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碳中和产业报告》

课程介绍

课程:碳中和产业报告
作者:陆音
学习方式:得到

个人笔记

01 中国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

中国推动碳中和的三个目的:
1)能源安全:风能、光能取代化石能源,“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2)政治博弈工具: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了60年,美国45年,中国30年(2030–2060)
3)助推经济转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碳中和只是一个叙事借口(道德上足够宏大的借口),以此来推动技术创新

02 碳中和的两条技术路线:

1)碳减排:中国是“生产型的能源消费结构”,减排会伤筋动骨
2)碳吸收:种树+技术固碳;种树有问题,固碳技术不成熟
课程笔记《碳中和产业报告》_第1张图片

03 海上风电:陆上风电资源不够用,怎么办?

风力发电的问题:风能资源分布不均匀,风能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但能耗集中在东部和南部

风力发电解决方案:
1)特高压(1000kv)输电,西电东送:我国特高压技术领先,但建设速度缓慢
2)海上风电:方案好,但目前电价成本是0.53元/度,高于光伏发电0.4元/度;降低海上风电成本的4个方案:
① 研发高度更高、叶片直径更大的风机
② 数字技术降低运维成本
③ 发展大型漂浮式电站:比固定电站的建设成本更低
④ 海底电缆的输电创新:如“高压柔性直流输出技术”

04 数字技术:光伏发电不稳定,怎么办?

光伏发电的问题:发电不稳定(我国电网最多承受15%的不稳定发电)

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1)光热电站:利用光能产生蒸汽,再带动发电机;但建设成本太高
2)加储能:给光伏电站装一个大型充电宝
3)智能光伏发电机:利用技术创新(如AI、数据分析等)实现电网稳定性

05 四代核能:核能总不让人放心,怎么办?

核电的问题:
1)核废料很难解决
2)核泄漏风险
3)选址问题:核电站选址必须靠近水域

核电解决方案:第四代核能技术,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

06 电池改良:储能新技术不成熟,怎么办?

风电、光电不稳定,需要依靠储能技术,其可能方案:
1)抽水储能(水电站)
2)电化学储能:
① 钠电池;
② 提升现有电池系统的储能效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③ 电池的“梯次利用”:把电动车上淘汰的电池,装到储能电站再次使用,而从储能电站淘汰的电池,又可以回收提取其中的材料,在其他场景里应用

07 绿色溢价:各行各业都在排碳,谁最需要关注?

绿色溢价:采用零碳技术的生产成本比当前生产成本的高出部分

减排难度TOP8:建材、交通运输、化工、电力、钢铁、造纸、石化、有色金属

08 碳捕集:“碳汇”长期看有风险,怎么办?

1)森林碳汇不靠谱,但海洋蓝碳相对可靠
2)“直接空气碳捕集”现在不成熟,但是技术趋势

09 碳交易:原有的融资手段不够用,怎么办?

测算结果:2060年碳中和,需投资140万亿人民币

政府约提供10%资金,其余需要金融手段,碳交易详见得到课程《前沿课:碳交易10讲》

10 碳管理:谁最有可能成为企业减排的服务商?

碳管理基本知识:

  1. 碳账本:三个范围记录,① 燃烧化石燃料的直接碳排放;② 企业用电、采暖、制冷的间接排放;③ 上下游企业保证你的生产而导致的碳排放
  2. 碳足迹:企业从诞生到现在,所有历史碳排放总和
  3. 碳资产:保值、增值、碳核查、碳绩效

国际大企业自发进行碳减排,且沿着产业链倒逼小企业进行碳减排

碳管理服务商:优先管好自己企业,积累数据、经验和资源,并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

优秀公司:碳阻迹公司、金风科技(其北京大兴区园区:国内首个获得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认证的智慧园区)

11 智慧微网:谁最有可能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什么叫“智慧微电网”: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设备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行业里用“源网荷储”四个字来概括

“智慧微网”四大红利:
1)电力和自动化管理相关产业
2)分布式光伏产业
3)通讯产业:5G、物联网、电气远程控制等
4)电力运营代理:中间商帮“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企业与大电网公司谈判(尚未出现该产业)

12 碳生涯:个人怎么参加碳中和?

碳普惠机制:
碳积分制度:蚂蚁森林、成都的“碳惠天府”公益平台、碳积分优惠贷…
碳生涯:个人出生即建立碳账户

知识架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自己的CEO!,经验分享,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