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应激是什么?
应激(stress)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或压力”,引入人的生活领域之中则被用来表示能导致人们辛苦、困难、逆境的那些压力。
本世纪30年代加拿大著名医生谢尔耶(H·Selye)创立了应激学说,改变了这个词的传统用法,不再把它看作是一种产生压力的实体本身,而是看作由某种实体或压力在人类或动物有机体内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他研究的中心是机体对应激刺激适应性反应模式,而不是应激刺激本身。他认为不论应激是由外伤、疾病、冷热或心理冲突、恐惧等原因引起,其机体都以一种特殊的模式作出反应,这种模式称为“普遍适应综合症”。谢尔耶的应激学说可称作生理应激学说,在生物医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心理学家介入了应激的研究,认为生理上有害的动因造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上的变化,是心理影响的结果。这使得应激术语和概念的使用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持续加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应激,可把它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理应激研究的重点在于应激中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而心理应激主要研究应激的心理方面。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应激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即指在危险性、威胁性刺激情况下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例如,战争中突然与敌人遭遇、司机在驾驶中突然出现险情、学生参加关键性的考试、运动员首次参加重大比赛等等都容易出现心理应激状态。在心理应激状态中人的心理体验、行为表现、体内生理生化过程都发生急剧变化。研究了解心理应激的产生,人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以及如何适应应激情境,提高对付应激情境的能力,对于每个人都有重大意义。
心理应激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负面的影响是:它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能直接导致疾病,比如可怕的冠心病。
正面的影响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成长,前提是我们能够正确地应对它。
人的一生中,心理应激如影随行,不可避免。所以,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心理应激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使我们提高对付应激情境的能力,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使我们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心理应激的产生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应激刺激,即应激源,二是人对应激刺激的认知、评价和控制程度。
二、应激源的种类
应激源是指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可分为四种。
1 物理性应激源,
如冷、热、噪声、外伤等。
2 生物性应激源
如细菌、病毒的感染和疾病等。
3 心理性应激源
如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工作的压力、凶事的回忆或预感等
4 社会性应激源
如政治动乱、失学失业、事业的成败、亲朋的伤亡等。
物理性和生物性应激源主要是对人的躯体造成威胁和危害而引起应激反应,明显地表现于人体的生理生化反应中。谢尔耶的应激理论主要是研究这类刺激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即生理应激。
心理性和社会性应激源是引起人的心理应激的主要刺激,研究这类刺激才能揭示人的心理应激的实质和规律。
但必须指出,所有应激源都会引起心理应激。
三、心理应激是怎样产生的?
心理应激不是由应激情境本身决定的,它不是应激刺激的直接结果,而是个体对应激情境和事件认知评价的产物。
当人们意识到某种刺激会带来危害或严重后果时,则可能产生心理应激。例如,在模拟的战斗演习中,战士的应激反应远低于置身于实际战斗的情境,尽管在演习中子弹在四周穿飞,但他们相信不会遭受真正的伤害和危险,没有危险感,应激反应很小。
心理应激的产生不仅在于意识到刺激情境会带来严重危害,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感到自己无力去阻挡控制这种不希望的事件的发生。可以说,应激发生于对环境控制的无能。
当一个人认识到白已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应激情境时,一般不会产生应激反应,只有当一个人被置身于无力对刺激情境做出适当反应,或者力图挣扎,胜负成败难以决定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指出,应激是在“存在着使人承受重负的要求或超出人的调整应变能力的要求时被体验到的。”
例如,客机飞行中突然发生故障,乘客立即会感到无比紧张,而乘坐汽车机器失灵则不会很紧张。
