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July 24, 2010)

2010年7月10日,紧张而充实的一天。此去三藩,一半为看画展,一半则是为了会人。画展是来自巴黎奥赛的印象派 Birth of Impressionism;人是居于三藩的小柯。慕名已久,更何况原本就有计划一见。单单是印象派画展,还不至于让我有如此大的动力。

1。小柯。画展。印象
2。印象派。印象
3。三藩。印象

[1。小柯。画展。印象]

可以说,小柯是我一开始上BBS就遇到的。当时在Memory发了一篇短小的"随感",小柯跟贴,语气里满是谦逊。而后我写我的"伪同志"生涯的时候,她很害羞地发了一篇跟在主题后面,不肯单独起新贴。而后就是星星退位,她发了一篇关于穿裙子的文章送给版主星星。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小柯是谁,而她那时候也几乎不在Memory发贴了。印象中小柯的散文都是关于各种生活的细节,温馨细腻,很小女孩的感觉——这或许是她的散文风格吧.

再次遇见,就是 在文海了。才知道小柯的文笔竟然如此犀利,快而有力,同时又有点理想主义的味道,这或许是她的影评风格?

而到现在,提起小柯,我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词就是:魔幻现实。就像她喜爱怪异的和亮闪闪的东西。在看展览的时候,小柯还给我描述了在她心中想象的一幅很魔幻现实的画面。

她同时也热爱着生活里的每个细节,比如旧金山的美食,比如会面地点。她说,在Ferry Building at Embarcadero会面吧,那天那儿正好有farmer’s market,在那儿等候,将会愉快而有意思。可惜现实发生的时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小柯打着双闪在车里等我,而我匆匆忙忙穿过那些摆满各式各样工艺品的白色的凉棚——那里停车不方便。但她还是极尽可能地让气氛浪漫一些,特地为我准备了法国街头音乐。

展览在Golden Gate Park 的de young museum,在门口就可以看到雷诺阿的早期作品《荡秋千》,生动表现了阳光洒在人身上的斑驳效果。 既然主题是印象派的诞生,展出的并不全是印象派,也不局限于鼎盛时期的masterpieces,还包括了之前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主要是题材变化,而绘画手法仍然是基于传统的,没有多大变革);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后期开始转变了风格的塞尚的作品。这样的安排,自然容易引发人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网上搜寻“印象派”,随便一个网页都会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和他们作品的各自特点,不过 听小柯描述她自己眼中的比较,还是很有意思的。“比较”大约也是好奇心重的人类的本能之一吧,相似题材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小柯同时还提供她了解到的画后的故事,这使得整个参观过程就更有趣味了。

Pierre-Auguste_Renoir_006.jpg

时间紧迫,我们大都蜻蜓点水般浏览而过,所幸我向来是懒得看和记作品及画家名字的。按时间顺序,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系列浪漫主义作品,好几幅有着庞大的尺寸,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真人大小,比如维纳斯诞生(William)。人物刻画生动细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另一幅同样是大尺寸的关于死亡的作品,在漂浮的天空中以黯沉的色彩衬着惊心的大红,人物造型颇具张力,有着强烈的视觉对比。

这些作品,虽然从现代的眼光看,有些作品有些地方人体结构不是很准确;而题材大多带有神话性质,离现实和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但是画面唯美浪漫,因关注每一个细节,质感逼真层次丰富而颇为耐看。浪漫主义之后,创作题材和主题有了革命性变化,转向以表现贫苦的劳作的人们和生活场景为主的现实主义。不过那时候的现实主义画作,除了技法没有变化,有些人物造型,有着劳动人民的外壳却没有那种内在。像刨地板工人一幅,动作是劳动人民的动作,人物塑造却显得没有力度,像是模特为了拍照摆出的造型。到了印象派,就完全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了。

虽然印象派以光影的表现取胜,古典绘画方式也并不是刻画不好光影,只不过表现的手法和效果不同而已。小柯对古典风格里一幅同样是尺幅巨大的风景画就特别赞赏。那幅画中有着崇山峻岭,半山的路上隐约有几个骑马的旅人,巨大霓虹挂满画面,颇有电影“魔戒”的味道。霓虹的光感画得很逼真,我简直要怀疑是现代的灯光特效打在画面上。还有雨后雾气尚未散去的山林,天空透出的光打在路上,路上半干的水痕等等,都表现得极为逼真。

