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那些先进的老人在哪儿呢?孔子悲凉了:在陈国、蔡国跟随我的人,今天都不在我门下了!

不在孔子门下了,去哪儿了?

有的死了。颜回死了,子路也死了。孔子悲啊!

孔子在陈、蔡最落难的时候,差点饿死!当时楚昭王想聘孔子,委以国政,孔子前往应聘,走到陈、蔡之间,陈、蔡两国,都是在楚国边上,经常被楚国欺负的小国。两国大夫商量说,如果孔子到楚国执政,那楚国更强了,不利于我们,不如阻绝了他。就发兵围困孔子,不让他通过。孔子被围,到了绝粮的窘境。派子贡出使楚国报信,楚昭王派兵迎接,才解了围。

陈、蔡落难之时,哪些弟子跟着呢?大概有颜回、子路、子贡、子张、宰予等等。颜回、子路、宰予都死了。子贡、子张也没有在老师跟前侍候。所以孔子哀伤说老人们都不在了。

论语解读️

大家早上好啊!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一直没有间断过的论语每天解读,因为我家里出了事情,从12月4号起到昨天有11天,没有能够正常按进度进行在这里,给大家表示一下抱歉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此期间,关于圈子的打卡内容,我也都找好了素材发了出来,并且在两天之后,我还把以前学的《论语》中的精华部分又重新发了一遍,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温习一下,这叫温故而知新。

学东西不是说我学完就算了,而是要时常的去温习,去对照,看看我还记得不记得,我做了没有,我做了做到什么程度,心里有个数。

我想这样学习会更加的好,这十来天大家也休息调整了一下,我的家事也已经处理完了。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正常在进行《论语》下半部的解读,希望大家都能够跟着我一起,按照节奏前行。

我来解读并不是说我读的有多好,也不是说怎么样,而真正的目的就是学习国学,学习论语这种经典圣贤文化,我们要保持有节奏的,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来,一点一点的去渗透。

通过我们反复的咀嚼,把经典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深处,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战友们的一路跟随,正是由于有你们和我一起共同来成长和进步,所以才让我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情。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我能够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情,也让大家有着一份“确定性”,就像我们正在学的梁宁的《产品思维》一样,首先要有确定性。

另外就是要效率。最短的时间内把它整理出来,最后很好的呈现,还能够适应,这是昨天学到的内容。

好了,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我们要来正式进入论语的解读。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的内容。在论语的下半部,第11篇先进篇里面第一章。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里面我和大家说过,它有好几种解读。其中华杉的解读,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整个《先进篇》里面都是在评述自己的弟子。

在这里面“先进”指的是早期跟着他学习的,和后期跟着他学习的弟子之间的区别,以及如果让他选择,他是如何去来做选择的。

那早期跟他学习的什么人呢?都是野人,乡野之人,朴实之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人!因为各种机缘跟着老师。为什么呀?因为那个时候孔子还年轻,还没有多少声望,更没有国师,国老的这种地位。跑去跟他学习的都是一心向学、死心塌地的,真正是被老师的文采、风流所吸引的,被他的人格所征服的。

其中有的就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的时间,依然痴心不改的!大家想一想,有这样的弟子,孔子作为老师也是够可以骄傲和自豪的了,而这些弟子们有了那么好的老师,宁愿舍生忘死的跟着他,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说,这老师和学生,它是互相映照的关系,有师,有徒,名师出高徒。高徒才能够显出名师来,他们有如此的深情和厚意,师生之谊这是经历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的!

等孔子周游列国回来,他就把全身心的都扑在教育事业上去了,这个时候他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名望和地位,跟着他学习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好多诸侯士大夫都像孔子来学习,这些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君子。这个时候孔子就在某种情境之下,说这番感慨,就是如果要是我用人的话,我还是首先选择最早一批跟着我一起经历患难的人。

这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如果说你是创业者,早期跟你一起打江山的人是忠心耿耿的,历经百战不死,从无怨无悔的跟着你,你要多照一下。不能像朱元璋似的,把他们都杀掉。

当然啦,在孔子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这些人是跟着师傅练出来的,所以互相更加的知根知底,做起事来更加能够默契!

好啦,今天的铺垫时间有点长。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这其实是接着上一句来说的,说那些先进的老人在哪儿呢?孔子就有点悲凉,在陈国、蔡国跟随我的人,今天基本上都不在我名下了,就不在眼前了。

不在孔子门下了,又去哪里了呢?其实就是有各种情况,有的死了,比如说颜回死了,子路也死了,孔子是非常非常悲伤的。

这一章由于内容比较短,又牵扯到的是周游列国,因为从我于陈、蔡者嘛,这是周游列国的时候。

所以现在感叹不在了。当时是什么人跟着他在陈、蔡之间受难呢?也就是谁跟着他周游列国的呢?最后这些人又都怎么样了呢?我用我知道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跟随的人还是不少的。主要是谁呢?第一就是大弟子颜回,第二个就是子路,第三个是子贡,还有曾点,就是曾参他老爸。还有驾车的樊迟,就是樊登他始祖吧,再加上冉有,有还子高。还有其他弟子,相对来讲不是特别出名了。

颜回大家都知道,他是孔子的首席大弟子,是可以传他衣钵的人,可惜早早的就去世了。关于他的活了有多久,有截然不同的几种说法,那么最争议最大的就是他活了31岁,还是活了41岁?后来我又查了一下各种史料,现在更加倾向于是颜回活了是41岁。

