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一、目的论代替原因论——.只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在阿德勒目的论的观点中直接否定了原因论,也就是童年创伤的观点。他说一个人现在的状态并不是由童年创伤导致的,而是现在的你对“童年创伤”的态度决定的。正是你有想逃避的目的,借由童年创伤为自己形成合理坦荡的理由。

这是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理论,也燃起了把这本书读下去的兴趣。由于我长期受心理问题困扰,从接触童年创伤开始便一直坚信这个理论,因为它十分合理地解释了我当时遍体鳞伤、浑浑噩噩的状态。我在心理咨询室一遍遍地揭开童年伤口,想找到究竟是哪段回忆把我变得如此狼狈,我一直坚信只要找到根源,想办法解决它,我就能获得新生。但这个理论也让我走进了死胡同,我对每一段回忆进行重新“解释”时,发现过去的每一段伤痛回忆都对我一步步走向堕落有影响,我始终找不到那个究极病因。

直到读到了这本书里的“目的论”。这本书反驳了原因论,认为把现有的问题归因于过去的童年创伤是不正确的,正是因为归因于无法改变的过去,才导致一直无法改变现状。拿我自身存在的一个问题做解释。

问题:我十分恐惧在人群面前讲话,当我站在讲台上开口说话时,我的情绪就会突然变得无比激动,没讲两句就开始簌簌地落泪,颤抖得说不出话。

原因论:因为我童年时外貌丑,经常被亲戚拿来跟貌美优秀的妹妹对比,导致我慢慢变得自卑、恐惧被别人评价,导致我在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就生理上的感到恐惧。

目的论:我目的是不想在人群面前讲话,我担心别人评价我,因此我利用哭来逃避。一个人一上讲台就哭,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吗?不仅人们的评价我都能掌握,而且同学们也不忍对一个落泪的弱者做犀利的评价。要为这件事情找一个合理正当的理由,于是我搬出了曾经遭人评价外貌的童年创伤。

目的论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作用(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现有价值观都是由过去的时光塑造的),目的论是一种面对我们现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解释。目的论第一眼令人乍舌,其实深含真理。仔细想想你坚信的那个严重影响你的童年创伤,如果这个童年创伤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是不是都会出现同样程度的影响和作用?显然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同一段童年事件的评价、看法不同,这段回忆的作用自然就不同了。那么真正影响现状的是什么?是你现在的看法,而不是无法改变的过去。

导致我堕落的不是童年创伤,而是现在的我对这段童年创伤的评价,正是我看重童年创伤的作用,才使它如此影响我的生活。目的论让我看到了改变的曙光,如果是现在的看法导致的,而不是永远无法抹去和改变的过去,我便有机会改变。

二、人生不是和别人比赛——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

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无法衷心地祝福别人。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

对于长期过分担心他人评价的“自卑先勇”,我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我长期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因此常常陷入了书里提到的“权利斗争”的误区。每当看到别人成功时,我第一反应是比较自己的失败,因此无法衷心地表达祝福。

这里提到的“权利斗争”,指的的是人际关系中非胜即败的观念。

人不是生来就会比较,而是环境“比较”文化熏陶下的结果。从婴儿开始就比比哪个宝宝更漂亮,哪个宝宝先学会爬,上学时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进了社会也得比比谁的能力强,唯比出来的更强者才能拿到工作。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找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应该功成名就,社会中的人就像跑在同一个跑道上的选手,唯恐落后。

书里说,人生不是和别人比赛,不要总把自己和别人对比。因为别人的人生跟你无关,每个人的人生都属于他自己,你能掌握的、改变的只有你自己的人生,对于无法改变的他人的人生,对比只是徒增烦恼。

对比不仅仅只是宏观人生道路上的对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对比也常常带来烦恼。比如在讨论某个观点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因为你的观点错误而感到十分丢脸?你是不是常常因为害怕自己的思考不够周全而不敢发言?吵架的时候,你是否常常因为说不过对方而感到强烈的不甘心?

其实这都是“权利斗争”误区的表现。把发表错误的观点看做个人的失败,不甘心也是把在吵架中的弱势升级为个人的失败。其实这远远谈不上个人的成败,只不过是在一件事情上的观点正误罢了。既不表示高人一等,也不表示低人一等。当陷入“权利斗争误区”时,人不仅仅是对一件事情发表观点了,而是把对方和自己两个人进行对比,非胜即败。


三、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课题分离

这本书里提到,要活的自由首先要接受一个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后一句接上: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着。

如何做到这两点呢?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最让我受用的方法叫“课题分离”,当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的生活确实好了很多。

我以前特别害怕被别人讨厌,因此处处小心,缺乏领导能力,心思敏感。课题分离的观点是分清楚自己和他人课题的界限,并接受它。课题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比如我想怎么生活是我的课题,而别人想怎么评价我是他人的课题。如果我想做到不为他人的期待自由坦荡地生活,这就是我必须要分割开的课题,我必须接受别人想怎么评价我就怎么评价我,这是他人的课题,我无法控制,因此与我无关。

当我把这个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际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如在小组合作中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时,我常常会担心他人会不会觉得麻烦?觉得没必要做?或者觉得不好却碍于开口?但如果把表达想法归为我的课题,别人要怎么评价这个想法归为他人课题,我既然想有表达的自由和权利,必定要保证他人有异议的自由和权利,烦恼就少了许多。

这个观点根本上讲的是一种平等,尊重自己的权利,也尊重他人的权利。

四、方法论

1.自我接纳

书中区分了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否定了自我肯定中以积极的说法去面对个人缺陷或缺点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无法长久的自信粉饰,自我接纳则是接受个人存在的缺陷和缺点,重点放在“可改变的”,而不是“不能改变的”。

2.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指的是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对他人保有信赖。10个人里有2个人会喜欢你,1个人无论如何讨厌你,7个人对你无感,你要把目光放到哪些人身上?我以前总是把目光放到对我有意见的人身上,接着以偏概全,日渐恐惧人际交往。一般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讨厌你的人还是占少数,但却有很多人只把目光聚焦在了刺眼的言论上,逐渐认为全世界都这样。我以前总是对批判人性险恶的言论信以为真,现在才发现往往是以偏概全。

3.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顾名思义讲的是为他人创造贡献,创造贡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有人会说:这不就跟前面提到的“不为他人的期待而活着”自相矛盾了吗?其实不然,这里说的他者贡献不是一味为了取悦他人而做的贡献,而是认为“我做了对他人有用的事”,至于他人对你做的事情的看法则全归为他人的课题,不予干涉。重要的是自我有用的感觉,而不是他人的积极评价。

例如:小组合作中突然出现了一份额外的工作,而我正好有时间和能力去完成,我主动地申请承担任务,因为我想对小组做有用的事情,让我所在的小组变得更好,这是我的价值感来源。而至于他人对我做的事情是否抱有感恩态度,或者不以为然都不在我管辖的课题之内。

这就是他者贡献的意义,做你认为有用有价值有贡献的事情,至于他人的评价则抛之脑后。

五、人生取决于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