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阅读诗词需要有画面感,要把自己融入这个场景之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诗词。请注意,这边我用了体会而非读懂,体会是可以有自己的感悟,而读懂则是要了解作者的感叹。有些读者会有这样的疑惑:诗词到底应该理解到何种程度?是体会更好还是读懂更妙?在我看来,只有当你不带有目的性的状态去阅读诗词、体会个中感受的时候,才最有味道。那时当你读到一段诗词,你不会想着这是五言还是七律、二四句是在压哪个韵……当我们放下这些技巧,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它的内在,无所求即有所得。

【分享,让情感相通】

有些读者会问,如果我没有所求,我读诗词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一段对话:“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这段话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独乐(yuè)乐(lè)不如众乐(yuè)乐(lè)”的出处,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问齐王是不是喜欢音乐,齐王怕孟子说他不务正业有些不好意思,表示自己听不来古典雅乐,只是随便听听流行乐而已。孟子于是表示能听流行乐就不错了,那齐国治理得肯定是不错的。齐王不理解,孟子便向他讲了一个人听音乐不如众人一起听快乐的道理。孟子说这段话的用意是要齐宣王施仁政,既然当一个王者能够把音乐与民众进行分享的时候,改变的是民众对于这个国君甚至是这个王朝的看法,那大家在与他人分享诗词的时候,改变的就是他人对于你的看法……

当我花了这么一大段文章来进行一个铺垫的时候,想必大家一定知道,下面的内容很重要,而且是今天的重点。我们来解决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假设你们认同我的观点同时也愿意去分享给别人,那应该怎么做呢?有人会把我的文章读给别人听,有人会运用那些形而上的道法术来降维打击,有人会开始在生活中使用诗词……

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这些都没错,只是顺序不对,我们不应该在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想着奔跑,我们在分享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表达。

【表达的真谛】

我们要如何去表达?这个问题很简单,简单到你只要开口就是表达;这个问题也很复杂,复杂到如何真正让对方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的面前是一个8岁的孩子,你应该如何表达?他不会像我们一样能够听懂一长串的形容词+主谓结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的句式,面对一个孩子我们就要用最简单的话术概况复杂的事情并且还要让他听懂。这个技巧相当重要,有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习惯性用大人的思路去和孩子沟通,就如同两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会愈加暴躁而孩子会越来越委屈(永远不要问孩子听懂没有,要问自己有没有讲清楚)

       所有的知识只有当你进行运用,才能够转化成自己的所学,不然这些只是信息,一扫而过、仅此而已。这个技巧可以运用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景以及任何人身上,想象一下当你的孩子问你一个很深奥的问题时,你是用更深奥更拗口的语言去解释还是用她可以听得懂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解释呢?(是不是现在父母教孩子功课的时候也是这样,家长们完全可以用二次元方程很方便的解答,但是却没办法站在孩子的思考角度去解释这道题),或者当你的女神向你提出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比如双缝干涉实验是啥,你可以用通俗易懂的阐述娓娓道来,就会令对方刮目相看(当然我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如果一个女生真的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从概率学上讲你的的机会已经不大了)

【不要去想,而要去享受】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道法自然一说,从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道的本质就是遵从自然的规律和变化。什么是自然规律?就像是一年有四季,春播秋收夏长冬藏;一天有白昼和黑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都是恒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如果改变了它们会怎样?简单说来就是会破坏阴阳,导致内在紊乱,而不良结果就会在表面呈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从这么简单的现象中告诉了我们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土壤、气候、环境下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有些自然界的规律人为是无法改变的,不是一句人定胜天就可以解决的了。

我们都知道目前世界上公认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今天不讨论教派等实质性话题,如果有机会后续可以单独写一篇)。我们知道,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的宗教,基督教信仰主耶稣基督、伊斯兰教顺从安拉;而佛教则是一个多神论的宗教,佛教在中国的开枝散叶也恰恰证明了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由于学习的法门不同,中国人就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或者说是路径去求得正果,那是不是一定要判断出是非对错或者孰优孰劣呢?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过程并不重要,悟道才最重要。什么是道?每个人的道可能都有所不同,活在当下是道,不破不立是道,遵守诫命是道,认主独一也是道。你所追求的是什么,你的道就会发自内在的体现出来。

诗词不是简单的朗读和背诵,它也是一种道,是当你无法感受到那么强烈情感的时候,那些诗人(也可以说是老师们)用他们已经悟出的道来帮助你,你要做的就是去感受它,把情绪带入其中,只有当你发现了其中的美之后,你才能够把美去传递给别人。我这边用了传递而不是告诉,告诉只是单方面的诉说和通知,而传递是需要双方有互动的,不仅仅只是把一段优美的诗词读给他听,可能你觉得的优美对方还无法理解。

所以,在最初阶段千万不要想着要去感动别人,先把自己感动了。只有自己真正喜欢上了诗词,才能够去影响别人,这时就是潜移默化甚至是直击心灵,而非表面的凡尔赛朋友圈了。

道法自然,自性自在,无所挂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