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七十一

宿晋昌亭闻惊禽

李商隐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注解】

1. 晋昌亭:长安大雁塔一带晋昌坊附近的驿亭。

2. 鳏鳏:忧愁难寐目不闭貌。《释名·释亲属》:“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金元好《洛阳卫良臣以星图见贶漫赋》之一:“鳏鳏鱼目漫漫夜,盼到明星老却人。”

3. 夜景:指月光。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唐韦应物《晚登郡阁》诗:“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4. 曲渚:即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此地距晋昌坊很近。

5. 南塘:指位于晋昌坊中慈恩寺前的南池。

6. 胡马: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7. 榆塞:榆塞:又称榆林塞。此指边塞。

8. 楚猿:楚山之猿。因其啼声悲哀,常用以渲染悲情。唐张九龄《初发道中寄远》诗:“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9. 橘村:橘村:又名橘洲,在今长沙湘江中。自古以产橘闻名。也可作村庄通称。

10. 挂木:这里挂木,指被树绊住。引申为遇到危难。

11.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简译:

大中五年(851)七月,李商隐决定接受柳仲郢辟征,远赴东川柳幕,该诗当作于深秋初冬之际赴梓州幕前。


月光洒下,羁旅的愁绪袭来,难以入寐;从敞开的高窗中,望见有受惊的鸟儿飞过。

它应该是在夜幕降临时飞到曲江池,又飞过南塘去那片深深树林里歇息吧。

然后它将飞过胡马的嘶声,和榆林塞笛声交鸣的边塞,以及那山猿的哀鸣声,夹杂着橘村思妇捣衣砧声的楚地。

失群之马和挂木之猿何其多也,他们和我一样,与亲人们远隔天涯,忍受着羁旅愁怀和生离死别呀。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借惊禽而抒发己之羁旅愁怀,暗表忧国忧民之心也。

首联写直接扣题,写自己宿于晋昌亭,因羁愁而不能寐,隔窗而见惊禽也。引出“惊禽”以自比。

颔联承接上联的“惊禽”而写,写惊禽天黑时飞到曲江池,又要飞到南塘的深树林去歇息。此以惊禽飞行路线,喻自己之形迹。言自己离开皇宫,过曲江池,而宿于晋昌亭。以“烟方合”和“树更深”双关自己前途未卜。

颈联承接上联,继续写“惊禽”之飞行路线,飞过边塞飞过楚地。此亦以惊禽飞行路线,喻自己之形迹也。言通过边塞,越过楚地,来到梓州。以途中所闻:胡马嘶鸣、塞笛悲凉,楚猿哀啼、村砧愁肠,表达了由于边塞战乱,造成的众多征人怨妇生离死别的境况。

尾联触景生情,发出感叹:不知道有多少失群之马和挂木之猿,像我一样和亲人们远隔天涯,忍受着羁旅愁怀和生离死别呀。“失群”和“挂木”分别与上联的“马”和“猿”相互为文,合为“失群马”和“挂木猿”。

整首诗使用了比喻、双关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婉转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羁旅愁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