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1)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也叫“辐条”。

②毂:即车轮的轴心。

③埏埴: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即抟土:埴,陶土。

④牖:窗户。

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解。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穿在轴心,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是空的,器皿才能盛放东西。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盖房子的时候,你必须在墙的里面和中间掏出洞来,才能安上门窗、才能住人装东西。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为什么一直强调空了才有用?因为,他想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有”许多时候都必须依托于“无”,才能生起妙用;没有“无”,生命就太满了,世界也构不成世界。

《老子的心事》原文摘抄:

☞所以,这些空而无用之处,一旦跟特定的“有”配合起来,就会生起特定的大用。

☞最典型的就是文哲史。看起来人文的学科没有实际的功用,比如不能让你马上赚大钱,不能让你短时间生起大用,不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但这些看似不实际的东西,在人生中其实发挥着大用。为什么?因为,它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心灵境界,让人成为一个有大智慧、有修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大成功。

☞哲学就是典型的无用之用,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用,却能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所谓的无用,其实只是表面的无用,它更接近于本体。本体就是无为,是道家的顺其自然。

☞有个成语叫“虚室生白”,一间空空的房子里生起了白光。它说的其实是一种意象:心中没有杂念,真的实现“无”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清净的智慧。这就是典型的“无”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空性境界。心不清净、充满杂念时,智慧是生不起妙用的,就像堆满了杂物的房间里生不起白光一样。

☞人生就是这样,能做一些该做的事就够了,不要把人生填得太满。给自己留一个从容、逍遥、自由的空间,让自己自由地呼吸。能为人生留一点空白,人会更幸福一些。

☞空,不是消极,反而可以生起大用,它可以让人生变得最有价值。因为,只要你从容地拒绝一些东西,给自己留下一点必要的“有”,让自己能自由地做出人生的选择,让自己有一份选择的自由,人生就会非常精彩。这就是老子在这一张讲的道理。

☞留白天地宽。有了留白的智慧,人生的天地才会变得更加宽广,更加自在,你才能像雄鹰那样展翅飞翔。当你的人生既有“有”,也有“无”的时候,你的“有”才能发挥更大的用处。

☞人永远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用来容纳你不喜欢的东西,容纳你不认可的东西,不要老是用鸡零狗碎的东西,去填充自己的生命和心灵。否则,你永远都做不大。想要做大,就必须心包万物。

☞想要得到大海的力量,就要首先变成大海,容纳形态万千的水,不要区分这个干净一些,还是那个污秽一些,无条件地接纳。让所有与你相遇的东西,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不要逞一己之能而拒绝团队的合作,否则就是匹夫之勇。真正能成大业的人,一定能胸怀万物、胸怀世界、胸怀宇宙,什么都能容得下。

☞所以,与人相处的时候,你只要看看他待人接物如何,有没有一份包容心,你就能看出他将来的格局。

☞因为虚心,才能接纳。

☞拒绝改变的人,心是满的,你当然改变不了他。能够改变的,是那些虚心接受意见的人。所以,你找到了善知识,不要对抗,你要学会全然接受。接受的第一步,就是清空自己的成见,清空自己的个人意志,打碎自己。

☞老子这一章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心中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能力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悟道心得】

1、如何寻求生命的自在圆满?是放空心灵,学会与世间万物和谐沟通,能够与所有人和平相处,而不是把自己凌驾于万物和别人之上。这也是凡事能够长久的原因。

2、只有懂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才能让自己的心胸开阔,不去计较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从而远离是非和烦恼。

3、虚心了,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样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才能踏上更光明的路程,越走越远。

4、人到世上走一遭,不能糊糊涂涂、碌碌无为,应当过得精彩、活得有价值,但却更要懂得适当留白。留白才能让我们生命之画更清新、更完美!

5、执著必然带来痛苦,放下是良方,虚空妙用,才得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读书笔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