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的文字转载得到app吴军的《硅谷来信》第3季的第192封信
2021年,有一个词在国内火起来了,这个词就是内卷。几个月前我和一群在美国的朋友聊天,就谈到内卷这个词。这个词在英文中原本叫做involution,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康德提出这个词的时候,是把它和evolution也就是演化这个词对举,讲一种向内的演化。
后来有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把这个词运用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再后来一位在美国的华人社会学家在一本研究中国农村的学术著作中使用了“内卷”这个词,这个词就逐渐在国内的学术界和舆论中流行起来。只不过大众舆论所讲的“内卷”,其实已经和英involution这个词的意思发生了偏离。
所以,我在和美国的朋友聊到这个词的时候,他们想不起来这个词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就和他们举了几个例子。这些例子是我从一篇介绍内卷的文章中看到的,据说是华为内部论坛的一篇文章。
有哪些“内卷”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毫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比如说有的公司开会的时候,桌面上的茶杯摆得无比整齐,非常精确,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然而我们都知道开会重要的是参会的人和会议讨论的内容,茶杯摆得再好对会议也没有实质意义。
第二个例子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一件不复杂的事情,本来做个决定非常简单,但是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要刷存在感,结果把过程搞得很复杂。第一步先要出调研报告,然后邀请专家讨论评审,再将评审结果逐级上报,最后由领导拍板决定。
类似的现象还有一些人为创造出的严重偏离目标的工作,比如搞风险投资,原本可以使用市场机制有效进行,有的地方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什么创业节、创新大赛,其实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产生创造力,钱花在这些复杂繁琐的事情上,反而有悖于投资创新的初衷。
第三个例子是低水平的重复,比如说硅谷出了一家新技术公司,很快国内就冒出一大群模仿者,这样的事情在视频网站、团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上都发生过。由于竞争对手太多,于是各家企业精力都耗在了相互争斗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却没有诞生创新的内容或技术。
第四个例子是封闭体系内越来越剧烈的内部竞争。最典型的就是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学生为了多考一点分数,被迫在教学大纲内下苦功夫,比谁做的题多,比谁做的题难。然而那么多时间花出去,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增加,大量的重复练习还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个例子是在同一个研究课题上无休止地做研究。在学术界,有一种现象是,一个热门的课题会在短时间内涌进来一大群人做研究,一些人为了出论文、出专著,来回来去反复发表没人看的文章。许多人研究的内容其实是重复的,彼此间论文抄来抄去。有的人为了吸引注意,只能不断地刻意标新立异,用牵强附会的证据去支撑那些看似新颖、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的结论。这种现象无论是在理工科,还是在人文社科领域都普遍存在。
发达国家有“内卷”吗?
我讲完这些特点和例证,原以为那些美国朋友会觉得好笑,谁知他们笑了,却不是嘲笑,而是自嘲。他们讲,你要是把这些内容用英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上大家都会说这明明就是美国啊。
一位父母来自日本的朋友讲,你说的“毫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在日本也有很多。比如尼桑的GTR超级跑车就是这么造出来的。它为了保证车身外面的漆绝对平整,要让汽车在生产线上通过一个很长的,两边有无数日光灯管的通道。这样只要漆喷得有一点不平,那个地方反射出来的日光灯管就会变得扭曲。但其实那些完美的跑车上路两个月,溅起来的小沙粒就会把车的表面磕出一些微小的凹坑,甚至磕掉一点漆,也就是说,那个完美的外观在真实的世界里根本维持不了太多时间,但厂家还是这么做。
另一位在座的美国人讲,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美国也有很多。比如在美国,有些事情原本是行政部门的工作,执行就行了。然而,有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拒绝执行,然后让法庭一级级对行政命令进行裁决,而下一级的法官和上一级的法官的裁决又未必一致,结果很多小事情甚至会一级级上诉到最高法院。等最后的裁决下来,原来那件事早就不用做了。这就是美国版的简单问题复杂化。
再比如,封闭体系内越来越剧烈的竞争在美国也比比皆是。比如美国的政府部门中、大企业中、NGO中,各种职位的数量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增加,人与人只能通过内部竞争谋求生路。即便是那些发展不错的跨国企业,虽然看似在不断地招聘,实际上也是一职难求。近几年来申请谷歌工作的成功率才2%左右,只有申请哈佛大学成功率的一半。至于在教育上的竞争,虽然不是像中国那样看高考的那个分数,但激烈程度一点不差,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卷”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