原因在于对汽车事故有能力适应它,能主动控制,而在飞机上对事故情况则难以控制,所以,尽管从统计数字上知道乘汽车危险性更大,但人们总认为乘汽车比乘飞机更安全。只有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己不能对环境要求做出适当反应,认为不满足这些要求将会给自己带来严重后果时才体验到应激。反之,当我们认为自己的能力远远超过环境的要求,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环境时,一般不会感到紧张式压力,有时反而会感到轻松,甚至会有成就感。
四、心理应激的影响
心理应激可造成人的心理上的压力,使人产生紧张、激动、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愤怒的情感体验,并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应激反应大致可分为两类:
1 提高机体活动水平,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更好地适应和对付应激情境。这被称为狮子式应激。
2 降低机体活动水平,使人意识狭窄、行为刻板,表现对应激情况无能为力。这被称为兔子式应激。
不管是哪一种,心理应激都会对人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但前者对于人的有正面的作用。由于心理应激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尽量争取前一种反应模式。
应激反应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监视保护机制,在遇到应激源刺激时,它会发出警觉信号,动员人体资源对付紧张情况,具有防御和摆脱困境的功能。但应激反应是提高机体活动水平还是降低机体活动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确定。例如,如果遇到非常危险的情况,人可能飞快地逃走,也可能僵立原地不动,俗称吓傻了。
五、提高机体活动水平的应激反应
在遇到困境或威胁时,人的活动力量一般会表现增强,有出乎意外的“神力”。
例如,在房屋失火时,一个人可能把沉重的箱子从火里搬出来,但等到火被扑灭之后,这个箱子,他就可能搬不回去了。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的使用,平时留有余地并不开足马力,待到汽车陷入泥坑或爬坡时,就要加大马力。人也是如此,到紧急关头,就会动员全身资源,使尽浑身解数,对付紧急情境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应激反应不仅能增强人的力量,而且能提高大脑激活水平,使人头脑清醒,动作准确,思惟敏捷,出现急中生智摆脱困境转危为安的奇迹。
许多优秀的军事家,在战争形势急骤变化或危机中,能迅速判明情况,果断作出决定。
苏联的纳波列奥曾描写过一个元帅,他写道:“在战役的轰隆声中,他的头脑很清醒,他在那里目测着,他有无可比拟的冷静的毅力。但是他不善于在平静的工作室里,在研究地图的时候就事先布置好军事行动。”
在应激中,人往往能机智勇政地处理一些率故,事后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时是怎么想起来的处理办法或为什么有那么大胆量。
六、降低机体活动水平的应激反应
但应激反应并不一定能提高人的能力。应激反应也可能表现出惊慌失措、失言失态、意识狭窄、行为刻板,不能很好处理在平时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难以实现符合目的的行为。
例如,国外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电影院里放映间突然失火,人群涌向出口,冲撞并企图打开大门,门不开,更猛力冲撞,但大门象上了锁一样始终推不开,当消防队员赶来,门很容易被打开了,原来门没有锁,只是必须向里拉才能开。这是因为失火时受惊的人们只想着赶快逃出去,便使劲把门向外推,所以打不开。
再如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和敌人遭遇,慌忙把手榴弹掷出,但忘了拉引火线。在诸如此类的应激反应中,好象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当前情境,使人不能去考虑分析全面情况,并引起交替选择反应。没有交替选择,活动只有加强开始时试图做的习惯化动作,如门不开就使劲推。
在应激情况下,由于情绪过度紧张,知觉记忆也常发生错误。人们往往弄错闯祸汽车的号码、幕事者的相貌穿戴等。同时,动作也不能自控,熟练技巧、自动化习惯化的动作不但没有受到抑制,而且往往违背人的意愿而代替实现目的的行为。例如母亲为孩子突然患病而焦急,但怎么也打不通给医生的电话,原来她反复拨的都是白已家里的电话号码。
在应激情况下,人也可能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反应,即无能为力、无所作为,被动地承受应激刺激带来的困苦的消极情绪。这种反应产生于一个人认为自己对应激源没有控制能力之时。实验证明,如果开始时将一个人置于不能控制的电击或强烈噪音情境中,尝试逃避也无济于事。这样,后来即使为他提供逃避电击或噪音的机会,他也很少尝试逃避。早期应激反应失败,会增加人的焦虑,使人丧失自信心,降低人们以后妥善应付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
七、影响应激反应类型的因素
1 紧张的强度:紧张达到一定程度可提高机体活动水平。紧张高于一定界限,相反,可降低机体活动水平。
2 紧张的持续时间:通常在一般紧张程度下,开始时机体活动水平提高。持续一定时间之后,由于体内能量的消耗,活动水平下降。
3 活动动机的性质和强度:能激励人的动机具有强大的力量,如果某种困难和危险能激励人,那么他的活动水平就可能得到提高。但如果动机过于强大,满足不了动机的威胁就越大,从而造成高度的心理紧张,致使机能水平下降。
4 个性特点:在同样应激情况下人的应激反应不同,对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人的意识倾向、气质性格等特点。如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有助于在应激情境中控制自己的激动,动员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付应激事件。相反,缺乏这种态度的人,则可能惊慌失措。人的气质不同,对紧张的敏感度和承受力也不同,在同样紧张情况下,高度惊慌的人其活动水平可能明显下降,而较少惊慌的人其活动水平则可能提高。
