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念摆脱上瘾——《欲望的博弈》读书札记

为什么我们感到如此空虚,不断需要即刻而直接地满足自己的欲求?

追根究底,我们欲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欲求它呢?到底是谁在欲求?谁拥有你的大脑?

谁在负责?结果是谁在受苦?谁有望拨乱反正?

贾德森·布鲁尔的《欲望的博弈》诠释了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作者是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医学卫生保健及社会正念治疗中心神经科学实验室的主任。贾德森是精神病学家,在精神科学领域有着多年的临床执业经验,他对各种全面上瘾以及上瘾最终导致的下游失调、疾病、疼痛与痛苦都有着深刻的洞见。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在经典佛教教义和现代科学发现之间找到了联系,发现思维运作之谜。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正念真的创造了奇迹。作者将正念用作心理治疗的手段,解决成瘾性的问题因此还成立了初创公司,目标是将神经反馈和训练程序结合起来,让上瘾的人们获得既标准化又个性化的循证训练。

导言

一种行为重复得越多,我们就越是学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看待世界,也即基于从前行为带来的奖惩,通过一个存在偏差的镜头来看待世界。它们成了我们的延伸,也即习惯

忧的是,我们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养成整天过度查收电子邮件或Facebook账户的习惯,降低自己的生产力(减少个人幸福感)。喜的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核心去理解这些过程,就能学会放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实验室发现了正念(以特定的方式关注自己的瞬时体验)怎样帮助我们对付自己的坏习惯。

本书参考古代和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似之处,探讨正念怎样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习得性联想、主观偏差和由此产生的反应。

放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反应,人便逐渐带着充满关爱、善意、同情、无私的喜悦和平静的意识,栖居在整个世界里。

上瘾

本书探讨了人为什么有可能对几乎任何东西上瘾。

上瘾是一种非常消耗人的痴迷。

上瘾就是哪怕存在不良后果仍持续。

作者分析了六种上瘾的现象与心理特征:

(1)直接上瘾:如烟瘾

虽然吸烟眼下是美国可预防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但香烟不会很快害死我们。要是随时都酗酒嗑药,我们会更快地丢掉饭碗,搞砸人际关系。

因此,许多人征服了其他恶魔,却没法改掉吸烟的习惯,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2)技术上瘾:如沉迷在线社交互动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看别人点赞、看别人评论,某一条朋友圈发了以后收到很多人的回复,人们就特别高兴?

 得到“赞”让自己感觉很好。“这就像是,人的本性。”

因为人们错误地把思想的兴奋感当作了真正的幸福。

事实上,过多的线上交流会增强我们的社会退缩。一个人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在现实生活当中产生挫败感。

思想的兴奋感,实际上这是一种主观偏差。

(3)对自己上瘾:对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过于执着

什么是自我?自我就是他相信是自己的那个人。

正常的自我认识位于人格谱系的中间地带。

人格谱系的两个极端是:

一个极端是所谓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NPD的特点是,要以获得他人认可为基础设定目标,过度配合他人反应),过分努力想要成为关注焦点,寻求他人艳羡。一个有自恋型人格的人很麻烦,他到哪儿都投诉,到哪儿都觉得这不对那不对,觉得别人都对不起自己、别人都不如自己。

另一个极端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边缘型人格障碍最大的问题是这个人没有自我,这个人的自我是不稳定的、是虚幻的,所以他每天都在探索着别人对他的爱。其特征是:“发育不良或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持久的空虚感”“激烈、不稳定、冲突的亲密关系,其标志是猜忌、迫切、焦虑地占有,并伴有真实或想象的抛弃”“害怕遭到拒绝,害怕与亲人的分离”“感觉自卑”。

(4)分心上瘾:如被智能手机分心

2016年,在盖洛普的一轮民意调查里,一半的受访者报告说,他们每小时都要看自己的手机好几次(甚至更频繁)。

因为被智能手机分了心,误入车流、掉进海里,这样的故事,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视频,我们在YouTube上经常看到。

心理学家通过电话随机地访问上班的人员,说你此刻的状态怎么样?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上班时间里,50%的时间在走神,在做一些幻想的事,所以分心其实是一个非常难以控制的东西。

