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导论(十九)——关于绪论、本论和结论(四稿)

写作导论(十九)——关于绪论、本论和结论(四稿)

(一)提出问题(问题是什么)。提出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要立足当前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思维和罗辑思维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爱恩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话外音∶为了一段只表达一个意思,达到语意贯通,在此处分段】

从思维形式看,问题就是一个判断。构成判断不能是一个纯名词,没有谓语描述的孤立名词不是判断,所以也不是问题。如,村委主任、岳父等。判断要么是主谓结构,要么是动(谓语)宾(宾语)结构。如涵养政德是必须的,绩效工资制度难实施。涵养【谓语】政德【宾语】也是一个判断,可以构成一个问题。

【话外音,在此处分段】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要紧盯理论热点和现实热点。例如,这两个课题《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就与当前热点紧密联系。

(二)分析问题(原因是什么)。如,涵养政德有什么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又如,阻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有哪些因素。泛泛地追问一个命题成立的原因有哪些,效果并不显著。如果能遵循一定的角度和观点,对命题成立的原因进行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还要注意,前人在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时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即他们是从什么视角、运用什么理论观点进行解释的。我们在研究时一定要注意避开,避免重复劳动、做无用功。

避免与前人研究成果重复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析问题时要有自己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见解。例如,分析为什么要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哪些?他们已经运用过的视角和理论观点是什么?还有哪些角度和观点是他们没有发现或还未发表的?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构思、多整理,对材料(他人的理论观点也我的材料)排列组合、融会贯通,另辟蹊径、视角独特地提出作者的分析论点。

那么,如果在总论点上没有创新,在分析原因的分论点上有创新同样值得宝贵。因为《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毫无疑义的命题已经为公众所认知,所以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命题之所以成立的原因的研究分析上。

(三)解决问题(措施、途径、方法是什么)

同样的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方法时,力求避免运用大而化之的已有理论观点,如哲学的、理论文献的、他人文章出现的,这是写作的大忌。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同一个客观世界,或者说我们使用相同的材料,关键就看谁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对司空见惯的材料进行排列组合、重新结构,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提出独特新颖、富有创见的措施、途径和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导论(十九)——关于绪论、本论和结论(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