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课标新内涵,树立教学新观念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这样说道:“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从教师教学角度有几个课标概念需要我们重新温习。

  一、理解课标概念的内涵

  1.语文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这样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其实我们应该看出语文教学的其实就是在充分利用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和梳理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通过这些形成学生的终生受用的积淀和核心素养。

  2.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这样说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也是一个整体。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文化自信都以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3.语文学习任务群。

    我们先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怎么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何为学习任务群?胡海舟教授说:“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凭借,是承载语文课程内容、架构课程体系、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集合体。”

    从多文本教学、单元主题教学,又到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不断地在督促老师从单篇教学,逐点的解析和逐项的训练逐渐变为去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

    因此温儒敏主编指出,学习任务群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4.学业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业质量内涵的解释是:“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核心素养的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依据义务教育四个阶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景。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四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简介,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以第四学段为例:学业质量的标准在表达与交流对“讨论问题”要求是:“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阅读新闻报道、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要求是:“能区分事实数。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等等这些要求具体明确,为我们具体的教学实施和评价指明了要求和方向。

  因此,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实又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二、树立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首先老师们对自己必须有新课标、新理念、新教学的意识。

  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学业质量的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教学。尤其要关注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新概念,认真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并思考教材内容的特点,统筹安排,综合考虑学习资源;同时也要了解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学情,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创设适合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情境。分阶设计恰当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改变一味地讲解的教学方式,要真正的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师更要密切的关注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之间的联系。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教师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效果。

  其次老师们对学生也必须有新引导、新评价、新习惯的培养意识。

  因为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更多的自主实践活动。如何让语文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学生踊跃参加,新课标中列举了许多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

如:用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尝试对文本进行评价;如: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

  如:在读书活动中写读书笔记,写推荐理由,改编书中精彩的片段,针对书本的语言形象、主题、写法。和同学展开讨论交流;

如:跨学科学习中组织小课题组开展校园调查学习,设计问卷访谈、统计分析,撰写并发布调查报告。等等。

  因此,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老师就应该认真引导规范。

  如:学生上课时课堂质疑时,不妨就用:“请问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XX老师……”,“请问XX同学……”如:回答问题时:“我认为……”,“我体会到……”,“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

  如:小组汇报时:“大家好!我们是XX小组,我们来汇报一下……”,“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掌声有请下一组。”

如:课堂讲解时:声音洪亮,叙述有条理;到讲台讲解时,侧身站立,面向同学们,要落落大方,“同学们,请做好,下面有我给大家讲一讲……”

  当然,学生在课堂上一系列的行为习惯都是在老师科学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督促转变出来的。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会有很多困难,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只要我们不是被动地等待,结合我们已经有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尝试改变自己,会慢慢的在逐渐践行课标理念中提升自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课标新内涵,树立教学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