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第三周第四天

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谷䴬(y|指碎麦壳或稻壳),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䴬,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治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反更高下,壁都坼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每种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无有高低贵贱、无可替代,只有分工不同、作用不同。正如,《经野内幕》载:

西邻之家有五子,一个质朴,一个聪明,一个瞎子,一个驼背,一个跛足。邻人之父因人制宜,扬长避短,质朴者务家,聪明者经商,瞎子占卜,驼背搓绳,跛足纺织。结果人尽其长,一家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智者,就是要扬长,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其各得其所,便相安无事还能互相帮助。愚者,用其短,只能一地鸡毛。人和物不变,变的只是管理使用方法,效果就天差地别。

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喽(sha,形容成群的水鸟、鱼等吃食的声音,此处指被蚊虻之类叮咬)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老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故事喻示世上之事有其规律,无捷径可循。

故事中的医师可谓坦诚,没有充大个,坦然地摘下帽子让来者看他的秃头。医师也算智者,秃头,只需戴一顶帽子就可解决蚊虻叮咬之苦,何必非得要华发重生。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若干,不可偏执。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要将向往变成执念,就会徒增烦恼。

毗舍阇(she)鬼(即吸食人精气的鬼,为饿鬼中之胜者,又称癫狂鬼)喻

昔有二毗舍阍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争吵),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平。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净瞋恚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著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罣(gua)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
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聪明的人,将二鬼戏弄了。

一箧、一杖、一屐,喻示的意义,不太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喻经》第三周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