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魔法:《阿巴金和魔法牛》

重发缘由:初版有不妥之处,因而再次修正发表。

故事导读:

通过阿巴金的邻居对他做的事,以及最终导致的结果,让孩子反面理解,哪怕喜欢他人的东西,也不能悄悄据为己有,这样不仅对他人是伤害,更是失去了自己宝贵的诚实品质。

从前有一个很穷很穷的人,他叫阿金巴。他没有钱,也没有东西可以吃。有一天,他走入森林,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吃的。在森林里,他看见一个老人正在砍柴,就停下来帮忙。老人非常感谢阿金巴,送了一头牛给他。老人让阿金巴把牛牵回家,跟牛说“哞哞哞”。

阿金巴回到家就跟牛说“哞哞哞”,牛给了他一个金币。他不停地说着“哞哞哞”,最后成了一个富有的人。

后来有一次阿金巴要出门。他请邻居奔巴帮忙照看牛,叮嘱奔巴千万不能跟牛说“哞哞哞”。可是阿金巴前脚刚走,奔巴就跟牛说“哞哞哞”,牛给了他一个金币。奔巴高兴极了,他决定把牛据为己有。等阿金巴回家,奔巴给了阿金巴另一头牛。阿金巴跟牛说“哞哞哞”的时候,那头牛只会“哞哞”地回应着。

阿金巴回到森林里,告诉老人发生的事情。老人给了阿金巴一只绵羊,请他回到家里就跟绵羊说“咩咩咩”。他这样做的时侯,羊给了阿金巴一个银币阿金巴又变得富有起来。后来,有一次他又要出门,又委托邻居帮他照看绵羊,他跟奔巴说:“千万不要跟羊说‘咩咩咩’。”奔巴马上就发现这羊会送他银币。阿金巴回来的时候,他又把有魔法的羊换成了普通的羊。阿金巴说“咩咩咩”的时候,这只普通的羊只会“咩咩”地回应着。

于是阿金巴又回到森林,这次老人给了阿金巴一只鸡,老人让他跟鸡说“咯咯咯”。阿金巴回到家里就跟鸡说“咯咯咯”。鸡生了一个蛋。阿金巴说:“好歹也是蛋。”刚好他也饿了,就把蛋吃了。之后他卖了很多蛋,最后又变成了富有的人。没过多久,他又要出门了。他请邻居奔巴帮他照看着鸡,让奔巴不要跟鸡说“咯咯咯”。就跟之前一样,奔巴又把鸡给换了,阿金巴说“咯咯咯”的时候,这换过来的鸡根本就不会生蛋。

这一次,阿金巴把鸡带到了森林。老人给了他一根棍子带回家,让他说“棍子,给我跳舞吧!”然后说“门巴”就可以让棍子停下来。阿金巴一回到家就跟棍子说:“棍子,给我跳舞吧。”棍子跳起来就打阿金巴,直到阿金巴想起来说“门巴”。阿金巴开始怀疑起他的邻居奔巴来了。于是他假装自己又要出门,请奔巴帮忙保管棍子,还叮嘱他不要对棍子说“棍子,给我跳舞吧”。当然咯,阿金巴才刚走到路的拐角呢,奔巴就忙不迭地对着棍子说:“棍子,给我跳舞吧。”棍子跳起来就打,阿金巴在路上都能听到奔巴的号叫声。阿金巴回来,奔巴答应只要阿金巴让这打人的棍子停下来,他就把牛、绵羊和鸡都还给阿金巴。阿金巴说:“门巴!”棍子就停了下来。他把他的动物都带回家,从此告别了饥饿和贫穷。


育儿妙招:

故事中阿巴金的邻居表现出贪婪自私的一面引人深思,通过故事,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贪婪的危害,同时,作为家长,我们如何防患于未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这类事件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自私会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

2、贪婪。

3、冷酷。

4、吝啬。

5、敏感。

6、多疑。

7、性格孤僻。

帮助孩子,我们需要做: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实践分享

在家里,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中,家长都应该实践分享的理念。家里的好食物,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分享,与小朋友在一起玩,以此让孩子养成这样的理念--“食物和玩具不是专属我一个人的”。

2,用行动证明分享是快乐的

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将他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家人或别的小朋友,并且要让他知道,分享食物或玩具,会让大家快乐。如,孩子在吃或者在玩玩具,父母可以要求参与其中,并且表现得非常高兴,也要向他表示感谢。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明白,与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是快乐的事情。

3,平时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切勿宠溺

家里好吃的,好玩的,父母都应该与孩子分享,以身作则。

4,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

父母应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拖地、做饭,在实际锻炼中体会父母的辛劳,自然会对父母多一份关怀与体贴。

