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志而不立,立志以专注其心

1908年,在日本留学的蒋介石目睹了让他一生难忘的场景:

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

蒋介石非常崇拜王阳明,后来,他还把台北的一座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设在那里。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他的思想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经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以及他的“心学”,为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样一位历史级别的大哲学家,他与贵州之间又有着什么故事?

8月11-15日,心和青少年商学院《国内研学问道系列——贵州站》正式开启,这一次,我们来到贵州,来到这个与王阳明先生有着无数关联的省份,追寻阳明先生曾经的脚步,并与之隔空问道。

走进贵州省博物馆,感受贵州前世今生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记忆的容器,它记录着城市的过往与深厚,也紧紧衔接着现在和未来;

博物馆更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指明灯,是我们对一座城市认知的开始,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

贵州研学的第一站,我们来到贵州省博物馆,孩子们将在这里感受贵州的前世今生,映下对贵州的初印象。

出发前问到孩子们,对贵州有什么印象,大家都知道贵州文化古老、神奇、多彩、和谐,而在贵州省博物馆,就藏着贵州所有的秘密。

贵州省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

外观上看如一座菱石,搭配贵州传统图案花纹,寓意是——

“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

“织锦龙纹,解码夜郎人群遗传基因”

贵州省博物馆常设展览为多彩贵州,展馆分为“民族贵州”“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黔山红迹”四大主题。

博物馆一、二楼为民族贵州展览馆,展示了贵州各民族原住民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风貌,包括建筑文化、手工技艺、服饰文化、礼俗节庆等内容。

特别是二楼的民族华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银是亮点,展品真的是华丽异常。

这里主要展示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文物,包含各个少数民族服饰、背扇和苗族银饰等,孩子们对民族文化很是感兴趣哦~

在这里,孩子们一起感受贵州土地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地质奇迹,加深着对贵州的了解与热爱,激发着对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着求知、创新与探索的种子。

前往阳明文化园,走近圣人王阳明

这一次的贵州研学,我们也特别邀请到任玉梅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关于阳明先生的先导课程️。

任老师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兼阳明文化研究者,深入研究阳明文化十余年,曾在贵州省委机关刊《当代贵州》主持“阳明茶座”高端论坛,曾为中科院FAST项目组科学家、中小学生等讲授国学。

任老师告诉大家:“所谓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阳明从小就立志要成为这样的人。天地虽大,但只要心中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带着对这位“圣人”的敬仰之情,我们来到阳明文化园,通过实地参观,更加深入地走近王阳明。

中国阳明文化园比邻县城,园区占地2300亩,游人不多,格外安静。公元1508年,王阳明在经过一年多的路途颠沛流离后终于达到龙场驿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县,取“偃息武备,修明文教”之意,命名为“修文”。

“修文”如同它安静的名字,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没有耀眼地登台,可是修文用淳朴的爱与关怀,滋养了王阳明,成就了王阳明。

从兵部主事到龙场驿臣,从信马边疆到寸步难行,从锦衣玉食到食不果腹,从唱和诗文到举目无亲…王阳明身心经历着猝不及防的创痛。

(学员们在听阳明文化园老师讲解)

初到龙场时,王阳明草衣木食,形容枯槁。龙场的驿站已破败不堪,何以安身,又何以立命?阳明洞边,水木清华,王阳明最终于龙场悟道,在这里完成了他人生的巨大蜕变。


于是修文这个地方成为了“心学”原点,王阳明渐渐门生云集,继而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首创了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等建筑。

经过五百多年的岁月变迁,当年的茅草屋已然不见踪迹,可是后人追寻先贤的脚步从未停歇过,除了在“阳明小洞天”内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摩崖石刻外,又陆续维修、改建了何陋轩、龙冈书院、王文成公祠、仓圣宫、元气亭、君子亭、僧寮、大佛殿、宾阳堂等建筑。

修文的善良与包容,保全了王阳明的个性和自由,赋予他宁静、安稳的生活空间,使他得以在生命的低谷,免遭身心的进一步重创,失去人生蜕变的机会。所以,修文与阳明之间是互为激发,互为作用的,修文也被中外学者们盛赞为“王学圣地”、“心学祖庭”。

