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存下来就很不错了

生活必然是苦的,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斯科特·派克

在《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作者说众生皆苦,每个人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这种或那种的挫折和困难。而且没有一个人可以免于经历。生活处处都会面临困难,不可能一劳永逸。

作为自己这个个体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外界,我们能够做的是把握好我们自己的那颗心。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我们仍然要传道受业解惑,让可避免的事情少发生。

昨天一个妈妈和我沟通,很严肃地讲,这个孩子能够活着长大已经很不错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头一蒙。脑袋一听到这句话就产生了一个自动化反应。作为一个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原来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丢失了一整天。在大晚上的时候,才在小区的花坛边找到。当年在贩卖东西的市场中,人流量很大,所以孩子没有丢掉,能够找回来就很好了。确实如此,孩子失而复得,这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通过孩子的记忆这件事情有着记忆的前因后果。原来小时候玩电脑和妈妈吵架,妈妈对她说:不要待在家里了,滚出去!还配着愤怒的手指的动作。结果孩子真的就出去了。还带着一元钱。

然后自己独自在外游荡,一直到天黑,凭借记忆回家。这个过程天气是炎热的,走路是越来越笨重的,天黑下雨,把自己淋湿了,自己只和潮湿的叶子玩耍,还有不会丢弃自己的毛绒狗……

比困难,比悲惨都会有个更字。听到这个故事,夹杂很多凄凉的成分,但背后都是孩子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一个人缺什么,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去得到什么。孩子缺乏安全感,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去索取,用故事,用言语,用行为去得到关注。

同样,在课堂中,有这样几个孩子,他们成绩可能不好,但是很喜欢在课堂中恶作剧,搞小动作。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批评他们,他们被关注的这种需求就会被满足,越是批评,越会助长他们这种所谓调皮的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强化。因为批评也是对于个体的关注。

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如果只是在行为层面,一个问题解决了,后面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通过行为层面去看看每个生命和背后的心理渴望是什么?

终生皆苦,是相对的苦,是每个个体认为是“苦”,才有机会是“苦”的。当我们察觉到我们的内在有这份渴望和需求和时候,给自己关心自己内在的时间,爱自己!如果我们看到对方有这份内在的需求的时候,如果我们真的是爱这个人,那就从这份渴望出发,去理解接纳她。让我们从爱出发,提升我们爱的等级。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生存下来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