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症"常常让我们深陷困局

昌哥儿NO.34

有一个阶段单位门口修路,车停不到单位的后院,只能把车停到别处。我连续三天都把车开到距单位较远的一个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因为以前逛街停过。而对于单位附近的两个地上停车场我都视而不见,因为以前没有停过。第四天我停到了单位附近,又近又 方便。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严重的“路径依赖症”。就是说面对诸多事情的时候,大脑的第一反应都是搜索以前的经验,曾经是怎样面对的,现在照样怎样面对。哪怕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因为以前没有这样做过,所以现在也会错过,宁愿用笨办法。

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路径依赖症"之前,我自我感觉良好,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智商够用。但是当有一天我意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我只爱走一条路时,事情就不好了。

我洞见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我以为自己是每天都在成长进步着,其实仅是依靠自己之前积累的人生经验在原地打转,只是在原地更驾轻就熟、更心安理得罢了。

“路径依赖”越严重,自我突破越艰难。

说好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是在自欺欺人,因为大脑里的路径密密麻麻,重新链接哪一条都意味着未知和恐惧。

但是,若不主动去链接新路径,那就意味着仍在困局之中,只能站在河这边。河对面的风景要完全靠想象了,而想象是最不真实的。

    一  人人都是掘地蜂

掘地蜂是种看起来很智能的昆虫。它会麻醉蟋蟀,把失去行动能力的蟋蟀拖到洞内,然后产卵,让自己的幼虫吃着这只蟋蟀长大。

在掘地蜂把蟋蟀带回洞穴时,先把猎物放在洞穴口。自己警觉地进洞巡查一圈,确信安全之后才把猎物拖到洞穴里去。

科学家做了个实验,科学家趁掘地蜂进洞巡查时,把猎物拿远一英寸。科学家发现,掘地蜂巡查出来后,会把猎物再次拖到洞穴口,然后放下猎物,再进洞进行巡查。

科学家重复这个动作四十多次,掘地蜂就重复拖猎物到洞口,放下猎物,进洞巡查四十多次,就是不把猎物直接拖进洞里去。

说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具体到停车这样的小事上,第一反应就是找曾经熟悉的路径,哪怕远一些。再具体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其实我们都存在这样的路径依赖,也就是思维方式的固化。

更可怕的是我们还不自知,以为自己的路径是最佳的,以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为是高明的。并且对于不同的声音都视而不见,活生生的只做自己认可的掘地蜂。

二  觉知有“路径依赖症"是走出困局的前提

一帆风顺的路很少,我们经常处在各种困局之中。小到减肥,大到工作。走出来的先不说,那些困住自己的总以为是时运不济。

直到停车让我意识到自己有严重的“路径依赖症”,之后,我开始观察自己的行为。

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原来的理所当然背后都有一个啼笑皆非的缘由。

比如,有好几次,我开车都走错了路,而且那条路还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路。回想判断出错过程,明明一开始的路径是清晰的,反复的自我怀疑,最后 就开到岔路上去了。

这个过程就是放弃自己意见的过程。再往前追溯,学生时期,面对标准答案,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见解。成长的过程,面对家长,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见解。踏上社会,面对权威,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见解。

结果就是,连开车认路这种小事情在潜意识里都放弃了它的正确路径,给自己留一个模糊的印象。可以称呼为“模糊模型”。

在这个内观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发现。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合理的理由”,再深究,每一个“合理的理由”背后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心安理得”。

比如,在面对某项技术报告时,原本是要完善数据力求完美,但又怕麻烦,放弃完善的理由是数据不好找,大家都这样,算了吧。

问题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在一次次的妥协中就在大脑中形成了。

可以称呼为“凑合模型”。技术凑合、业务凑合、人员凑合、制度凑合、穿衣凑合、吃饭凑合······几年下来,得到的自然是一个凑合的人生。

尤其是那些经常性困住自己的情景,肯定是有几个一模一样的模型在背后做支撑,或者说是有几条一模一样的路径。每一次都分毫不差走进去出不来。

当然,如果像我现在觉知到自己有“路径依赖症”,而且也能看清楚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去走的深层原因,再走出困境就有办法了。

三 链接新路径,学会破局思维

古典在他的《跃迁》这本书中的第四章专门讲破局思维。这是我看到的最棒的关于破局的讲解,逻辑清晰,关键是可落实。

如果能看明白并加以实践,我们都可以不做井底之蛙。古典用了小半本书去讲清楚破局思维,我稍加总结,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几个小点,抛砖引玉。

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其实所谓的局,就是“系统”。比如说,我们陷入某种困局之中,并不会是单一因素把我们困住的,系统都是由多因素组成。

小困境可能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就解决了,大困境有可能要改变多个因素才能解决。不管是改变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只要经调整能走出困境,说明都是系统内的改变。也就是在原有路径上重新进行链接就可。

比如:早晨经常迟到十分钟,只要把早起的时间提前十分钟就解决了。无关效率道德问题。

当年星期六送儿子去补习,每次迟到十分钟,我就在车上痛骂他一路,还上纲上线说不尊重老师、不遵守时间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等。越骂越生气,儿子也情绪低落。后来把起床的时间提前十分钟,我们再也没迟过。

如果早起十分钟很难做到,那就早睡半小时。总之,改变其中的一点,结果就变了。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再比如:没业务~~收入低~~没干劲~~没业务。这是目前常见的困境,如果在拓展业务、增加收入、调动干劲等几个环节都做了调整,重新链接了路径,如果有突破,说明是某项制度设计不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业务提成等薪酬制度即可。只做系统内改变就可以改变结果。

但如果没有突破,说明就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改变,改变模式。要重新搭建路径,比如拓展新业务,组建新技术团队等等。

再比如:对工作不满意~~没特长~~忙~~没时间学习新技能~~对工作不满意,这是大多数职场新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在现状基础上,能改变其中的一到两个因素,比如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某一技术领域深挖,最后对工作满意,那就只做系统内的改变就可。

但各种尝试改变都做了,还是陷入上述循环,那就要退后一步,看到系统,也许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选择不对。

怎么办?跳出来,重新定义你的问题。

比如:

对工作不满意,也许并不是发挥不出特长,而是不看好公司前景;

拓展业务效率低,也许并不是技术不足,而是没有发现客户的痛点;

学习效果差,也许并不是精力不足,而是方法不当;

不够有钱,也许并不是你不够节省,而是不懂得如何投资;

沟通困难,也许并不是分歧太大,而是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再看看重新定义的问题,是不是就有解了?

有觉知、有发现、有能力,基本就可以摆脱“路径依赖症”。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换新鞋、走老路,日子如流水,一泻千里。我们可以尝试在小事情上去进行改变,比如,每天早睡半小时,每周锻炼三小时,每晚少吃半碗饭,然后傻傻地坚持,直到看到效果,形成正循环。

这样就可以再去挑战更大的局,比如每周骑行三小时,每周更文3000字,每周听课三小时,傻傻地坚持。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看起来是天大的困局,现在破局易如反掌,自由出入。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高德地图,输入目的地,输入交通方式,各种方案自动出现,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我被这样的美景笑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径依赖症"常常让我们深陷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