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应该如何过完这一生?读完之后醍醐灌顶

众所周知,每一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就算是有来生,你也不会再是原来的你了。

就好比一棵树被连根拔起之后,虽然在原来的地方会再重新生出一棵树,但此树绝非彼树了,也就是说,无论两棵树如何相像,新生出来的树也不可能是以前的那棵树了。

人的一生亦是如此,即无论“轮回”多少次,你也不可能再是原来的你了。

因此,每一个的生命都仅有一次,但是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度过呢?

关于人如何过完这一生,稻盛和夫的答案,让人读完之后醍醐灌顶,他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一书中如此讲到,即:

“这其实是一个极为单纯的问题。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在稻盛和夫看来,我们人生的一切境遇,其实皆是由内心的召唤而来,无一例外,而这其实正是稻盛和夫对于人生的透彻看法,也是他如何面对一切人生际遇的宗旨。

甚至可以说,稻盛和夫一路走来,所获得的一切殊荣,皆是源自于一直坚持的这一宗旨。

当然,在稻盛和夫的哲学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明代圣人王阳明的影子,因为王阳明也曾经讲过“心即理”以及“心不唤物,物不至”,而稻盛和夫所坚持的宗旨与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宗旨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王阳明所提出的“吾性自足,心外无物”的思想,确实在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作为日本“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人物之一,进一步的说,稻盛和夫所坚持的宗旨,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即: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稻盛和夫与中国明代的王阳明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认知,确实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换句话说,正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深刻影响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思想,当然,尽管这种思想源于中国,但却在日本发扬发大,并融入到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最终造就中日两国各自发展向不同的道路。

正是有鉴于此,梁启超才感叹地说道“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或许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的日本,人们在面对变幻不定的环境时,才能够如此洒脱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稻盛和夫三部曲《心法》《活法》《干法》《王阳明全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你可能感兴趣的:(稻盛和夫:人应该如何过完这一生?读完之后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