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传习录(卷中)


【一九一】大知光明圆莹,小知执着意必


「亿、逆、先觉」之说,文蔚谓「诚则旁行曲防,皆良知之用,」甚善甚善!间有搀搭处,则前已言之矣。惟濬之言亦未为不是。在文蔚须有取于惟浚之言而后尽,在惟浚又须有取于文蔚之言而后明;不然,则亦未免各有倚着之病也。舜察迩言而询刍荛,非是以迩言当察、刍荛当询,而后如此,乃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圆莹,更无罣(guà)碍遮隔处,此所以谓之大知;才有执着意必,其知便小矣。讲学中自有去取分辨,然就心地上着实用工夫,却须如此方是。


[译文]

诸如“不臆不信”“不逆诈”“先觉”等论断,你认为“只要内心真诚,即使是羊肠小道、迂曲防御也都是良知的运用”,这种观点很正确!偶尔有掺杂搭配处,前面已经说过了。陈九川(惟濬)的看法也不能算错,在文蔚你这里,需要采惟濬的观点才能够全面详尽,而在惟濬那里来说,又必须采纳你的观点之后才能清楚明白。不然,你们不免会各有偏颇。舜喜欢体察浅近的话,并向樵夫请教,这并非浅近的话应当去思考,而是舜认为当向樵夫请教,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正是舜的良知显现作用,光明圆润透彻,没有任何障碍蒙蔽,这就是所谓的“大知”;如果自己执意孤行,他的“知”就变小了。讲学中自然会有取舍和分辨,然而要在心地上扎实用功,就必须要这样做才行。


 释疑:

不预先揣测别人会骗我,也不凭空猜测别人会不诚实,然而,当对方稍有不诚不信的时候,又能马上自然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良知光明圆莹,具有大智慧之圣贤。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舜到哪里都搞调查研究,对现实具体问题都要仔细地观察,还要向打柴的人请教,不是说对表浅和琐碎的事情应该体察,不是说柴夫的意见有多高明应该询问,而是言当察,刍荛当询,然后才能发现,良知的发现流行,舜的人格光明圆莹,看见舜的人格无挂碍遮隔处,这叫大智。如果你坚持己见,执着于意必固我,那你的智慧便小了。讲学中自有去取分辨,去取分辨不是目的,目的是心地上着实用功夫,道问学是重德性的功夫,在心地上着实用功夫了,你就会像舜一样,在心地上着实用功夫,取长补短。


批注:

①亿逆。参看第一七一条,注一。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逆,是预先揣度。亿,是臆想。先觉,是无心而自然知觉。


②曲防。委曲防御,施本、俞本作“曲行”。


③惟濬之言。惟濬,陈九川,参看第二〇一条,注二。其言已不可考。


④舜察迩言。《中庸》第六章云:“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浅近之言)。”


⑤询刍荛。《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之《板章》,第二五四篇云:“先民有言,询刍荛(采薪之人)。”阳明合二事为一事,取其意耳。


⑥罣。即挂,牵绊、阻碍。


⑦意必。参看第二十九条,注三。


净心斋笔录

2023年9月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