另一方面,小柯也特别喜欢Monet的《蒙特戈依街道,巴黎,1878年6月30日节日》,画中运用碎笔,笔触的方向循着风的轨迹,产生强烈的动感,再现了满街法国国旗风中招摇、街上人群欢呼的热烈气氛。这幅画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所有的笔触都向一个中心点聚集,碎而不乱,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这让我想起看过的现代一幅并不著名的画,没有具体的造型,沿半圆轨迹分布的笔触制造了一种欢快前进的动感,像是在开动的车里看外边的景色。记得那幅画的名字叫:愉快的郊游。偷偷地说,效果完全不输莫奈这张,只可惜了不在那个时代。

1244296296824.jpg

小柯和我都同意,不能说哪种风格更好,只是表现手法和欣赏角度不同而已。而且很多所谓大师杰作,是要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来理解的,比如马奈的吹笛男孩。这幅画的幕后故事、时代意义,应该要比画面本身有价值得多。当然,看到马奈这幅原作,给我的印象还是要比在印刷冊子里看到的效果好很多。还有好几幅,虽然画面欣赏价值不大,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幕后故事(感谢小柯的解说!),是当时几位志同道合的印象派画家们在一起,彼此间相互作的画。这样的group,真是令人羡煞。

对具体的画作欣赏,我们之间有共性也有分歧。但是美感不是感觉,也不是知觉,而是认识论概念里的直觉。每一个人对美的感受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他们各自的理由,没有理由评什么高下。有些是因为个人经历,比如小柯对描绘厨房里到挂着的家禽的画作就特别有共鸣,这大约是能够产生一种“仓廪实”的感觉?小柯爱说的一句就是:像这样的画,我就愿意买了放在家里慢慢欣赏。而有时候,一幅画虽然有1000个不好的理由,却正好有某个亮点能够打动人,人们也会对它印象深刻。像一幅画,描绘一个屋子里坐着等待的人们;整个画面色彩暗沉,单调平板,人物也刻画得呆板粗糙;但是小柯说,画面后排男士那双犀利的眼睛抓住了她的视线,当她回忆的时候,它能从记忆里跳出来,这是她喜欢这幅画的理由。虽然从技巧和效果上看,同一面墙展示的那张坐在草地上的农妇的油画明显要好得多。相比之下,工艺美术审美就要统一一些吧,毕竟有“功能”的理性成分为基础。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对Renoir作品感受的分歧;小柯总是说,Renoir作品给她一种毛茸茸“fluffy”的感觉,因为画面人物/物体不清晰的边界;而我,却总是联想到瓷器和釉彩,因为深重而艳丽的色彩,和色块淡出的晕染效果。而边界的不清晰,我的理解反而是光滑的,大约有点像因为光滑而投射出的反光吧;也或者我对这类边界处理早已习惯。真要表现毛绒,笔触方向应该是垂直于表面的。


Boy-Whip-oil-canvas-Pierre-Auguste-Renoir-St-1885.jpg

在同样/类似题材的对比中,最显而易见的,是摆在一起的同一画家Sisley两幅雪景的比较,雪还在下的时候,和雪停了的时候。雪还在下的时候,笔触是多向而散漫的,同时雪中房屋的边缘略微含糊,墙也掺着白色笔触。雪停了一段时间之后,笔触在画面上就不能那么明显,以显示出雪的紧实;房屋边缘也较为清晰,墙的色彩更为浓厚实在。小柯对此颇为兴趣。而我更感兴趣的是第一次看到马奈、莫奈在水波刻画上的尝试。马奈画得差强人意,用笔还不敢放开,色块块面太大;但是隐隐可以看出努力的方向。莫奈早期的水波,效果也还是一般,略微凌乱。及至我们看到他成熟时期的一张,近距离看是斑斓的彩点,稍微退远些,则完全地显示出了波光粼粼的效果。小柯好奇Monet是怎么画这样的画的,是不是每画一笔都要退老远看效果。我说,你可以从他早期的尝试看出来呀,他开始也是画不好的,靠的是感悟和积累。经验积累到一定时候,在画布前他就会知道退远了会是什么效果了。当然不排除中途退远看效果的情况,再在画面进行调整。

相比之下,同一排列里左边Renoir的郊野景色,用色则要比Monet 浓重得多。浓重的色彩相对好处理,而 Monet 偏好的那种粉质,特别是暗部采用大量粉色调,完全与传统,甚至现在常规作画里强调的规则背道而驰,却由此产生一种特别的令人目眩的通透感——这自然首先是要有大量练习积累丰富经验,但是没有足够的天分,也还是根本掌握不了的。