分享固然是好事,但是孩子年龄不同,我们采取的行为就不同。比如,在物主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大约在一岁多,两岁多的年龄, 不懂得分享,如果打人强行从孩子手中抢夺东西,分享给其他人,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下雷区,家长们一定慎踩:

 1、不能随便扔孩子的东西 

当宝宝物权意识慢慢建立的时候,他会觉得家里的玩具,吃的,生活用品等等都是他的,他是小主人。在我们看来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他的心肝宝贝。他就像一个小国王管理着自己的财宝。如果你觉得有些玩具坏了该扔了,先问问孩子的意见:这个玩具已经坏了,妈妈可以把它扔掉吗? 如果孩子同意再扔。

2、不能强抢孩子手里的东西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朋友带着孩子来做客,两个孩子为了一个玩具争抢,哭的哇哇大叫。此时作为女主人都觉得,我应该把玩具夺过去让朋友的孩子玩。因为他们是客人,要不然显得我小气,孩子没教养。但是强行从孩子手中抢过东西,会给孩子造成阴影。他会自我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这些玩具的主人?同时他会缺乏安全感,甚至会产生自卑情绪。不利于宝宝的社会性发展,严重时还会有一些心理焦虑。 有的宝妈会把孩子抱到另一间房子,试图转移孩子注意力,可是孩子依旧哭声不止,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的玩具,伸出手想要去够,情绪激动的还会打妈妈,踢妈妈。其实那个玩具本来是他的,突然有个人要抢走,换位思考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条裙子被朋友看到,她说她喜欢非要让你送给她你会开心吗? 所以,如果宝宝的玩具被抢,正确的做法就是先抱着孩子,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宝宝说这是我的,我不想给他玩,那么妈妈一定要站在孩子一边说:这个玩具是他的,决定权在他,我也没办法。虽然这么说显得我们很不“懂事”但也比给宝宝造成心理伤害强。 因为这个时期宝宝刚刚意识到自己是玩具主人,他的自主意识,小主人精神,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增强,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宝宝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让他确保自己的财产不会受到随意侵占。 

3、拒绝双标 

既然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物品所有权,那么也要教他尊重别人的物品所有权。当宝宝看到别人的玩具想要拿过来玩的时候,要跟他说:你经过别人的同意了吗?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哦!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是哥哥的,你可以问一下哥哥让不让你玩,如果哥哥说可以你再玩,好不好啊?同时如果别人抢你家宝宝的东西,你也可以这样跟那个孩子说。 

4、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 

在小孩子的观念里,觉得东西只要离开他的手,就会变成别人的,就会消失。她们对借和还还没有概念。所以当孩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为了让别人高兴而做出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这样他长大后容易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给他讲一些分享的故事,或者亲身给她示范,当宝宝玩玩具的时候,你说:宝贝,妈妈可以跟你一起玩吗?如果她给你玩,你就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跟她说谢谢宝贝,这个玩具真好玩啊,妈妈好开心,宝贝真大方。 当他享受到分享的快乐的时候,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一开始不要心急,前几次他不愿意分享不要强迫他,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说孩子小气,自私。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并不能代表她们就是那样的人格,所以贴标签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5、逗弄孩子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宝宝正义吃零食,大人说:让我尝一口吧?宝宝听后马上把零食藏在身后,嘴里还说:我的,不给。大人就会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啊?然后宝宝拿着零食给大人,大人又说:我不要,你吃吧,我刚才是逗你的。其实这种做法也非常不对,首先不应该给孩子贴标签,其次当孩子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们要接受并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要不然他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导致他以后不愿意分享,或者是习惯这种“假分享”而拒绝真给予。 

6、让别人把宝宝的东西拿走 

有时候别人来串门,看到孩子的玩具想拿走玩,有时候我们会大方的说:拿走吧,反正在家里他也不玩。其实这种做法也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首先宝宝的东西是属于宝宝的,爸爸妈妈没有权利决定东西的去留。虽然一两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但是他们能够听出你的语气,情绪以及话语里的尊重。 如果你擅自替孩子决定,他们会觉得很混乱,没有规则性,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那些权利和决定,长大容易没有自己的主见,变成一切听父母的妈宝男。说到这里又想起我小时候,我表妹来我家玩看到我的发夹漂亮,她临走时我妈非让我送给她,我心不甘情不愿的给了,两天没搭理我妈。 说了这么多,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要再大骂家里有个“熊孩子”了,等到孩子四岁左右就会心甘情愿的分享了,在此之前跟他讲道理可以说是对牛弹琴,希望我们都能好好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让他形成健康的人格。

此处参考:http://www.qbaobei.com

感谢:给我建议的小伙伴们,你们的反馈和建议是我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魔法:《阿巴金和魔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