5 认知水平和训练水平:应激反应不是环境因素的直接结果,而是有机体对情境和事件认知评价的产物。它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方式接收和解释应激事件。专业训练可以提高适应应激的能力。如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能机智处理各种危险事件。
八、心理应激对身体的影响
心理应激有利于动员人体资源对付环境的变化,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利于生存发展。但这种资源动员是有代价的。
心理应激会引起的机体生理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变化随着应激的缓解平息,这些变化也逐渐恢复正常,对于身体的影响较小,也不容易观察到。但持续和强烈的应激状态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很容易感觉到,事实上,这时人的情绪不仅更加紧张焦虑,而且可能使神经一体液调节及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击溃一个人的免疫机制,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以致被疾病所侵袭。大量调查统计表明,许多疾病如冠心病、溃疡病、精神病、肝硬化、癌症等都直接或间接与心理应激有关。
九、如何处理好应激事件?
心理应激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适应和对付应激情境,处理好应激事件,避免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说来可从改善条件和提高心理素质两方面着手。
硬件方面,创设或改变人们赖以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条件设备,以适应人们应激反应的需要。
软件方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改变人的行为,以适应应激情境。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重要的软实力,必须切实加强。
十、改善环境条件
在应激中,特别是在十分危险和高度惊恐的情况下,人们容易产生意识狭窄现象,行为刻板,缺乏交替选择,并常为一些习惯化动作所代替。因此,在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设备上应尽可能考虑适应人的这些应激反应特点,所要进行的操作应简便、得心应手。
例如,在公共场所,影剧院要有火警出口,用自动电池操作的灯光标出路标安全门,门要向外开,而决不可向内开或向两边拉,紧急情况下随着人群的自然流动门可自功打开。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的设计要注意,地面以上的楼梯要和通向地下室的楼梯分开,否则,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顺着楼梯可能跑向地下室,陷入更大的险境。其他如工厂里的安全阀门、消防桶、机车的制动闸等,都应安放在醒目的地方,并易于操作。
十一、提高应对应激能力的途径
1.专业的应激训练
人的应激能力与专业的应激训练有密切关系。受过高度应激情境训练的人,在实际的危险情境发生时,可以减少紧张和恐惧,更合理地对付危险情境。
越是与潜在的危险情境密切相似的实际训练,在实际的紧急情况下,应激反应操作越有效。
以前成功地应付危险情境的知识技能可以大大降低人的紧张性,并可能灵活地运用于新情境。
一个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即使在与敌人突然遭遇的情况下也不惊慌,甚至能急中生智巧妙地摆脱困境。
一个有经验的消防队员、飞行员、司机等比新手更能有效地处理危险事件。
应激反应影响人的活动效果,避免应激反应干扰的最好办法就是足够的训练。
模拟紧张情境的训练要反复进行达到过度学习程度。这样在面对特殊危险情境时才能自动地不需任何思考地做出有效反应。因为在紧张情况下,人的意识狭窄,动作刻板,易为习惯化动作所代替。
演员登台表演,运动员参加竞赛,学生参加考试都能激起一定的应激反应,足够的临场训练,熟练的动作技巧,可以减轻或避免应激的干扰。
2 早期的应激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S·莱文,用动物作实验,一组在早期给以适当的应激训练,一组不给,以观察对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早期生活中受到电击和其他紧张性刺激的动物发展正常,并在以后对应激刺激能较好地适应,而在早期没有受到应激刺激的动物长大后则变得胆小和行为异常,对紧张性刺激适应能力差。在成年期,两组在垂体——肾上腺系统对刺激的反应上有显著差异。幼时受过紧张刺激的动物表现出迅速而有效的激素反应;而那些未受过紧张刺激的动物则激素反应迟缓而无效。
由此我们可受到启发,在儿童教育中,不要一切由父母包办,百依百顺过于溺爱,要给他们创造适当的应激情境,给以适当的应激刺激,多少使他们遭遇点挫折、不如意,形成心理应激状态,有应激体验,并教育他们如何认识处理应激事件,从小经受一定的应激训练,就能提高适应和应付应激情境的能力。
3 应激和性格
人的性格不同对同样应激源的应激反应不同,从而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也各异。