展示的Degas的一系列作品里,还是以芭蕾舞女为主体的作品能够引人瞩目,展现他特有的风采;其他的效果则要差了好些,显得黯沉。Pissarro的作品,我好像一直就没有太大触动。他喜爱翠绿色调的园林草木,也许这个视角比起雪景、水波等等来说,不太容易突出光影的瞬间特效,同时他还不能完全脱离理性思考的成分,就远不能表现出Monet那种把画面完全交给感觉的自如洒脱的风格。

在展览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塞尚初露立体主义倾向的风景“写生”,暗示了印象派之后,下一个变革的到来。可惜梵高、高更他们的画,要在九月份的展览里才有。

尽管我们一直在尽快地浏览展出作品,结束的时候我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小柯坚持请我在展览馆用了一顿法式午餐,而后又亲自送我到机场。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却构成了我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谢谢小柯。

[2。印象派。印象]

小柯想更多地听听我的观点和感触,所以我另外起了这篇专题,对我本身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和整理思想的机会吧,虽然在作画过程中实际地思考远比纸上谈兵有意义得多。同时希望不是过多地嚼别人的舌根,虽然印象派作为绘画史上至今仍然最受追捧的流派之一,各种各样的欣赏评论已经实在太多。

很多时候,如果一定要找出确定的分界线,往往就会发现分界线越来越模糊;就像想要区分人和动物,生命和非生命。同样,印象派的特征,真要和以往将来各种流派加以区分,却会发现有那么多的融合,特别是人物画。虽然它在绘画技法上已经是很革命性的变革了。

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强调了光影、色彩与瞬间。看到有人总结的几个方面:
1.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
这个基本上是针对风景画的吧。
—— Monet 是这样的,他非常注重在色彩领域的探索,而忽视对物体形状结构的写实。他完全抛弃理性分析而依赖感觉作画,捕捉瞬间变化的自然效果,追求单纯的绘画上色彩关系的独立美。另一方面,他很善于捕捉能够产生特效的光影瞬间,比如阳光照射下有着强烈反光的干草堆,雪堆,几何线条式的篱笆阴影产生的视觉运动幻象,初升太阳沐浴的朝雾,及他晚期最喜欢的波光粼粼的梦幻荷塘。选题上有点相似摄影的抓拍。而Pissarro 的拍摄快门似乎就要慢半拍,相对地更平和安宁。至于Renoir和Degas,实际上他们更喜爱室内作画。

2.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依据光谱来调配颜色。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其实。。。之前的传统绘画的暗部虽然大多数浓重,也是有色彩的;印象派之前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少作品也是充满鲜艳明亮色彩的。浪漫、现实主义绘画同样是注意环境的反光,对比Renoir,Pissarro 画作的暗部色彩,其实这方面应该不是区别得太大。不过我始终认为Monet的作品暗部采用大量粉色调是天才而革命的,所以他才能把雪堆画得那么通透,把雾气与光的混合画得那么迷幻。

3.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 决不能说传统绘画的线与面简单,而在色彩上,传统绘画更强调变化的细微,也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只不过这些是基于物体结构,在理性指导下完成的。印象派不再继承充分混合的无痕迹细微变化的色彩,而是分解和突出变化。从视觉神经学的角度来看,画面毕竟是把三维转化为二维,很多感受部分已经替视觉神经加工了。古典画作强调色彩变化的无痕,尽最大可能替代了人的眼睛完成视觉加工,容易一览无余。把半成品留给眼睛,人们要去“理解”它,视觉神经就有着更多的意识参与和后期加工。这种不确定性和感受歧义,造成了画面动感。

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视网膜上的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只有三类,产生红绿、黄蓝、黑白三对拮抗的神经反应。色觉是到大脑皮层才产生的。分解和跳跃的色彩变化为视觉神经制造了更多加工机会,或许因此提高了人的大脑兴奋性?印象派科学的“视觉混合”,即不是在调色板上调好一种颜色后再往画布上画,而是在画布上根据感觉 用小笔触并置各种颜色,近观似乎一片杂乱,但在一定距离之外看,小笔颜色因视觉作用而构成丰富的色块。而用到极致的光色互补效应更是极大地增加了画面的闪烁感和美感。“单纯的颜色因其单纯而能更强烈地作用于内心的感受,比如蓝色,当它和少许互补色在一起时,给予心灵的冲击犹如空谷鸣钟振聋发聩。红色和黄色也一样,在需要的时候,画家必须能够让颜色发出声音。”“我像小鸟鸣啭一样作画”,Monet这么形容他自己作画的感受。

另一方面,笔触的存在,制造了更多的画面声音。一方面是视觉细胞对歧义形体的解释,另一方面是视觉细胞的特定方向感受性。不同方向引起不同的细胞群兴奋,不同细胞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画面增加了更多的解释可能。像Monet的风吹满大街国旗的画,水波,Renoir的“毛茸茸”在笔触运用上给人的一种不确定因而跳跃的感觉,等等。