五百多年的岁月里,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孙键老师解读王阳明

王阳明的良知之教是在平定宁藩叛乱以后,以提出“致良知”三字为标志而形成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致良知”,孙键老师认为:内心的强大才能算是强大。如果团队中的人站在一起,但每个人的心却想着其他,那也不能算是一起;但如果心能站在一起,就算相隔十万八千里那也无所畏惧。


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并非是随意地定立志向,而是立下志向后,眼里耳里都只有自己的志向,内心永远专注于此,如此立志,方算立志。


孙键老师说,当一个人有恒心,有目标的时候就一定能做到。可见现在很多青少年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废寝忘食、掩耳盗铃都执着于游戏中所获得的成就。

王阳明先生就是一个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的绝佳榜样。

弘治十八年五月的时候,明孝宗驾崩,朱厚照登基为帝,而朱厚照在位时任用宦官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当时最宠幸的宦官有刘瑾,马永成等人。在那个时期,文官和宦官是冤家,而王阳明则作为宦官的死对头,站在文官的立场上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阳明不小心得罪了刘瑾,被刘瑾公报私仇,一道诏书下来,打了40大板,还贬到贵州龙场。

在正德二年春天的时候,王阳明开始踏上了山高水远的被贬之路,而刘瑾表面上放了王阳明,看似是给王阳明一条生路,实际上想换一种方式,暗中解决王阳明。

王阳明离京之后,刘瑾又派了两个锦衣卫,一路尾随行至钱塘江,想将王阳明杀害于此。但是王阳明布置了一个投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了两个职业杀手,夺得一命。

当他爬上商船之后又遇台风,险些葬身海底,后来船在海上漂流一天,才靠近福建,王阳明随即登上岸,走进大山之中...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王阳明依然能够领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真知,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心学”发扬光大,比肩历史圣贤,所以只要有目标,保持专注和恒心就一定能做到,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恒心和目标转移。

我们在湖南学习曾国藩,讲立志,永恒,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贵州学习王阳明也是一样的,立志以专注其心,人无志而不立。


学员分享

分享学员—林一阳

这一次的贵州研学,我们的第一站是贵阳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展馆,了解了民间的一些手工艺等,我知道了贵阳一共有18个民族,24万年前,就有黔西观音洞人在这里生活了。

之后,我们参观了贵州史前生物化石展厅,其中有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鱼龙化石。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恐龙头。我们还参观了贵州民族服饰、饰品,其中有贵州省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明代的金凤冠。


今天我知道了贵州有18个民族,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简称:黔或者贵。贵州的省会是贵阳,贵州省博物馆保存着“铜马车”“金凤冠”“鱼龙化石”等重要文物。

这一次的贵州研学,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对贵州有充分的认识,并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所认知,我还要学习王阳明,学习他的阳明心学。


分享学员—谢泽宇

在贵州的第一天,是愉快的一天,既有见到朋友的好心情,也有学到新知识的喜悦。

今天我们去到了贵州省博物馆,并且在那里我感受颇深。首先我的心态从一开始的抗拒转变为了后来的欣赏。其次,跟随着心和的同学出行,我感觉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我也更能静下心来吸收新知识。

在博物馆中,我知道了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十分多,民风民俗也各不相同,这是在佛山的我不曾感受到的。不过,无论是在苗族、佩族、布依族等等的少数民族中,它们的民族都是向往真、善、美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民族生存下来,这是由正确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另一个我学到的是每一个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像头饰上的花纹,寓意着一段传说,龙舟头上悬挂的生畜,暗示着居民们祈愿风调雨顺的心情,看来,老子说的:“存在即合理。“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分享学员—卢梓杰

通过今天在贵州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有关贵州的知识。比如贵州的省会是贵阳,贵州也可以简称”黔”或者”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56个民族,并且贵州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还有很多丰富的美食。


这次贵州研学,我给自己定下了: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学习王阳明的“心学”内容,以及这背后所传承的精神的学习目标。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每节课我都会认真去听,深入了解,在实践中深入体会,完成好每一个任务。


我今天最欣赏的人是谢泽宇,他虽然跟我不是一个队,但在今天的活动中,包括从机场到贵州,他都一直在帮助我们。在博物馆时,即便走了很久,他也依旧很认真地去听导游讲解,所以今天我最欣赏的人是谢泽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无志而不立,立志以专注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