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胜曼对应激行为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发现冠心病患者大多表现出一种典型的行为方式,其特点是:过强的竞争性攻击性、高度的时间紧迫感、节奏快不耐烦等,他们把这种特定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命名为“A型行为类型”,并提出这种类型可能先于冠心病的症状表现而存在,是冠心病的心理致病因素。他们用了8年多的时间对3000多名39一59岁之间的健康男子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发现,A型行为类型被试冠心病的发病率(13.2%)是B型行为被试发病率(5.9%)的两倍以上。A型被试中患者心肌梗塞的复发率为B型者的5倍。死于冠心病的被试,88%是A型者。
A型行为导致冠心病的机制可以用这些行为导致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脑垂体——肾上皮质系统机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效应来说明。杜克大学的威廉斯以男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让被试心算一道习题(从7683中连续地减去13),尽管演算水平没有差异,但A型行为者的皮质醇素分泌水平比其他学生高40倍,流入肌肉的血流量高2倍。在应激情况下,A型者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也明显高于B型。一般认为A型行为所导致的皮质醇和肾上腺激素分泌水平提高不仅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且能使更多的脂肪进入血液,然后脂肪在心脏周围沉积下来,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
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虽然与先天的神经类型特点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个体在认识处理环境事件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A型行为类型对人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意义,它具有较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性,是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但又潜伏着导致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此,A型行为者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自觉地控制调节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适应和应付应激情境的能力,减少疾病发生。
4 增强控制应激情境的能力
心理应激并非总是产生有害的作用,它有时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取决于机体控制应激的水平。
心理应激的致病作用也可因个体处理事变的能力而改变。魏斯(Weiss)等人没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把一对大白鼠放在半受限制的情境中,每只白鼠的尾部都有电极串联,因此它们接受的电击是相同的。其中一只鼠在警告信号呈现后可通过转动面前的轮子而避免电击,而另一只操纵轮子则无效。结果发现,学会转动轮子而逃避电击的白鼠,在行为测验中不太表现恐俱,血浆皮质酮水平较低,胃病变发生率只有不能控制电击匹配鼠的三分之一,虽然两只鼠受的电击是一样的,但只要简单应付反应即可避免电击,减少了恐惧和紧张度,而难以控制的或不可控制的情境就增加了恐惧和紧张度。说明控制和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制约着心理应激的紧张度。
不可控制的应激刺激对免疫系统有较强的损伤作川。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们给大鼠植入瘤细胞,并给它们电击,记录大鼠的自然防御系统能否排斥瘤细胞,或者是否演变成肿瘤。结果,可终止电击的鼠中有63%能排斥瘤细胞,相比之下,不能终止电击的鼠中仅有27%排斥了瘤细胞。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事例也屡见不鲜。例如,工厂调查发现,装配流水线工人患心脏病的比例高于那些在工作中能自定步调的工人,那些家庭要求过高期望过大经过努力而收效甚微的学生也易于患病。其差异主要是控制应激情境的能力不同。不能主动控制应激情境,努力也无济于事,会造成更大的心理紧张,因而容易损伤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能主动控制应激情境的人,虽受同样刺激,但可缓解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所以,可能安然无恙。
急于追求事业成功,竞争、紧张、焦虑,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之中,患病的可能就会增加。
但是,工作繁忙紧张并不必然导致疾病,这同样取决于自己对工作生活事件的控制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水平符合实际,工作有条不素得心应手,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这样由于事业上表现出个人价值,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就会产生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精神愉快,因而不仅不会损伤健康,相反,能更加鼓舞斗志成为推动改善生活体验的动力。
5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心理应激程度和一个人有无家庭社会的支持有关。
当一个人遭遇到危机、困境或不幸时,如果有亲朋好友的理解、同情、支持,可缓解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克服困境的信心和力量, 减少应激带来的损伤。实验证明,猴和婴儿在母亲身旁总是不太感到害怕的, 特别是当趴在母亲身上时。
