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谈起

好莱坞的导演自谦是个讲故事的人,好导演自然是“讲故事的好手”,斯蒂尔伯格就是这样评价《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的。

自此,“讲好一个好故事”就成了全世界导演的终极任务。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 欧容在他指导的《登堂入室》里,做到了这一点。

电影海报

在他的故事里,加入了一个写故事的人这样一个变量,讲了一个写故事的人如何构思写好一个故事的故事。把一个偷窥的故事说得曲折入胜,还让观众反省了一把,到底谁是偷窥者?影片最后,当观众窥见自己内心的丑陋,刚要发作之时,导演用镜头暗示观众,他就是把自己藏身在男一号和二号身后,用着他们的(偷窥)视角,讲自己的(偷窥)故事,是故事哈。观众们看后莞尔,拍手称赞:“导演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把这点破事儿说得跟真的似的。”

片尾

艺术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美的理念和外在形象的统一。学院派出身的欧容导演身体力行,在影片中以其黑色幽默的手法讲了一个紧张故事。他,成功了。《登堂入室》六项恺撒奖提名,圣赛巴斯蒂安电影金贝壳奖、最佳剧本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欧洲电影最佳编剧奖......赞誉纷至沓来,2012年的片子,到今天,还是让我们津津乐道。

相对于形式、内容辩证发展的西方艺术美学,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要圆融许多,——“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一个情字了得。”著名画家吴冠中这样说;但也相对刻板单一许多,张法在其论著《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又贴切的描述:中国是把艺术放在与天一致的人道——社会政治伦理中的。

所以东西方的艺术审美是有区别的。硬搬好莱坞那套总有些画虎成猫的四不像的感觉,中国的电影真正走向国际,还是有一段路需要摸索的,但前人也有成功的例子,也是艺术门类,是绘画。

我说的是陈逸飞。1946年出生的陈逸飞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80年赴美留学,1983年就在纽约哈默画廊举办个人画展;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双桥》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礼品送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1991年陈逸飞的《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7万港元成交,创当时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的拍卖最高价。

图片发自App

一句话,一个中国本土画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们看看他的成功之路中最具代表性的转折之作:

《踱步》

1979 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 现纽约私人收藏),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画家自己面对画面,仿佛一卷卷胶片组成的真实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价其作品“焦黑尖锐,写实而意境深远,有气势而专业”。这展露了陈逸飞被西方接纳的一线曙光。这幅油画是陈逸飞步入国际画坛的起点,也预示着陈逸飞画风的深刻转变和思想心态的深刻转折。

我们看看陈老师以前的画风:


《黄河颂》1972

此作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战士,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


占领总统府(1976)

1976年,经著名油画家何孔德力荐,与魏景山合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油画《占领总统府》一举成名作、此作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

这是那个拍卖会上中国当代画家的最高价的画

图片发自App


由此看来,艺术的成功,审美的认同,来自艺术创造者面对新的环境对自己的反省和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