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智慧的光芒照耀四方

——遵循经典,秉持信心的力量

通过学习有一种思考,似乎明白全世界的经典智慧与宗教信仰无不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人的精神乃至整个生命的进程都是在主动地、自觉地、心甘情愿地、孜孜以求地拥抱并服从真、善、美的召唤来改造我们自己,来获取道义,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佛道儒和信仰上帝的基督教、信仰真主的伊斯兰教等都包含着宽容仁爱、和谐公正、善举慷慨、自由奋斗、忠诚道义、感恩慈悲以及拥有健康的身体、纯洁的灵魂、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也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和差别,哪怕是获得人生真谛比如人从何处来?来做什么?归向何处?为什么活?人有没有灵魂?这样的哲学命题、人生问题也大同小异。只是个人认为,中国几千年道佛儒传统文化的融合积淀注重心性内求的东西多一些,就像我们常说的“上帝保佑”和“自求多福”表象上看有那么点区别,但都给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人们常去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更好的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对人生有正确的判断。比如佛教说“无明”即心不明、眼不亮,抵挡不住眼前的诱惑是罪恶的根源。基督教说,人不能堕落,不然则会生活在黑暗中。再比如我们平常认定的那种观点:互助的人,所到之处皆是天堂;勾心斗角的人,一念即是地狱.......很多的道理,都是经过多年的传诵并检验得来的,彼此的说法不同,我的确没有能力去追索好多问题的答案,知之皮毛但能感受到各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源远流长中很多经典魅力历久弥新。

所以在我脑子里有个基本的核心概念,就是基督教充分彰显神爱世人、而人类也应有舍己无私的大爱。比如“施比受好”、鼓励赞美、尊重、提倡要多处于爱的状态,那样就会感受到:感恩、热情、喜悦、兴奋、热忱、满足、希望等等,这些会带来财富、健康、美好的关系。如果不懂得爱那就是恼怒、厌烦、担忧、失望、批评、愤怒、嫉妒、憎恨、绝望、内疚、恐惧等等,这些会带来贫穷、疾病、紧张的关系。而在伊斯兰教祈福中常说“财多不是富,心富才是富”以渴求心灵得到满足、心态平和、处事豁达。基本的教义是让人懂得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会幸福、快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懂得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懂得人只有完善自己的善功才能得到真主的喜悦等等,觉得也是向美向好、向上向善的引导。

而佛教中的核心讲究因缘,因果报应,祸福相承,善恶循环。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渡人,亦是渡己。劝人向善,结善缘,留余地,多积福报,影响更多人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等等是让我们在修行中获得安宁富足。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论语》中“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让我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什么“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富润屋,德润身,故君子必诚其意”。《道德经》中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还有我们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经典都被深入人心地得以传承和弘扬!

了解一些社会文化的成因及历史,让我们看到宗教因区域和文化的不同相对是独立的,但又能感觉到在各自的经典智慧上又都是息息相通的。于是进一步思考“金刚智慧”虽然是佛系中的古老经典,但自己还是感觉糅合了不少的现代思维和积极思想,因为这些经典要应用到我们现代人身上和实际相结合,就更加鲜活生动。我们学习,我们践行,甚至说形成某种信仰,它不存在任何宗教上的分歧与冲突,而我们看重的是它特别有用的有效的精神内涵修炼,当然对信奉的人而言这更是坚定不移而处处需要发扬光大的信仰。因为人都有欲望,都有劣根性,都有妄心妄念妄想和种种难以抵制的诱惑,还有种种的困扰以及会被蒙蔽的双眼,我们会在利害得失中穿梭,会在你争我夺中计较,也会在苦恼中迷失自我。所以明心见性,治理身心特别的重要️既然明白人类的共性即任何信仰都是指向未来,指向所求的方向,指向可望也可及的理想,那么真的不需要任何的犹豫,一定要形成某种信仰按美好的理念来生存,一定要有决心和信心表明“我愿意”来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改造心灵、改造人生和改造世界。我坚信,这一定是对生命意义的希望,是对正义的希望,是对爱的希望,是对和平、和谐、同情以及真、善、美的希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很遗憾以往的忙碌多年忽略了学习,但也很庆幸年已半百接触到经典智慧和同明人走到了一起。本期学习名曰财富课,更像人生智慧课,感觉短短的时间让自己豁然开朗,也进一步确认原来没有精神内涵的生活是缺少意义的。在新的时代,在纷繁复杂的当下,在人人过度渴望财富的背景下,比起金钱和物质,我们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毕竟物质带给人的快乐似乎很短暂,有时愉悦不一定通过财富来提升,反倒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得到的喜悦更持久。如果按照经典指引所做,那么乐善好施、达人达己、不断精进这些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应当会永久地注入自己后半生的生命,相信这样长期的学习会让精神及生活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课上老师有问我们对成功的理解(也是作业一道题),我看不少同学回答说:成功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赢了多少人,而在于你帮助了多少人 ,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之类的。这境界真是超赞!的确是,让我们聚焦内在的改变而外在的客观世界都会随之改变。想想看,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的行动去改变!饥荒、困苦、疫情、灾难、不幸的遭遇、个人的种种不如意等等,考验我们的都很多,但是当你内心有力量,前进有方向,做事有信心,相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你的幸福感不是油然而生、而是扑面而来。如果我们真有上面的思想境界,有这种思维上的突破,找准了定位,这真是人生意义的力量源泉。我们知道了信仰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知道了现实的迫切需要,知道了自己的潜能无限,知道了运用各种工具给自己助力,知道了对生命价值的负责,那么请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活出榜样!

