的鸡蛋,他认为是最强的一个,他怔怔的站在那里,完全不相信的样子。

二月二龙抬头,那时我们碰鸡蛋,吃蝎子豆。早早的娘就开始准备,蝎子豆是要把面切成小棋那么大,揉面的时候要放上糖精水,糖精可不能像糖那样吃,虽然很甜,但是不能直接吃。还有炒豆子、炒棒子,也都要在泡的时候放上糖精。炒出的蝎子豆,崩个脆,抓一把放在兜里。拿着娘煮好的红皮鸡蛋,用毛线编织的网兜,精心的把鸡蛋装起来。我们这些孩子,往往会从门上撕下过年的贴春联的对字,用红纸上的颜色,把鸡蛋染的更红,把红纸放在嘴里粘一下口水,然后,用红纸在鸡蛋上涂,往往最后嘴唇和舌头也染成红色的了。

有一年,姥娘送我了一个鹅蛋,那一年,我的鹅蛋成了无敌的蛋,碰破了所有来挑战我的小孩,我用毛线网兜装着它,在胡同里,拽拽的走,像获胜的大将军。

每年的寒食节(清明节),是整个村桩盛大的事情。大人小孩都出去做巧巧饭,和自己一把帘子(相好不错的意思),白天在一起玩,晚上的时候从各家做好饭菜,相约到一家里去,围坐在一起吃饭、说笑。我们小孩子更是要晚上住到那一家一块吃饭的人家,今年这一家,明年那一家,有一年在我家做巧巧饭,林林还做梦尿到我家的炕上了,但是他羞红了脸就是不承认。

寒食节是那样的盛大,我们沿湖的村庄,大队都会组织架起有十米高的秋千,我们大人小孩都会比较,那个村的秋千扎的好,那个村里人打秋千打的好。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是要去荡起来秋千。当然我们这些小孩子要等人家大人打完了,才能去。我们就在旁边看,有单人打的,有双人一块的,看谁屈的秋千高,真有那厉害的,能和秋千上面的顶杠平起来,我们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别屈的太高,摔下来,我用手捂住眼,不敢看。那时打秋千的以男女青年为主,或许这也是当时一种社交的方式。附近的村村都有秋千,人们到处和赶集一样,到处转着看,暖暖的春日的微风,吹着备受辛苦的村人的心。

                               3

过了寒食节,麦子就会疯长,农人们就要纷纷下地除草,施肥,浇水,盼着能有一个好收成。麦收以前还有一个节,就是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娘都会提前去村南边的苇地里去打一些苇叶,要将苇叶晒干了,然后,早早的将大米泡好,如果年景好,就会泡一些大红枣,然后放上糖精水,给俺包静子(方言粽子的意思)吃,但是俺娘包的没有俺姥娘的好吃,我往往就吵着去姥娘家,姥娘早早的就把包好的静子,给我留好了,里面的枣真多,只是一旁的小舅舅馋的两跟冒光,因为我的出生,小舅舅在姥娘那里失宠了,他总是撅着嘴说我的坏话。

端午节过后,就要准备收麦子了,我也跟着爹娘去收麦子,我坐在地头,看着爹娘一镰镰的收着麦子,扎成一个个的麦捆,中午的太阳真热啊,娘总是会用衣服在地排车旁给我打一个小凉篷,我躲在下面,看蚂蚁,抓蟋蟀。回去的时候,爹把厚衣服,铺在地排车上的麦子上,我和娘坐在上面,年轻的爹拉着我娘俩,一家向村里的场沿里走去,那时一个小队就有一个场沿,大家夏天装麦子在那里扬场、秋天在那里扒棒子。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借用一下北京的童谣,我们当时没有这么顺口的童谣,就知道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棉裤,到处打狗惹猫,盼着过年。

“咚咚锵、咚咚锵、咚格里格锵......”,每当听到这个鼓点,我就会向身边去看,但是再也没有年轻的爹娘和乡亲的身影,一回头已泪蒙双眼。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