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之申时行

        (无戒学堂学员)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很有特点的故事历史书,书中讲的是故事,写的是历史,探究的是社会治理制度。本书第二章讲的是首辅申时行,我们能看到一个温润包容的、道德自律的首辅,他处在一个最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一、坚韧的申时行

        申时行不是万历的蒙师,却是授课最多的先生,没名份,有戏份,但他坚持下来了。作为经筵负责人,讲师失言,皇帝不能反驳,他要来请罪;皇帝对讲师失礼,讲师据理指斥,他还要来请罪。他从不灰心,也懂为臣之道,坚守着职责,本本份份。

        首辅张居正去世了,张四维接任。张四维一年后丁忧期间病重,这时大学士马自强和吕调阳也病故。申时行被推到了权力中央。他以不争之势得到权力,以温和谦让赢得口碑,坚韧的性格使他从未后退。

        二、中庸的申时行

        作为首辅的申时行深知明代社会体系中文官阶层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洞悉明帝国体制中道德的至高无上,道德不仅指导行政,而且能够替代行政,所有的技术问题也摆脱不了道德的约束。文官阶层,成为首辅申时行施政的力量基础,也是促使其下台的主要力量。

        他向文官阶层释放出足够诚意。为了统一思想,他以伦理道德作为官员的标准,为此宁可牺牲对官员私欲的纵容和默许。他以道德为代价来追求道德标准,以和事佬的形象赢得文官的尊重,却得不到所有文官的理解。申行时以貌似中庸的行事风格,维护了后张居正时代国家政治中枢的平稳运行。

        三、无奈的申时行

        以德治国的脆弱性,文官集团性格的双重性,注定居中的首辅申时行无奈而悲剧的结局。在万历年间,文官集团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集中的全国最优秀的精英人物,成为权力的源泉和国家的主人,2万文官和2千京官构成大明王朝平稳运转的支柱。

        申时行对文官的宽恕赢得了文官集团的尊重,文官集团的尊重增加了他在皇帝眼中的份量,看似和谐的君臣关系下暗生危机。在立储问题上,不与文官集团“争权”的皇帝坚持仅剩不多“尊严”,高举“立长不立纪”道德大旗的文官集团以抗皇命为获取道德加分的荣耀,在道德的对立矛盾下,申时行无奈的两头和解,却被视为首鼠两端,最终被文官集团所抛弃。

        申时行从未出过京城,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处置各方利害关系,有效维护了张居正之后的局势稳定。与此同时,他改革锐意不足,建树不多,也留下了政绩乏善可陈的诟病。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活成了万历年间皇宫内外的润滑剂,却没有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万历十五年》之申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