因为颜回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回来的,它比孔子死了早两年左右,因为孔子的儿子孔鲤比他早死一点。而孔鲤是周游列国回来以后死的,所以这样会更加可信。

后来我看《孔子传》的时候写的,也是颜回后来死的,而不是31岁就死了,那个时候要死了那就太悲惨了。

子路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以前也讲过。子路是在卫国做官,结果为了保护孔悝,最后被乱刀砍死,砍成了肉酱。

那次内乱是蒯悝和他的儿子辄,为国君之间的位置来争抢造成的内乱。

本来子路是可以不管的,因为他们本身没有发生太大的危险,但是他这个人太仗义了,他说我既然拿了俸禄,我就该为他出力。最后去面对着敌人,又过于讲究,说君子即便是死了,帽子也不能掉,也要保持形象,在他正帽子的过程中被乱刀杀死,是非常可歌可泣的人物。

这两个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接下来我们还会讲孔子对他们具有深情厚谊。

这两个人特别推崇孔子,为孔子帮了大忙,一个是文章,就是文学辅助,颜回在德行上更高。子路呢,他本身还兼具武力,算是孔子的保镖。

这两个人的死亡就让孔子就特别的伤心,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弟子们死在自己前面。我们讲究有些顺序,先出生的人先死,后出生的人后死,老一辈的先归天,后一辈慢慢成长,一辈一辈往下传,而不是希望说自己老年丧子,这是人生的大悲,而子路和颜回来讲,孔子把他们当自己亲生儿子对待,他们死了,他比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悲伤。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谈一谈,这里面讲的陈、蔡之间,就是孔子在陈、蔡最落难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呢?我可以和大家简单的聊一聊,因为篇幅,可能会说的不是那么特别详细。

就是当时那个年代,除了西边的秦国比较强大,还有南方来讲,就是楚国比较强大。楚国那个时候还算是新崛起的国家,当时的国君是楚昭王。楚昭王这一块儿还有个故事。

就是他的爹,当时的时候到秦国去求聘,就求人家国君的女儿来嫁给自己的儿子,这是当时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的事情。通过联姻以缔结良缘,加深友谊,所以说过去的婚姻很多都是政治的产物。

哪知道呢,他到了以后他发现这个女的太漂亮了,于是改变了注意,据为己有了,不给儿子了,自己娶了当老婆了。

当然儿子不愿意了,当时也发生了一点内乱,但是也没有能够阻止他。

结果就和这个本来应该是儿媳妇的秦国公主,生了楚昭王。而这个楚昭王还真的是不简单,相当的有雄才大略,也非常的崇贤任能,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名气已经相当的大了。楚昭王知道以后,就特别的向往,渴望把孔子这位当世大贤请到国家,以便好好的辅佐他,成就霸业。

孔子知道有人要用自己,而且南方楚国足够大,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施展才华也是特别高兴的,他就带着弟子们就往楚国去。

往楚国去,要经过哪国呢?一个是陈国,一个是蔡国。陈国和蔡国都在楚国的边上,他们多少年来一直是受到楚国的欺负,大家都知道的弱肉强食,在那个年代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国之间生存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时不时的就会被撸草打兔子,殃及一下。

楚昭王知道孔子厉害啊,陈、蔡两个国家也知道孔子厉害,如果孔子要是到了楚昭王那里去帮助,楚昭王强大了,他国家的文治武功,力量雄厚,那陈国和蔡国在他的心目中是更没有好日子过了,很可能被灭国。

所以,他们就把孔子弟子及其弟子们给围起来了,围而不攻。当时那会儿他们师徒也没有多少粮草,那被围困起来以后没有粮食,说白了眼看着就要被活活饿死了。

那在那种境遇之下,他们经受了非常严重的考验。好在当时是子贡出去请楚昭王把他们解救出来,可说他们师徒是真正经过生死艰险而在一起的,友谊就尤其值得珍贵。

就像我们现在说战友,一起上过战场的人,能活下来的,就特别的感觉到感情不一样,是一样的道理,患难见真情啊!

好了,我说的有点多哈。就是子路和颜回死了。那其他的人,比如说子贡当时也不在身边,冉有在鲁国做大官,他是做季氏总管,也不在身边。

看着自己身边的人死的死,不在身边的不在身边,孔子老年了,眼看着就要大限到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才有了这一番感叹。

说实话人到了老年其实更加看重感情,他回顾一生走过的路,捋一捋,谁怎么样,我们关系如何,他会像过电影一样,把它过一遍啊,值得珍惜的人他会更加的珍惜,已经逝去了他就会特别的悲伤,特别的重感情。

这里面还说宰予,就是宰我,也已经死了,说实话孔子是比较悲伤的。

时间也到了,我们就不再说太多了,以后我们再讲。

总而言之,这一章是孔子的一个感慨,说的是回忆起自己,在困难的时候,有那么多弟子跟随着他一起熬过了那段岁月,但现在好多人都已经死了,或者说不在跟前了,有一种落寞之感。

明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一章说的是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代表人物,那明天的内容会更加的丰富多彩,对于不大很讲到的人物,我可能会多着一些墨。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聆听,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些孔门高足们!我们明天见,感谢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