(5)思考上瘾:如决赛时的紧张情绪

思绪像一艘正在高速巡航的巨船。在背后的一整套惯性之下,光是沉下锚点还不够用。

在体育、音乐和商业领域,成功可以浓缩为一场比赛、一次表演,或是一个瞬间。做好准备、接受指导和反复训练,直至最终掌握,这真的很有帮助。接着,等重要的关头到来,教练告诉我们,只要去做就好了。他们说不定会微笑着说,“玩得开心点儿,”好让我们放轻松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太紧张,就无法在比赛里跑出最好成绩,或是完成一轮精彩的音乐表演。因为“做得过了头”,“收得太紧”,绊倒了。

思考肯定不是问题,一个人没有思考还能行吗?不可能。但是如果沦陷了,我们就会进入到思考上瘾。

(6)对爱上瘾:爱带来一轮接一轮的兴奋和期待

当你为了自我不断地去寻找爱,你就是一种爱上瘾的状态。

我们一旦对爱上瘾,我们就希望那个东西永远存在,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当爱的过程过去了以后,我们体内分泌的那些激素没有那么多的时候,生活一定会归于平淡。如果你不能够接受生活归于平淡,你还需要得到那么多的刺激,那接下来可能就是更多的罗曼史以及伤害史,它所影响的都是我们的多巴胺的区域。


作者通过实践证明,正念控制上瘾行为。

脑袋对头了,人就没事了。

下面详解如何通过正念治疗烟瘾。

正念疗法治疗烟瘾

第一堂课:

认识习惯循环,将触发因素绘制出来,解释每一支香烟怎样强化了他们的行为。

课后,只需要提醒注意触发因素,以及自己吸烟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就行,大家回家后各自收集数据。

3天后的第二堂课

人们报告说,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无聊才抽烟的。绝大多数时候抽烟,要么是出于习惯,要么就是把它视为补救其他问题的“解决办法。

许多人无法相信,他们从未意识到,烟的味道是多么糟糕。“闻起来像是发臭的奶酪,口感则像是化学品。”

从“知”转向了“智”,从脑袋知道吸烟不好,过渡到了深入骨髓地知道吸烟不好。吸烟的魔咒被打破了,她开始发自内心地“瞧不上”自己的行为,完全无须力量。

这种“觉知”,就是正念的根本:清楚地看到自己陷入行为之中会发生些什么,进而发自内心地“瞧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愈发清晰地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便放弃了旧有的习惯,形成新的习惯。

吊诡的地方在于,正念仅仅是对自己身体和思想里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靠近观察,与之亲近。正念就是这种接近自己体验的意愿,而不是努力想要放弃自己不快的渴求。

练习冲浪“RAIN”

等烟民们理解了拥有渴求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能投入渴求之后,我就教他们怎样冲浪。我采用了资深冥想导师米歇尔·麦克唐纳(Michelle McDonald)创造的一个缩写“RAIN”。

第一步,识别/放松(recognize/relax):识别出正在腾起的东西,比如说,你的渴求、你想要吸烟的这个感觉,然后放轻松。不要着急、不要伸手去拿那个烟,要放轻松。

第二步,接受/允许(accept/allow):不要批评自己,觉得烟瘾又来了、我怎么是个烟鬼、我又要抽烟了、我真丢脸,不要这样做。要告诉自己我只是有了一股欲求而已,不要上纲上线、不要批评自己,允许、接受,让那个感觉在那儿就好了。

第三步,探究(investigate):探究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想法。比如说,你问一问此时此刻自己的身体或思维里发生了些什么,关注那个感觉。

第四步,注意(note):关注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体会自己此刻都发生了些什么,比如我身体里发生了什么东西,我有什么样的感觉。盯住那个倒U形发生的过程,然后它就过去了。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冥想练习:

每天早上或晚上定期进行,作为培养、维持全天秉持正念的基础。我们记下人们每个星期练了些什么、没练什么,跟踪他们每天吸多少支香烟。

结果:

有人第二周就戒了烟,也有人用了更长的时间。更好的是,几乎所有正念参与者都保持了戒烟状态。

为什么正念能发挥作用呢?