当然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印象主义同时也是一种对描绘欢快场景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美以及对光线和瞬间无尽的探究。甚至有人评论说,印象派带来的影响,就是他们已经把这些绘画技术玩到了极点而令后人难以超越。

4.将绘画看作主要是色彩和形状的组合,而认为与所画对象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关心的是怎样画,而不是画什么。—— 这二者实在是不能分得那么清楚。所画对象决定了用什么色彩和形状的组合,特别在人物画方面。在人物表现方面,只有Monet 是真的把人物当成风景来画。即使这样,《撑阳伞的女人》和《红围巾》表达的情绪就极为不同,从而用色用笔也完全不同。一幅是轻松欢快的,有着跳跃的笔触和色彩;另一幅则带着忧郁,大块面白色,将色彩范围限制在画面的中心区域,用红绿搭配突出逆光中的暗红色头巾,暗红色头巾则反衬出卡蜜儿略显疲倦的面容,带着有着转瞬即逝的惆怅。而《临死的卡蜜儿》,完全是一种无韵的忧伤了。

Renoir人物早期还是比较符合印象派定义的,中晚期却又偏向了了新古典主义学院派,进行了两种风格的再融合——人物毕竟是个有着太多内容的东西,忽略形体表达会失去很多不可替代的内容。Degar早年师从安格尔一派,他的作品就更是注重形体结构的了。不过Renoir和Degar不同于以往的人物特色在于明亮和动感,像运动摄影。Renoir 在塑造斑驳阳光洒在人身上的效果方面是一流的,这也是用以往绘画方式难以达到的。

印象派玩的是光与影的游戏。尽管他们追求真实,他们要表达的东西远不是照相机能够取代的。“用照相机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的速度拍下来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取代用艺术家的心灵从现实当中过滤过的那种典型性的,带有他的审美性的那样一种东西。”绘画的关键就在于那种表现力,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的表达。印象派还是受着“写实”观念的约束,变革只是对“现实”怎么理解的变革。到了印象派后期,塞尚开始进行了理念上的变革,为了“一场线与色的演出”。他通过强调画中物象的明晰性与坚实感来寻求画面的构成意味,不惜牺牲客观的真实。在塞尚画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客观形体的有意歪曲变形。他无意于再现自然。他对现实物体的描绘,只是为创造一种形与色构成的韵律服务。

“从欧洲绘画史的发展进程看,正是在印象派画家笔下,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被引入画面,绘画由此变得清新明丽而有生机。艺术家追求真实的努力在印象派时代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回落。从马奈到塞尚,欧洲绘画传统在自我否定的同时又在自我完善,这样的进程构成了整个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框架。”

暂时整理/写到这里。附带提一下和小柯说到了中国文人画问题。在看展览的时候,我说古典绘画和印象派的区别,其实还真像中国的工笔和写意的比较。小柯比较不解的是文人画里的题诗。她认为,一幅画本身如果足够强大,是不需要通过文字来说明的。但是根源来说,文人画的目的并不是在画,诗不是为了说明画本身,画也不是为了表达诗,二者结合在一起是为了尽可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品味,或者也有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意思。同一幅画里的画和诗起大致相等的作用。画竹题的诗,如果单纯是描述竹子,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文字描述与画面之间差别构成的空间,同样造成一种心理加工,使得1+1>>2 而这形成一种审美之后,有时候即使没什么需要通过诗来表达的,题字本身也已经成为了画面的一部分,哪怕是一些废话在上面。如果古代有多媒体技术,他们一定会也把自己演奏的音乐加上去的。

monet1.jpg
20090510_48a95d10f35aca3427a7ABXD9DWIQNfi.jpg
monet3.jpg

[3。三藩。印象]

确定行程好些天后才想起来,此前是去过两次三藩,而不是一次。5月,6月,7月

三藩的山路给我的印象很深。小柯驾着车,在法国音乐的背景下高高低低地前进。自己开始开车了,才真正能感受到周围车多对开车的影响。三藩路上车真是多。Golden Gate Park 里更是车如流水,一开始找停车位找了半天。从停车位到museum是不短的一段距离。不过也借此机会看到了好些以前从未见过的花,藤萝一般密密缠着。可惜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下午看完画展从museum出来,领会到最寒冷的冬天。小柯说,海雾上来了。她总是随身带着一件厚衣服的

懒得写了,放一幅用油画棒画的金门桥,模仿梵高的一幅糖水画

golden_gate_bridge.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印象(July 24,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