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

昨天晚上窝在床上看书看了一会儿,说了先生也正准备休息,我还不困,想再看会儿书,怎奈我太了解自己是偏听觉型的人,看书的效果类似————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所以,就央求他来念,我来听。

很多年前的,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们讲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学习方法时,把我的切身经历的笑话做一个分享。

我在郑大的咨询室对面的桌子是博士的,博士整天忙很少见人影,有天,在她的桌子上有本包了书皮的书,我随手翻看,是一本家庭治疗的书,写的很不错,我看着书联想着做过的咨询案例,挺有感觉的,走的时间还不忘在博士桌子上留了个字条:书我带回家看看。

书里有几个地方写了字,做有记录,我看看那些字,有些得意的极度平衡地笑了:博士的字也和我的一样,都很有个性啊!等到再往后翻看,有记录长长的案例分析,我立马不能淡定了很久————这个案例是我做的!!这些字难道是我写的?这书我难道看过吗???

直到我翻到被博士包在书皮里的扉页,看见上面赫然写着——王东奇,2005年购于北京。

记得在微信上看过一篇文章,作为同样路痴的我,笑的不得了,那篇文章的名字是《作为路痴,我就是一个行走的笑话啊》,文章里面的那些被人误解为段子的事,真真切切的几乎整天在我生命里上演,同样偏听觉型的我,在看书学习这方面,笑话也是同样的段子级别的。

作为前奏,好像写的多了点,重点开始了。

当我听的时候,刚开始没感觉,慢慢的,就联想到另外一个场景,小时候大概四五岁,冬天的晚上,煤油灯下,老爸读书给我们听,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就是在那个时候听的,那时的我,最喜欢窝在被窝里听,因为经常听着听着就睡了,感觉很美好的,也不在乎听的内容,就是喜欢听读书的感觉。

就这样忽然的对正在念书的先生说了句,在咨询室里常用的很套路的话:如果时间可以穿越的话,往前走四五十年的同样的这个晚上,同样年龄的您,如果在读一本书的话,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旁边可能还有谁?

估计先生这些年对我的这些套路已经了如指掌了吧,只是他不知道我想到了什么,装做沉思状,说好像没感觉啊。

明明知道是闹着玩儿,我还是感觉有些失落,扭过身,无聊的拿起手机,不甘心的找到我老师的微信,问了类似“您这会儿如果想读书的话,会想起来看什么书”,想套路一把,结果答案是易经吧,本是看似玩笑的一问一答,失落感觉又加重了。

先生看着难掩饰低落情绪的我,问我怎么了,我不说话,等了一会儿,把刚才发生的一路看过来,忽然开心笑了,说,你怎么不说你在读西游记,或者三国,而且在煤油灯下?……

笑着笑着,有泪滑落……

昨夜此时,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