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做朋友”之后

晨圈活动后,我们开始回顾昨天讲的《格林童话》故事。孩子们一人一句,把整个故事的脉络,复述得非常清晰完整(句子顺序我做了调整,但都是孩子们的原话):

从前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做朋友。

猫和老鼠一起存了一罐猪油。

猫想吃猪油,就骗老鼠说刚出生了一只小猫,要找他去做干爹。

回来老鼠问小猫叫什么名字,三次都是很奇怪的名字。

第一次是“去了皮”,第二次“少一半”,第三次“一扫光”。

老鼠从小猫的名字中猜出来猪油是被猫偷吃了。

猫就把老鼠吞掉了。


问渠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强,表达清晰,不打磕巴。每人一句话,很自觉地停下来,给别人留出补充的空间。讲着讲着,孩子们把自己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中,画面感就出来了。比如,禾禾补充道:

“老鼠和猫一起去吃猪油,打开罐子一看,里面空空的。”

 孩子们听到这里,都乐了。

对于故事中的老鼠来讲,突然发现罐子空了,是要“大吃一惊”的——而听故事的孩子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到表面的事实,他们会想要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并为自己“知道”的部分开心不已。

更有意思的部分是孩子们对于故事的感受,以及对角色行为的讨论。首先关注到的当然是猫偷食背信的行为。一开始孩子们说:“猫就不应该取那几个名字,这样老鼠就不会猜猫吃了猪油,它也不会被吃了。”这就好像说,猫“偷吃”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不让老鼠知道,也就不会伤害到老鼠了。

这时睿睿补充说:“第一次出生的小猫,说是白毛上有褐斑,没了皮;第二次脖子上有一道白圈,去了一半;第三次就只剩下尾巴上有一点白了,一扫光,和名字是一样的。”我没想到他注意到了如此细微的描述,猫对假想中刚出生的小猫宝宝的描述,和后面取的名字是相对应的。孩子对细节的感受是如此敏锐!

可怜的老鼠最终被猫吃掉,是因为识破了名字里的真相吗?

小山很明确地表示:“老鼠一开始就不应该找猫做朋友。”

难得的是孩子自己的思考。作为成人,我们要点明猫的本质就是要吃老鼠的吗?并且提醒孩子们世界上的危险,交友要慎重?

千万不要!孩子需要自己去“经验”故事里的危险,去面对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力量。而童话故事里通常伴随着魔法和奇迹,孩子的心灵充满了光和爱,这样的美好会伴随一生。于是有一些成年人,依然相信“魔法”,愿意施展“魔法”给别人幸福、让生命富足。


讨论中,腾腾突然问我:“猫是把老鼠吞掉了还是吃掉了?”

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猫一着急,一口就吞下去了。”

“那就好,没嚼。”他认真又肯定地说:“老鼠在猫肚子里还活着,没死。”

平时爱看书不怎么发言的嘉嘉由此延伸开来:“有一个故事是猫和小鱼做朋友的,最后鱼也没有被吃掉。”

前排的腾腾回应说:“对,我也看过这个故事。”

他俩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起“猫和小鱼”的故事,听到越来越大的动物被一个个吞下去,又被一个个吐出来,所有的孩子都乐了。


于是孩子们开始讨论老鼠在猫肚子里吃啥。妞妞说:“我在妈妈肚子里时,要是妈妈吃了辣的,我也会被辣到。”

这时彬彬举手说:“我要说一个和这个故事没关系的。”征得我的同意后,他开始分享昨天在家和爸爸一起看他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的照片,先是圆滚滚的,慢慢有了头和手脚……

短短十分钟,我们从猫和老鼠做朋友的讨论,转到了生命延续和再生的奇迹。


接下来的主课工作,我们通过线画来表达猫偷吃猪油的过程,先是平平的一道直线“去了皮”,然后是越来越凹陷下去的曲线,直到整碗猪油见了底。

画完一页之后,禾禾拿过来给我看,得到我的肯定后,她把纸翻到背面说:“我还要再画一罐猪油。”

还有什么样的工作,能让人更加心满意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和老鼠做朋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