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型中的"内驱力":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发展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提出的概念,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和深藏的"冰山以下"这两个部分。

冰山上的部分:知识与技能

冰山下的部分:自我概念、特质、动机

冰山模型是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模型,在职业规划咨询中我们强调自我认知,在自我认知中我们主要看中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与冰山模型有重要关系,分别是:导向(价值观)、动力(兴趣、动机)、能力(性格、能力),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方案。

那我们如何去看待冰山模型的这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有什么区别和影响?

从上述的三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更看中的是冰山以下的部分甚于冰山以上。

冰山模型

知识与技能浮于冰山表面,有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决定你会做、能做、可以做某一项工作,但这是短期。如会做图和修图的人,她可以胜任一个美工的岗位,知识和技能都同样适合,但干着干着就厌倦或者不满足了。原因有很多,或许是觉得自己突然不喜欢了,或许是觉得对自己没有上升空间,或许是工资不如意,或许觉得自己的岗位的价值并不大可有可无.......

这些原因同样是很多在面临跳槽或转型职场人心中的想法和面临的困境,影响着职业的发展,在这些原因的背后,是"冰山以下的部分"在作怪。

我们分别来看看冰山以下的部分: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就如同上述中一个原因觉得自己的岗位价值可有可无,从一定程度上是否定了自己,对自我印象的消极态度。职业的发展时常伴随着职位和职能的转换,在每一个职位转换时,如果我们对自我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岗位,对自我胜任力不自信,发展的岗位难以契合价值观,缺乏职业基本道德和素养。显然无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再如何出众,也抵挡不住内心的怀疑以及企业的的质疑,你是否胜任这个岗位?

特质(性格):指的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我们听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演讲说过的成功秘诀,他们从不会说成功是因为你必须要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而是分享时间长期下的"特质"。

雷军一直强调他的互联网思维是:专注、极致、快、口碑。"专注、极致、口碑"是工匠精神中的产品思维,而"快"用雷军的另一句话解释"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快在顺势而为。也正是因为雷军的思维模式让小米获得了跳跃式发展并稳步前行。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甚至企业的未来长期发展,做什么样的决策?有怎么样的想法?都是特质的体现。

动机: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对个人而言,长期能驱动成功的因素是人的欲望,这就是社会动机。成功动机在于更高的挑战;亲和动机在于被尊重和喜爱;影响力动机在于自我对他人的影响。

上述的不喜欢,工资不如意等这些都是我们对于为什么工作的动机体现,当然支撑我们为什么工作的动机还有许多,不一一讲述,每个人对于为什么工作看法都有所不同。

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翁一样即使有满地的六便士但他看见的是月亮,并且愿意一生为了月亮放弃六便士,动机和需求影响着我们对职业的看法以及长期的职业发展。

"冰山下的部分"是长期发展的内在驱力,没有"冰山下的部分"的优秀也很难有"冰山上的部分"的高知识和技能,如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不良好、自我印象不明确、工作动机度不高(仅仅一直想当一个小职员做差不多的事)、个人思维模式死板,那他无法去有思考有想法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当前岗位基本已经可以封顶。

我们很容易的发现"冰山上的部分"是容易了解的且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获得的,而"冰山下的部分"都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但却在无形中长期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一个持续系统长期规划的过程,在长期中显然"冰山下"的"内驱力"发展才是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方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豪庭生涯规划简介:致力于个人、企业的职业规划咨询、培训以及教育,通过传授“自我认知”、“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理论、方法,让人们拥有“自我规划”的能力。为当代社会青年在就业、择业方面的困惑和迷茫打开突破口,实现内驱力下的自我良性职业发展,描绘自己的生涯发展蓝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冰山模型中的"内驱力":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