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周末的时候看了部电影《大学》,主要是以清华大学为背景,通过跟踪拍摄,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4个不同个体的故事,其实也是不同群体的典型代表,在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在他们的前行过程中,似乎跟我们自己的命运相关,牵动着我的神经,也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观看的过程让我也回忆起我的大学时代。

入学

刚高考完,严韫洲等待成绩,填报志愿,清华志在必得却又有一些担忧。感触很深的是那个已经入围清华分数线的姑娘却泪流满面,这本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呀。她的妈妈担心的是否能读经管学院,她也在自责“是我不够好”。那一刻,我深深地觉得越是厉害的人都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的标准不是是否入围,而是是否可以更好。

看到严韫洲拆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看到清华园的3D模型展开的时候,时光倒回了我高考完那年的暑假,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去陕南的舅舅家过暑假,虽然大学录取通知书收到的那一刻我没有在,但我能感受到家人的开心,我的爷爷高兴了很久很久,在我开学的时候给了我大大的开学礼,那可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对我寄予厚望。

严韫洲入学后白T上“遇见你的那一刻,阳光正好”,感受到了来自清华的温柔。还记得我刚入学军训的时候,在三十八九度的操场,在新的环境中我不太主动跟新同学聊天,班主任提醒别的同学多跟我聊天,这是来自我的母校的温柔。入校后严韫洲的学业也是繁重的,看到了他们为了期末考试班级组织集体复习,讨论,交流,这样的氛围才是真正的求学态度。我入学第一学期后一度迷茫和放飞自我,第一次考试就沦落到中游水平,深深地记得我老爹失望的眼神,后来跟着室友们一起自习奋起直追,才有了奋斗的样子,慢慢找回来原本的自己。

大学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所有参与的活动和讲座都是散漫和随意的,只为一次次期末考试的努力其实也只是混日子,如果大学还可以再来一次,我会为自己的目标做好知识储备,趁早进行深入阅读充实自己的认知,其余时间交友、旅行、体验更多的可能性,好好谈一场恋爱。

毕业

水利专业的宋云天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在就业时面临留校任教还是回家乡基层实现“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一辈子当村支书的奶奶深知基层工作的复杂和不易,老师也分析了毕业直接去基层会很难,先在清华有了经验更成熟一些再去基层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经历过理想和现实的挣扎,在最后的艰难抉择中,在家人不干涉和女朋友支持的包容中,他最后选择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基层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可能就是清华的文化,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使命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

择业

蔡峥从事的是天文学方面的工作,当他面临继续在美国深造做到顶级还是回国的时候,最终选择了回到清华,肩负起国内6.5米巨型望远镜的搭建,怀揣着在天文学方面让中国也有一席之地的梦想。从国际交流,项目论证,专家座谈,校长亲见,他深知不易却坚定无比,这是一股热爱的力量,也是使命的召唤。看到有梦想、有理想的人让人很羡慕。

荣休

钱易院士,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的科研和治理工作,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觉得当老师是一份非常光荣的职业,兄弟姐妹4人全部当了老师,连配偶们也基本上都是老师。从院士到荣休院士,她并未停止她的科研和讲课,86岁的她依然站在讲台上,全程站着讲课。不仅仅是她,她们的整个群体都是永不停止的探索,90多岁,100多岁的清华院士们,他们哪怕听不见,用文字来交流也从未停止思考,她在他们面前如此谦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热情和精神让奋斗一生的院士们如此热爱自己的工作。

这是清华的故事,也照见了我的大学。大学的时光已经后退到旧时光里,那些美好留在记忆中,留下的遗憾我们在社会大学中去实现也不晚。我们可能会在社会大学中不断地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一次次选择,在选择前成为一个奋斗者,在选择的时候做一个随心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