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馨班陪伴日记第71天

桃子  松江  知津学堂

下午准备了点心:玉米馒头,还有雪花酥。

然回来,我们仨一起装扮圣诞树。也许然是第一次,很认真地把每一个挂件穿线,挂在树上。

今天多多留堂,去到教室,已经泪眼婆娑,泪水打湿了作业卷。对多多而言,不管是罚抄也好,回家作业完不成挨骂也好,处罚变成了一种代价,变成代价了之后他只会记得这个痛苦,不会记得为什么会有这个痛苦。就像上周我跟他聊天,他说到只记得被打,但不记得是为什么被打。如果他只记得痛苦,那么任何人都会尽最大的力量来逃避。

我一方面在跟孩子对话,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就像今天一路上多多还在情绪中,一路无语。我也没说话,心里却在翻腾,怎样可以让他自己学会选择面对作业,如何学会承担责任,脑袋里的画面是今天看书中提到乔丹的成长型思维,他每次球场失利后,都会自己加强练习,有一次球场下来,他又私下去练习,他说,“刚才有几个球我感觉不好,我要再多练习一下,找到手感。”想着可以和多多分享乔丹的故事。

然而他今天除了吃点心和吃饭的时间一直有情绪,特别在我强调先完成某样需要上传的作业。尽管我不太接受,因为本来作业是他可以自己选择书写顺序的。

越抗拒越持续,我在等待他情绪释放的时机,然而事情不会如我想象的那样……

今天新来的小伙伴,我还没来得及说明规则,把果盘里的雪花酥一扫而空,不知者不为过,不过在其他孩子心里泛起一阵波澜,我们习惯性开始评判,贴标签。

吃过饭,进教室,首先澄清规则,当计时器计时开始,保持安静。同时记住一个原则:不给别人添麻烦。

19:30,昂完成作业,提出自己去玩,满足他需求。这是他通过做到后争取的。

阳和诺还在冷战中,彼此不愿意,孩子的世界里一句话,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就有如此深的成见吗?是太脆弱,还是太自我呢?想想我们做父母的,不晓得那句话或是那个眼神,让他又会有怎样的误会呢?想起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因为粑粑的一句话,孩子误会记恨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粑粑很苦恼,不晓得和孩子如何相处。

不过今天他两彼此有了进步,今天在一起吃饭了,中间还在一个教室处了一会儿。

关于晚托,不是我让孩子完成功课,是孩子决定在这里完成功课,我要做得是引发孩子决定开心地完成功课。同时我内心清楚一个原则:学习是孩子的事,作业是孩子和老师的约定,我只是在其中看到孩子情绪或是信念,通过提问或是故事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给自己的限制。如果作业这件事,是在不断催促或是逼迫下完成的,这个时候即使完成了,其实完成的不是孩子。

而我更多思考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内心挣扎——

在回顾多多平日里和我聊的细节,我脑袋里跳出“靛蓝小孩”,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个名词。为进一步了解,我在百度搜到了想起胡因梦老师对靛蓝小孩的特点做了归纳:

1.他们生来就有一种尊贵感和自我价值感。不服从绝对的权威,也不接受胁迫。

2.他们在社交上有困难,除非是同类,否则很难与对方融合。他们更乐于和大自然沟通。

3.他们对世俗事物缺乏兴趣,但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高度发展的灵性智能。

我也曾多次有意无意跟父母聊到一些,也许那只是我的猜测,然而我不曾放弃,因为害怕因为我们无知而扼杀了靛蓝孩子的灵性。好不容易淘宝到一本《靛蓝小孩》,希望有些答案帮助到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馨班陪伴日记第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