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魏国与孝义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 ,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前655年),晋灭虢,迁其民于此,建虢城(今孝义城东大虢城附近),置瓜衍县。

       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执政的韩宣子告老,遂让位于魏舒。魏献子主持国政。魏氏从此成为晋国主要的家族。后来魏国在虢城南10里建 平周城(今孝义市旧城一代),平周城成为魏国的国都。

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公元前453年,晋国所剩四卿中智伯势力最大,智博割了韩、魏的土地,又胁迫韩、魏攻赵,相约灭赵后三分赵地。智伯堵水灌晋阳,将要破城的时候,赵派人说服韩、魏,放晋水倒灌智寨,灭了智氏,三分智地。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前446年,魏桓子之孙魏文侯继承晋国魏氏领袖。

魏文侯(公元前472~396年),魏氏,名斯 。(据说:孝义青年男子称谓“侯斯儿”与之有关)。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自幼受到卜子夏的良好教育,《史记·魏世家》载:“文侯受子夏经艺。”就是说子夏传授魏文侯经书六艺。《汉书・艺文志》载:“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好学习,同时还尊崇段干木、田子方为师,使他能把儒家经典学到手,还把ト子夏儒法兼容的思想贯穿于实践中,成为开拓、治理魏国的实践家使魏国在战国初期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中概括魏侯为:“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魏文侯战国一代枭雄。

      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氏领地正压在魏氏的脑门上,魏氏很压抑。

     魏氏的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和灵宝市地区)。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

      魏氏的区域为今山西西南部分,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氏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制封锁。因此,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列强吃掉,然后是打破封锁、向外发展。

      晋幽公九年(前425年),赵襄子赵无恤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国正卿,任用上郡守李悝实行变法。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氏为蓝本的。有楚、韩,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悝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

       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魏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晋国最后灭亡。魏国疆域很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地。

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任用军事家吴起进行改革,国力继续上升,不断东征西讨,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后来政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

称霸中原

公元前369年魏武侯之子魏惠王继位,此时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此后的魏国又被称为梁国。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盛极而衰

      魏国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列人才的流失,如:商鞅,张仪,范雎,吴起,孙膑,乐毅。一个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最后都转为他人所用。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在今河南范县城西,原属山东省)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但未全歼魏军。马陵之战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经此一战魏国基本失去霸主地位。最终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走向灭亡。

相关阅读:智伯被杀后,智伯的家臣豫让为了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最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来源微信公众号:爱孝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七雄魏国与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