霍普金斯大学的桑姆斯对一千多名学生的家庭关系、行为特征及在个性测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后指出: 与癌症、精神病和自杀最相关的是与父母没有亲密关系,对家庭态度冷淡。俗话说,快乐与人分享,其快乐程度可增加一倍,忧愁与人分担,其忧愁程度可减少一半。搞好人际关系,增强互相理解同情和支特,可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摆脱困境的能力。
6 提高认知水平
提高认知水平能降低恐惧的水平。人对未知的东西更加害怕,把未知变已知,可以有效降低应激的程度。
7 掌握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
比如深呼吸、冥想等。
8 生物反馈法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 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 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
有肌电反馈仪、皮电反馈仪、脑电反馈仪、皮温反馈仪等。
十二、尊重不同观点,减少心理应激源
由于应激对身体有伤害,特别是损害免疫系统,因此,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减少应激源。
但物理性、社会性、生理性的应激源,是外源性的,我们一般不能掌控,只能提高应对能力。但心理性的应激源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内源性的,是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我们的性格方面的原因,就可能带来人际冲突。通过改善性格,就可以减少这部分应激源。
人际矛盾,可能是由利益冲突造成的,但在无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人际矛盾。有的时候根本就摸不着头脑。
这是因为对人性认识不足。
心理学的实验证实,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过高评价自己。
这种现象来源于一种人性:人都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大脑机制。虽然因为各种环境因素,这种人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有时不容易看出来。
这种人性并不是负面的东西,它是我们自尊的基础,也是动力的源泉。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大丈夫该当如此。”正是这种人性的表现。
但是,我们必须确定合适的边界。如果发生越界行为,就会形成应激源。
这种应激源,很有可能带来人际冲突。
消除这种应激源,就要树立边界意识。
要树立边界意识,最重要的,是尊重别人的观点。
别人的观点,跟我们不一致,可以不接受,但必须尊重,因为那是对方边界以内的事。
意识到别人的观点是别人边界以内的事,就不会生气。
对于别人的不同观点,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分析别人的视角,看看有没有什么道理,特别是对自己有没有启迪,而不是生气。
生气,就是越过了对方的边界,必然引起对方人性的反弹,给自己带来应激源。
如果有必要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分析了别人的观点之后,礼貌地提出,切忌匆忙反击。
当然,尊重别人的观点,不等于赞同别人的观点。
你持有自己的观点,是你边界以内的事。如果盲目附和别人的观点,对自己的人性构成压抑,也可能给未来潜伏下新的应激点。
观点问题为什么可以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带来人际冲突?原因是一方缺乏或双方都缺乏边界意识。那么,为什么会缺乏边界意识呢?更深的原因是什么?
更深的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为中心的人性。
自我为中心的人性,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制约,一般是隐性的,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呈现为显性。这种人性可以推动人们弱化甚至抹杀边界意识。从而形成观点不同带来的心理应激源。
人性是很难正面对抗的。虽然自我为中心的人性一般表现为隐性,但它以弱化边界意识的方式表达自己,从而形成心理应激源,破坏人际关系。
对于弱化边界意识的这种自我为中心的人性,我们不要去强行压抑,而是激活另一个有利于抵消其影响的人性:好奇心。
好奇心也是一种人性,而且非常强烈。
当我们听到别人的不同观点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想?他的视角是什么?这样就让好奇心迸发出来了。
别人的视角,我们很难通过想象来认识。所以,别人表达出不同的观点,正是我们了解的好机会。了解新视角,会给我们增加新思路、新知识。这样去想,就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自我为中心的人性就被弱化了。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地树立边界意识,同时激发认识别人视角的好奇心,双管齐下,消除因为观点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应激源。这样防止无谓造成人际冲突,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我们会得到新思路、新知识。
【前面部分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十二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