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刀锋》,思想不依附的人最后都活出了自己

以前也是浅读过一次《刀锋》,拉里和波兰人柯斯迪说走就走的那次离职、穿越欧洲的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可以说书里的灵魂都是拉里。

最近又找出来看了一遍,这次三天就看完了。

人生百态,纵然拉里追求人生意义之路,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但这并不是美好的标准,人生路从来就不能复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枷锁,没必要去攀比谁的枷锁好看。

(一) 再痛苦的勇敢,也是勇敢

出身卑微,幼时失去双亲的拉里,有幸被作为医生的叔叔收留,跻身于上流社会,有豪门千金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学习、工作、婚姻都有人安排,他的人生无需挣扎就可以风生水起。

可是,战友的突然牺牲让他对生命有了敬畏感,开始思索一生走一趟究竟意义何在?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

拉里决定放弃美国梦,离开亲友,去欧洲游历。没有人理解他口中的“闲晃”。他尝试去说服伊莎贝尔,可上帝视角的翱翔是说不动实用主义的伊莎贝尔的。

他们在未来规划的分歧中分开了。

拉里肯定也是痛苦的,迷茫而没有陪伴的寻找是没办法不痛苦的。

伊莎贝尔更是痛苦的,因为她太爱拉里了,她的爱还带着母性,母亲一度都担心她想不开,想尽各种办法去试探她的痛苦。

可他们并没有狗血的拖泥带水,也没有因为彼此的改变影响自己的人生路径。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很久的。

拉里一个人去了欧洲,伊莎贝尔嫁给了富商的儿子。

(二)独立的思想比标准答案要精彩得多

艾略特是书中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吧。

艾略特起初是一个名画买办,一直“攀权附贵”、“左右逢源”爬到上流社会,可能生活会有些虚荣浮夸,可以被看成大家常说的上流社会的精明利己主义者。

艾略特也是一个目标明确、努力上进的人,他努力打点人际关系、热情好客、勤于积累财富。即使在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但也没沉迷堕落,一直在攀附更高的权利,直到死去那一刻都没忘记在上流社会的攀比之中。

听起来他确实有些悲哀,但人生各异,没有谁的梦想就更了不起。

也是他这些努力的人力关系打点,让他在美国股市危机前收到风险提示,才免于破产,甚至还大赚了一把。

(三)“弱势群体”里的生命色彩,不只是灰色

在小说中,苏珊和苏菲大抵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标签的“弱势群体”。

苏珊家境贫寒,长相也不算是出众,甚至有些丑。在生活的窘迫中,她选择了一条不太好看的生存之路—靠给有潜力的艺术家们做人体模特、情妇。

她知道审时度势,穿梭于画廊之间,但她并没有屈服只做一个旁观者,也没有自怨自艾自己的出生、长相、浅薄,抑或是男人的三心二意、无情,她坦然接受着自己的无情和别人的无情。

当爱情来了,她欣然接受,奋不顾身,为爱人生下孩子。当被爱人抛弃,还留下一个孩子时,她非常难过,但不哭不闹,接受现实,安顿好孩子就开始新的奋斗。

命运总是会给不轻易低头的人新的机会。

苏珊遇到了她新的人生,依然是做有钱人的情妇,但不甘愿只做一个情妇。

她知道自己已不是二八年华,她总结这些年在情人们那里学到的技巧,收敛与其他男人的牵扯,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思想独立、又懂得替人着想,让她在新欢那里宠爱有加。他喜欢苏珊的不依附,喜欢她对艺术的见解,喜欢她的不做作,想到自己的情妇将成为画家,还不禁燃起自豪感来。

后来,她办画展,和情人结婚,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苏菲的开始,比起苏珊来,就要好许多,但是命运捉弄起来就没完。

苏菲,是拉里青梅竹马的好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可人儿,喜欢作诗,差一点和拉里成为情侣。后来,她遇上了自己心爱的人。故事的开始都很美好,但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爱人和孩子。

遭遇命运沉重打击的她,从此一蹶不振,每日纵欲无度,酒精、毒品、和各色男人厮混。

她既清醒又糊涂。在一场伊莎贝尔的夜店猎奇中,苏菲的不堪被一众儿时伙伴看在眼里,众人鄙夷、远离,只有拉里看到了她的脆弱和痛心。

拉里要拯救这个儿时的伙伴,可有些人不是叫不醒,是不愿意醒来。

苏菲还是逃离了拉里的拯救计划,或许她只想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哪怕失去尊严、性命。

在某一天,毛姆收到了警方的通知信,让他去指认那个在海边漂浮的衣衫不整的女人是否为苏珊。

毛姆在小说最后说,这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我深以为然,拉里在东西文明的游历中,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的答案,但找到了活着的意义。艾略特用尽全力挤进了上流社会,得到了上流社会的尊重,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是谁哪种生活不艰辛呢?伊莎贝尔爱拉里,但她更爱自己,所以她成全了自己。苏珊,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苏菲如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拉里的寻找答案之旅并没有给毛姆答案,反而是毛姆自己的人生之旅给了他想要的答案。

人生百态,生活各异,接受自己,成为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刀锋》,思想不依附的人最后都活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