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择偶,人类为什么总是犯错?(下篇)

上回聊到,关于择偶方面,社会观念的整体走向,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挑选伴侣的准则。通常,社会性的问题没有最优解,只能寄希望于保持清醒的个人理性。

令人意外的是,人类生理的限制也左右着择偶的最终满意度。

01

大脑层面

生物学界一致认为,

250万年前,非洲猿学会直立行走并开始使用工具。

不同于其他靠尖牙利爪的撕咬,薄弱的咬合力意味着更小的下颌骨,给大脑留出了足够的发育空间。

200万年前开始明火烹饪和萌发语言;

20万年前,人类大脑就发育完全,并且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换言之,古代与近代文明中,人类的文化、科技在飞速进步,思维方式的进化效率却远远落后。

著名导演陈思诚,在谈论人性欲望时,直言:

男人的成功源于希望拥有更多、更漂亮的女人。

古文明历史的一夫多妻制、君王三宫六院也佐证了这一点。哪怕在现代文明,金钱和权力,仍然坐拥着超出普通人的异性资源。人类在择偶方面,从未改变。

发达的道德观念教育你:“我要找个好男人/好女人,一生一世,绝无二心。”

原始的大脑思想怂恿你:“有钱就是好,可以泡更多的小姑娘/小鲜肉。”

如此看来,20万年前的求偶本能,和2020年的道德观念,是不匹配的。

宏观环境如此,那微观个体呢?

人类大脑对于异性吸引力的激素周期,短暂到甚至只有寥寥数天:

从一见钟情(荷尔蒙,生理激素),

到坠入爱河(蜜月期,生理激素),

再到戴上婚戒宣读誓言(相守,精神需求),

此类周期,往往能够周而往复、妙不可言。

甚至昨天刚刚失恋,今天就能邂逅新欢,只用一眼四目相对,就把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依赖激素驱动的欲望,与漫长40年、50年金婚的道德体系,也不匹配。

似乎写得有点太生涩难懂了,简单概括一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边的野花,不采白不采!”


02

生育特性

这一点在女性身上,效果成倍地放大。

常识中,一位女性如果想要和“暂且判定忠贞”的丈夫生个孩子,女性要经受十月的怀胎和数月的产后恢复。若是这位“暂且判定忠贞”的丈夫冷不丁地来个孕期出轨,妻子所面临的一定是昏天黑地的五雷轰顶,和难以抉择的抉择。

孕期出轨,以及产后恢复出轨,一位已婚、已育的女性个体,遭遇背叛后,离婚再去重新择偶,可选的余地是比男人少的。

更何况,求偶的市场,甚至流传着“男人越老越香”、“已婚男人更成熟”的谬论。从另一个方向出发,不必因生育而发生显著改变的男性,出轨的成本是极低的。

不信?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位渣男,面对新欢,你会告诉对方,自己在上一段感情中出过轨吗?

只要你编的谎言足够合理,连生过小孩都能瞒住;

只要你足够渣,连结过婚都能隐瞒到领证当天,

毕竟很少有女生谈恋爱会先检查户口本。


03

共鸣还是互补?正解还是冤案?

先来聊聊互补的问题,时常看婚恋相亲节目的你一定留意过以下两句话:

“我跟他/她性格一样,相处合得来。”

“我跟他/她性格相反,相处能互补。”

迷惑的逻辑源自人类本能的思维补偿,毕竟语言博大精深,怎么说都是对的,怎么说都可以对自己有利。

有研究表明,生物性格同步的个体更容易相互吸引。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在容量和皮层厚度方面存在差异。男性往往视觉感受能力较强,女性往往听觉感受能力较强,整体而言,男性的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方向感、图形构建、思考归纳,要强于女性。而女性的语言天赋、记忆能力、情感感受、注意力时间,要强于男性。

咳咳,太复杂了,简而言之,男性多数理性,女性多数感性。

回到“共鸣”和“互补”的话题,人类总是被性格更相似的吸引,但是互补的性格往往更有利于婚姻的进行。

哪怕是童话般崇高美好的婚姻,也要经受柴米油盐、拉屎放屁、洗衣做饭的琐事。

感性的个体,擅长情感的引导;理性的个体,负责问题的解决。

如此看来,一个感性的人,显然更适合找一个理性的伴侣。然而,大脑在思考“更喜欢与谁相处”的时候,往往是选择了“性格相似”的个体。

同居的生活,生病了、漏水了、断电了,各种突发状况,总是需要一个理性的人做出表率,赶紧投入其中、生成解决方案。

发现端倪了没?

是不是经常有人嫌弃伴侣,遇到事情就会哭,并且在心里给伴侣暗暗扣分。

笔者并非断言感性的伴侣就不好,感性的伴侣,虽然在突发状况容易手足无措、长吁短叹,但是在许多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中(例如,爱情变淡了),时常能率先觉察危机、并且早早拿出来讨论预防。

感性有什么不好?笔者我自己就是感性的,我就觉得感性的人很好,很可爱。

回到择偶的问题上来。表面觉得看了错人,其实却错过了天赐的良缘。再回头去苦苦挽回,这样的案例还算少吗?

左手边,相同性格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但是在婚后的琐事中,因为都是感性、或者都是理性,无法默契配合,就认为对方不适合自己。

右手边,互补性格的伴侣,在婚后的琐事中,理性的抱怨感性的“啥也不会,光会哭”;感性的抱怨理性的“冷血无情,不浪漫”。

发现端倪了没?是不是有很多冤假错案?管你怎么搭配,大脑总会花式判个莫须有的“不合适”罪名。


04

小结

本来,起这篇文章,是想稍作议论,再重点写些如何正确择偶的建议。

一方面,深入思考,发现择偶失误的原因,确实千奇百怪、纵横交错,不知不觉就写了上下两章,没多少篇幅写后续了。另一方面,择偶如是,人生如是,再具体的建议也显得多余了。

人生在世绝非做数学题,非要求个正解。前文也谈到,身在潮流中,个体很难做出最优的选择。既然本身就没有最优解,还不如洒脱一点、勇敢一点。爱情,始终是美好的嘛!

不聊了,笔者打算去谈个恋爱。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分析:择偶,人类为什么总是犯错?(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