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事―吃个槐花角( jué )子,想起幼时美味 - 草稿 - 草稿

转眼间,槐花已经快开完了呀。

早上去市场,看到槐花还有卖,买了一斤多槐花。

看到家里还有地瓜面,想起来小时候吃过的,地瓜面槐花馅角( jué )子。真是久违的味道了,决定包上一次。

1.先把地瓜面用开水烫熟了。

图片发自App

2.摘上一把韭菜,洗净切碎。

图片发自App

3.槐花摘干净,洗过后,锅里烧开水,把槐花煮上两三分钟。捞出来,冷却后,攥干水。

如果有吃不完的,可以装食品袋里,放到冰箱里冷冻,留着下次再吃。

图片发自App

4.五花肉肉馅,放油盐葱姜等调料。我家人口味比较淡,调料放的很少,大家按平时调肉馅方法调味即可。

图片发自App

把韭菜和槐花放入,调好备用。

5.等到烫的地瓜面凉了,加入一些白面,和的比平时蒸包子的面稍软一些。

6.开始包了,把面在案板上拍成饼子,或者用擀面杖擀一下也行。然后捏到一起。注意点是,地瓜面的,在包的时候,和糊弄差不多,捏住了就行,蒸熟了就好了。

7.上锅蒸25~30分钟。

图片发自App

有图有真相。

现在条件好了,想起来做什么吃的,只要不是太懒,或者有家人想吃,都可以随时满足。

人反而没有了太大的食欲,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调味品横行天下的时候,味蕾没有原来敏感了。吃好多东西,都味同嚼蜡,失去了对食品天然味道的体会。

那些旧时平民百姓填饱肚子,赖以生存的食粮,像窝窝头、菜饼子、玉米面的提溜等等。搁到现在,反而比白面大馒头都贵了。杂面粗粮的食品,往往能卖个好价钱。这是三四十年前,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一件事情。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指着生产队里每年分一点点花生油,对于每户人家来说,肯定是不够吃的。

怎么办呢?

常年吃的油,猪大油占了很大比例。

我们那一带,有个词叫“炼猪油”。

1.首先,买来猪的肥肉,猪板油最好,花油次之,肥肉也行。

那时候,肥肉比瘦肉贵好多,最难卖的是排骨,谁会花钱买些骨头棒子回家呢?只能贱卖。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图片来自网络

2.把板油或肥肉切丁,当然,如果是猪花油就不用切那么碎了,大斩几下就好。

3.锅里加一点点水,放入切好的肥肉,开始炼油。有的人家为了放的时间久一些,可能在炼油的时候,还会放点盐。

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一般怕油水加热后,崩了出来烫到人,总是先盖上锅盖炼一会儿。

4.等到最后,炼的油滋啦子发黄了,就是金黄色的时候,猪油就炼好了。再炼下去,油滋啦子炼焦了,就会发苦,反而过犹不及了。

图片发自App

记忆中最好吃的就是油滋啦子。

趁热夹到煎饼里面,嚼一口,满齿生香,觉得真是世间的美味啊!

如果有白面馒头能夹点油滋啦子,能美得恨不得把舌头都咽下去的份儿!

孩子们吃几块,拉拉馋就好。剩下的还要包顿水饺,改善一下全家人的伙食。

油滋啦子和白菜一起做水饺馅,是记忆中最相得益彰的搭配。

油脂浸过白菜,把每一粒都包裹起来,使得白菜汁被锁在里面,而白菜的清新劲儿又渲染了油滋啦子的焦香味儿。每一个水饺煮熟了,都是柔软又多汁,吃起来很让人陶醉!

猪大油也是要省着用的。有词曰“肤如凝脂肌如雪”,这是每个中国女性千百年来,从古到今的长期追求和美丽梦想。不知道为何,我第一次读到这个词,眼前出现的就是一碗凝固好的猪大油!

图片发自App

猪大油除了做菜,留点肉味以外,还有各种吃法。可以拌饭,可以浇面,可以抹到煎饼里,可以抹到馒头上,可以拌馅儿……

那时候,人特别馋,始终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好像每一个人都对吃的特别执着。

记忆中很少有不好吃的东西,是不是稍微的饥饿感,能够让人更好地体会食物本身的味道呢?

而勤劳善良的母亲们,总是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让孩子记忆终生的味道!这就是亲情的含义和家的味道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旧事―吃个槐花角( jué )子,想起幼时美味 - 草稿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