由此我想到刚刚过去的河南水灾,有了太多太多的温暖与感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非但没有砸垮我们,却是大爱凸显,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比比皆是,这是什么?这就是国人几千年文化沉淀出来的修养与精神,这就是国人的底气和自信,血性和团结,以前有,现在更有!灾难无情人有情,救危扶困见精神。竟然有那么多亏损甚至快要破产的企业纷纷站出来慷慨解囊,于是我们记住了鸿星尔克、贵人鸟、奇瑞汽车、蜜雪冰城、汇源果汁……可中国的老百姓,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最好的样子!你捐5千万,我们买买买还你5个亿!竟然把把濒临倒闭的企业给救活!就这么一次灾难中国人表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以及心中的大爱,让我们动容泪目!可这不正是印证了我们学习智慧的一个“给”字所爆发的无限潜能吗?给了别人,也救了自己!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相信就能看见,做了就有结果,选择就有机会,坚定就有信念,突破就有力量!见贤而思齐,闻道有先后,于是想到“同明”,寓意共同走向光明!去年疫情最困难时期创建,一年多的时间蓬勃发展,在这里我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一个特别有爱的团队,特别有正能量的团队,特别有精神内涵和智慧的团队!因为在这里更是强调付出、给予和成长;在这里很多的学员常常会自发的主动捐款,会常常看到有人公益做义工,会看到很多人带着真诚善良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亲朋和这个世界;在这里会每天看到“红包雨”鼓励大家分享自己改变和感人的故事;在这里能感受到那么多人充满才华、智慧、善意和慷慨;在这里让我们不计利害得失、不会口是心非而是堂堂正正做人;在这里我们的语言微笑都是有能量的,我们不忘给别人赋能,会经常随喜他人的优秀,沟通中会看到他人的闪光处,我们总在平静中给他人送出美好;在这里让我们每个人学着从爱里得到力量和快乐;在这里锻炼着我们起心动念“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种最朴素的执行力;在这里有着向善而行、向善而生和浓浓的家国情怀;在这里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获得自信的氛围;在这里我们会真的爱自己、善待自己,我们会用爱熨贴着身体,用爱滋养着内心,用爱打造着帅气和美丽;在这里有着高知学霸之称的波波老师和有着跆拳道锦标赛冠军的张媛老师一同带领所有伙伴立下了影响三亿人的宏愿;在这里有着牢不可破的力量让古老的经典智慧走入千万万人喜悦绽放的心里;在这里是善良遇见善良、温暖照亮温暖、坚强连接坚强、力量拥抱力量的美好平台,所有的一切激励着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气馁、不放弃、昂首阔步走下去……所有的一切看在眼里,都让我们倍感振奋,心怀憧憬,因为我们坚信在给予中可以修得一份喜悦,在历练中可以修得一份坚韧,在主动中可以修得一份未来!因为我们坚信“五福人生”(氧气般源源不断的财富,幸福和谐的关系,健康的身体和充沛体力,内心的宁静平和,对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退其次,即使不能如愿以偿,我们不会有丝毫后悔,起码我们收获了做人的准则、从容的心态和精神的富裕!

在此,我想引用老师说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一切都如此的美好,我们立志今生一起做成功幸福的榜样!

种子,创造出我们不曾想象的今天

信心,带我们去到无限可能的明天

可是信心从哪里来?有时想想信心真的不易,因为不是看见才相信,而是相信才看见。可是大部分人是怎样?我要看见成果才相信。没有信心的去做也很难有好成果,觉得自己做都做了又没成果,就更没有信心。

那没有信心怎么办?

就请简单一点,傻一点,先相信你身边遇到的好老师,就先简单相信,相信的意思是,老师说什么你就这样去做。像老师那样去做一点,这一点点就是那希望的火光,因为你的这一点点相信,就会让你看见一点结果,然后你更有一点信心,就加大你行动的幅度,再有更大的信心。对于大部分学生们来说,是先相信才能看见的。

为什么要持续浸泡着学习?

因为芸芸大众很容易成为没信心的人

坛经上说,“理上顿悟,事上渐修”。你需要持续浸泡在同明中才能收获一些自己的“顿悟”,这些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确信”,构成了你更强烈信心的扎实基础。

“想学”和“在学”是两回事

            中间隔行着动

“在学”和“学成”又是两回事

            中间着隔坚持

但如果有没正确的选择,

行动和坚持几毫乎无意义,

不再要盲目增加自己时的间成本和错试成本了。

信是道德功源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没有信,则无果,愿我们都越来越有信心!

……………

我们找到了信心,非常感恩这样的遇见!我们将长期浸泡学习经典,愿智慧的光芒照耀四方!

(以上书写仅是个人感想,不代表同明和他人观点,如理解有误和笔误之处,敬请原谅和指正,毕竟个人是刚起步走在学习经典智慧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经典智慧的光芒照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