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已躺平”成了干部的口头禅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躺平”一词也随之蹿红社交网络平台,意指面对竞争压力,工作中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的低欲望生活。一句“我已躺平”看似是无所畏惧的自我式嘲笑,诙谐幽默表达一种妥协放弃的无奈,但久而久之可能从起初的“不想为”“不愿为”堕落成“不敢为”“不作为”,值得警醒。

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聚焦发展需求,树牢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坚持“以事察人”,让干部精神抖擞的干起来、动起来,坚决让混日子的“躺平式干部”没有市场,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答题”。

思想破冰,冲刷“躺平暗流”。“躺平”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干部的内在思想问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作引领,遇到急难险重自然容易退缩。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人胸怀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不认命、不服输,躺不惯,才能点燃“燎原星火”,汇成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才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造出“两弹一星”,才能有塞罕坝林场荒漠沙地种出“生命绿洲”等令世人惊叹的奇迹。“练得金刚身才能不怕百毒侵”,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思想破冰,加强理论武装,解决好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正向激励,摆脱“躺平心态”。激励干部担当是永恒的课题,既要抓紧抓实、毫不放松,又要抓常抓长、久久为功。经常给党员干部“拍拍肩膀”鼓鼓劲、“攥攥拳头”加加油,通过在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关心关怀、鼓舞鼓励,充分激发对事业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要让干部有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必须为民办事的使命感。坚持“以事察人”,用好考核的“指挥棒”,突出实绩导向,以实绩论英雄,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让有为者有位,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真正让党员干部敢干事勇担当。

精准施策,破除“躺平病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往今来,不论是古时候的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都是对当官的基本的要求。党员干部作为“老百姓的官”,不能占位躺平不干事、白拿薪资混日子,既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之心,更要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真正发挥好调查研究这个看家本领,深入基层、走村入户,用双脚丈量民情,涵养务实作风,做廉洁为民的“文章”。同时,对于一些不想担当、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的干部,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要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做到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杜绝“推拖绕”、整治“慵懒散”,要调整应战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人岗不相适的及时调整,工作有疏漏的及时纠错,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让“已躺平”成了干部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