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个人成长的思维认识:什么是学识、见识和胆识

心怀梦想。要心怀梦想,才能看到远方。
就目前青年人来说,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既不知道想要什么生活,也不知道想得到什么条件。比如,他们毕业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不知道工作期间要做什么,不知道要做多久;同样的情况在在生活方面也是如此,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择偶标准,不知道要什么样的婚姻,不知道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无论是在人生上的大问题,还是日常里的小问题,即便是业余时间干什么,早中午吃什么,周末怎么过等等都是不知道的。所以“随便”、“都行”这样的回答就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反馈信息,究其根源,还是没有主见所导致的。

主见是如何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见”是“Zheng”来的——没有什么而想要什么的人有主见,有什么而怕失去的人也有主见。有主见的人就有梦想的能力,也就有了描绘未来、坚定到底的勇气和耐心。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有学识,第二有见识,第三有胆识。可能要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不止需要掌握这三点,不过这三点绝对是相当重要的三点,得到学识要自己争气,培养见识要自己争取,拥有胆识要自己挣扎,“两个争一个挣”所以我才会说主见是“Zheng”来的。接下来我想就如何成为有学识、有见识和有胆识的人做一番讨论。

从人类建立起“教育”这一体系开始,合乎每一个时代标准的知识便代代相传了下来。经验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评判,渐渐成了合乎规律的科学与合乎人情的经验。

与前人一样,我们的学识从接受教育起就开始持续积累了,随着年龄增长和主观选择,学识的积累也沿着各自的路线变化着,但是兴趣可以调整我们学识积累的方向、效率与内容。

学识的着力点在于“学”,受教育算培养学识,自修当然也属于培养学识之列。只要条件允许,我们都可以通过咨询、思考、阅读等方式积累自己的学识,从而达到某一方面的行家、专家。特别是当下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过去求之不得的知识、理念都能以简单、廉价的方式获取到,可惜这种便捷不仅对知识的传播有利,对诱惑的助长同样有促进的作用,因此对愿意学的人而言,当今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不容易秉持初衷的时代。

然而培养自身见识的方法和学识比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见识的着力点在于“见”,说通俗点是要看到才行,水平高点的说法就是能有体验、体会。我认为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见识”不叫见识,那叫“见闻”,因为画面以声音接受的方式传到脑海的模式还是少了些真实感与震撼力,不如亲眼看到、身体接触到来的真实,所以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倒也真说的贴切。

之前有人对“什么样才叫见过世面”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番评价,说“在任何事上,有能力用最好的,也愿意接受最差的”可谓有见识,由此可见见识不是一个“水位线”,而是一段“区间”。

空有享受过美好事物的体验不叫有见识,浸泡在恶劣条件下不能成长的人也不能算有见识。再往深层次去讲,有见识应该是有张力、有弹性、有质量。张力是自我舒展的能力,弹性是自我平衡的能力,质量是自我审慎的能力。由这三点来看当下真正有见识的人都能做到高层次的自律、抗压和慎独,反之则是伪君子,空有一番口头形象罢了。

假如学识和见识都能掌握的话,胆识早晚都能具备。学识给予人常识,不至于黑白颠倒,任人指鹿为马;见识给予人思路,不至于手足无措,凭空搬弄是非。在这股自信和机敏的土壤里,无论面对如何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能生成具备抗击风雨之胆识的花朵。人既不能只有学识和见识没有胆识,因为那样的人生是迂腐和空想的温床,所以不会有创造和改变;又不能只有胆识缺少学识和见识的支撑,所以没有学识支撑的胆识是傲慢与偏见的变态融合,没有见识的胆识是偏激与狭隘的畸形搭配。

由此可见学识的渊博与见识的广阔,以及胆识的适当于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况且开头所说的“主见”正是来自于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有了过往学识的积累、见识的开阔以及胆识的驱动,也就形成一个合乎发展的个人主见,从而再也不会把“随便”、“都行”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了。

要想慢慢提升自己学识、见识和胆识这三个方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学识,在跋山涉水的过程里开阔见识,而只要愿意读完经典的书,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这便是在锻炼自己的胆识了,长期以往,也就不再会为如何答案前文所提的各种问题而烦恼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个人成长的思维认识:什么是学识、见识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