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各地执行政策也纷纷落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而作业是“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双减”政策下,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布置作业呢?

1.朗读促积累

朗读是促进学生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永正老师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他常常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听着,读着,也就理解了。从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体会课文的内涵,对于学生也是一种美的熏陶。因此,朗读是不可忽视的。

九年级的第一单元是诗歌,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读的音频,带着学生朗读,并配上音乐。课堂中也是讲解穿插着朗读。此外,我也布置朗读的作业,学生上网找配乐,在配乐中朗读课文,并发到班级群中。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欲望,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锻炼语感,促进积累。

2.练笔促思维

学生的学习只有真正落到笔端,才能让他们思考。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到底收获多少,是很难显现的。而学生的书面表达,对于学生整合一堂课所学内容,融入自己的思考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布置练笔的作业,对于学生思维的提升有很大意义。

例如,我在教学《论教养》这一课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作业本第五题“对照作者对教养的阐述,你发现生活中哪些有教养或无教养的表现?”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演讲稿。有同学认为教养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并列举了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想;也有同学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太过于有教养会让自己活得很辛苦;还有同学从饭桌礼仪这一件事入手,表达了希望父母在饭桌上不要询问成绩和学习的事,应多谈论一些开心的事。因为书写,我看到了学生思想的百花园在绽放。我也相信,每一次的练笔,让他们的思维不断提升,对课文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美文促欣赏

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积累,更多的是课堂以外的东西。因此,我们如何能给学生更多的素材,带给学生更加广阔的东西,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与学生分享一些美文,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更多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完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后,和学生一起阅读了冰心的《谈生命》。阅读这篇美文的同时,感受它关于生命的感悟,以及作者运用的比喻论证的写法。在边读边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文章的美,收获了些许精神的力量。人这一生如河流,如小树,唯有不断奋进,才能流入大海,长成苍天大树。这也给学生的初三生活一些启示:不断拼搏,挣美好明天。

4.阅读提素养

阅读对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都很有意义。况且,初中学生有明确的阅读书目要求,像九年级的必读书目是《水浒传》。因此,布置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减少作业负担,但不能减的是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每日有课外阅读十页的作业,并且要做一些批注,写一写自己的思考。初三的时间很紧张,阅读的量有所减少,只能是提升阅读的质量,批注的意义在于有所读有所得。

此外,我也会不定期和学生分享一些好书,并将推荐阅读的书放到教室的书架上,供学生阅读。我还会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阅读的书,说说自己的推荐理由。总之,要鼓励学生阅读,激励学生阅读,让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

“双减”政策下,更要注重作业布置的质量。老师要尽力在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读和写始终是学生的重要任务,配乐朗读,促进学生的积累;当堂练笔,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阅读好书,欣赏美文,都是在拓宽学生的精神世界。愿学生在读和写中学习语文,感受文学,品味经典。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