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学习之(11):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筚(bi),是荆、竹、树枝之类;路,同“辂”,就是大车。筚路,是用荆竹树枝编制成的大车,或者叫做柴车;蓝缕,即“褴褛”。破烂的衣服。

      成语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用于书面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蓝缕也写作“筚路褴褛”。

成语故事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那年春天,楚国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只得向晋国求和。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郑国已经屈服。晋军的中军主将荀林父等部分将领,便主张停止进军。而中军副将先縀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于是发生了争执。

    先縀说:“打败楚军,夺回郑国。”下军副将栾书说:“不行,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要发扬他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有什么理由说他们骄傲了,放松戒备了?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并不是真心向着我们。要是我们打胜了,他固然会讨好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国的话呢?”  

        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示例

1、“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五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甘肃日报》,2009.11.6)

2、 “风云激荡的30年,无数港人满怀憧憬,积极投身于这个传奇梦工厂,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共同参与构建了一座城市的传奇。”(人民网,2010.12.4)

筚路褴褛

1、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2、~,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成语辨析

【近义词】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反义词】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栉 :本义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比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成语意思是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含褒义。出自《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成语故事

        相传在尧的时代,中国有大川三百条,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处都是,一旦发生大水,江河横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后来大禹担起了治河的重任,他亲自拿着治水的工具,和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终于汇聚地面的水而使它归入大江河。因为太劳累,以至腿上无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暴雨中,头发被强风给吹动着,每天顶着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庄子·天下》记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因此,要让后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饰,日夜不停地操劳,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为准则。并且还说:“不这样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张,也就不配称作墨家。”

示例

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典故学习之(11):筚路蓝缕、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