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秋千架下的光阴

  林荫深处,天地之间,藤条和树枝牵绊着,架起一道秋千,坐在上面看着远远近近的风景,即便摇晃会使人晕眩,但心底是享受这种晕眩的,鸟儿飞起来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古今艺术图》上说:“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这大约是关于秋千最早的记载。

    据传,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当荡秋千这种游戏从宫中传出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旋即效仿,引领了娱乐潮流,随后成为民间节日保留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更是以秋千为载体抒发春愁:“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可见荡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盛。

  清明或寒食节农闲时间,乡村的人们便用家里寻常的农具,撑起高高的秋千架,村庄如同集会,周边的人闻讯赶来,在宽阔空荡的场地,秋千架上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的荡,撑起的梦想,架下人声鼎沸的喧腾,夹杂着食材香气顺着风渗到每家每户,对于交通不便生活艰辛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这时整日铁青着脸教育女子三从四德的族长会容许女子走出家门,深闺里呆久了,无缘与生人会面,走出来怯怯地一眼或许会收获一份爱情。

  大户人家是不屑于让家眷在这里抛头露面,他们家的后花园,绿树掩映的紫藤花架间,有自家长年不拆的秋千。残阳已了,暮色渐次落临,墙外的书生终于回过神来,呆呆地往回走,没几步,却又回过头来,再看一回那小小的秋千,那秋千上若隐若现的小姐恍若仙女。墙内的小姐看着书卷气的书生渐行渐远,心底泛起了一圈圈涟漪。穷书生的爱情起源于墙外远处的惊鸿一瞥,大小姐的爱情只因从秋千架上多看了一眼。

  可以想象,世间所有美好,人们都希望与所爱之人分享。无论是秋千架上的比翼双飞,或者独自在秋千摇曳中的思念,那种时光划过生命的痕迹,使秋千从初始的谋食工具变为诗情画意的风景,融化在一代代人的生活中。

  千年时光悠悠而过,许多曾经更改了一代人生活方式的东西,渐渐湮没在历史的某个角落。突然有一天,我们在岁月静好里念旧,从诗词民谣里还原沉淀后的历史文化,无意翻到秋千这一页,还好,那些深藏在民间的秋千制作传承者还在。

    穿行在南社的秋千谷,每个年代,每个民族的秋千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村里上了年纪的手艺人,讲述着秋千在这里的兴亡盛衰,畅想着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时光,他们看淡浮华宠辱的沧桑语调,让时下的喧嚣瞬间静寂。

  各式各样的秋千里,我依然喜欢那种用绳子和木头扎起来最古老原始的秋千,当绳穿过木板打成死结,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坚实时,绳与木板相互磨合、相互支撑,让我想起世间的爱情何尝不是这样,从不经意开始,在磨合的阵痛里相互适应,相互依偎得以长久。

    对面那个创造了世界之最的扛旗秋千上,两个人在那里欢快的荡着,这起起伏伏间,远近的风景都在眼底,风吹过,像鸟飞过一样,这种美令人目眩,心随目光所及一起飞远。

  人生亦然,有顺境也有逆境,只要动,顺境就不会永恒,逆境不会久远,就像秋千想要荡高,总要经过最低点。如果你想看到高处的胜景,就必须忍受低谷,并在那一刻积蓄力量竭力向上冲。

作者李高艳,陕西省合阳县人,喜欢文字,喜欢旅行,希望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录生命存在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