我们教人们关注自己的习惯循环,这样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吸烟带来的奖励到底是什么(比如,化学品的味道),从而“瞧不上”自己的行为(对该行为祛魅)。然后,我们还教他们另一些正念练习,如呼吸的觉知和善念(loving-kindness)


本书的特点

特点1:借用了佛教框架

1.正念

正念的定义:“因为有意识地关注当下而产生的非判断性觉知。”

这一定义指出了“学习怎样稳定注意力、栖息在非反应性觉知的清醒空间”的“人类能力”。

换句话说,正念就是更清楚地看待世界。

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主观偏差而迷失,不停地兜圈子,那么,正念能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偏差,看出自己是怎么走向歧途的。只要我们看到自己在原地打转,哪儿也没去成,就可以停下来,扔掉不必要的包袱,重新对自己定位。

换个比喻的说法,正念就是帮助我们在生活疆域里导航的地图。

三种常见的正规冥想:

(1)呼吸觉知:关注你的呼吸,一旦走神,就把思绪拉回来。

(2)慈悲冥想:回想你某次真心希望别人好的经历。

(3)无选择意识:关注你意识到的一切,不管它是一种想法、情绪,还是身体上的感觉。

2.奖励式学习&缘起

科学的世界里,奖励式学习是这样的:触发因素,行为,奖励,重复。

建立一套理论或发现某种新东西(触发因素),头一个发表有关它的文章(行为),其他人援引你的研究,你得到晋升(奖励),依此类推。

奖励式学习的现有心理模式,在作者看来,这很像佛教的“缘起”(dependent origination)模型。

从最始,经典的“无明”(昧,英文是“ignorance”)概念跟现代“主观偏差”设想非常相似。我们根据此前经历带来的回忆,以特定的方式看待事物。这些偏差孕育着一些典型的情感性习惯反应(也就是说,涉及对某事产生怎样的情绪)。

故此,它激励我们对冲动采取行动,从而助长了佛教心理学中“自我认同”的诞生。有趣的是,“助长”(英文是“fuel”,佛教术语叫作“取”或“执”)这个词,在佛教中翻译为“执着”(attachment),西方文化常常把焦点放在这上面。行动的结果记录下来,成为记忆,成为下一轮“重生”(也叫做轮回,“samsara”)的条件。

如下,是简化版缘起模型。我们用一副眼镜来代表生命之轮的第一步(无明,昧),以帮助人们形象地思考,这一带有偏差的世界观,怎样过滤传入的信息,让生命之轮不断旋转,让习惯的形成与强化循环并生生不息。

简化版缘起模型

缘起等心理模型竟然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在当前重新得到发现,又或者成了装进了新瓶的旧酒,这很奇怪,但又颇令人感到宽慰。

若对真正的奖励进行反思,我们就能够逐渐看出什么样的行为会让人围着压力转,重新发现真正让人幸福的东西。我们能够学会解读自己的指南针。

我们可以留心触发因素(压力),执行行为(产生兴趣和好奇),按照与压力指南针一致的方法来奖励自己(注意到喜悦、安宁、专注和平静),重复。

根据上瘾思考过程中看出,人们是怎样建立起无尽渴求的习惯。根据这些见解,得以理解患者的问题,与他们感同身受,并学习怎样更好地治疗其上瘾。

特点2:将冥想视角带进了实验室

钻进核磁共振像扫描仪, 一边冥想,一边看到自己的精神活动,利用磁共振考察人在冥想过程中,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来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神经反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准确性。由此走进了一个名为神经现象学的研究领域:探讨人瞬时主观体验与大脑活动之间的结合。

这项实验的结果确认了从前研究所发现的后扣带皮层活动情况,当人们集中注意力时(本例中是冥想期间),它减少;当人们分心或走神时,它增多。

青少年观看Instagram信息流时大脑活动的研究表明,他们的照片收到的“赞”越多,后扣带皮层活动就越强烈。

一种渴望仅仅是一种渴望,除非我们被它吸了进去。

冥想者训练自己注意到这些体验,但并不沉溺于其中,只是单纯地观察它们本来的样子,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并不把它们放在心上。

结语

上瘾会带来多巴胺喷涌,那只是短时的快乐。

通过学习正念,在生活中秉持更强的觉知和关怀,做更有意识的决定,而不是无意识地按下让多巴胺喷涌的杠杆,人们才有可能找到一种更幸福更健康的生活,告别从前充满浅薄兴奋的生活。

这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主旨。这本书很薄,但读懂却并不容易,落实到行动更难。

因为聚精会神很难。有的人为了达到心流状态,从事极端冒险,只有聚焦才能完成的活动,有的因此还搭上性命。

但只要开始尝试正念,并体会到其间充满喜悦、安宁、专注和平静的乐趣,就再也不想放弃。

正如诗人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所说的那样。

生活的指示:

保持关注。

为之惊讶。

四处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正念摆脱上瘾——《欲望的博弈》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