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禅的行囊》有感

这本书已经看完了好长时间,可是直到今天才写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原因是我一直在想该怎样写才能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正常一些。


最早接触佛教,是在2017年即将毕业的时候,正逢家庭变故,为求心静,在网上找来一本《佛说无常经》来抄写。没有坚持两天,便因为经文晦涩难懂又没有注释而告半废。

后来在网上买了一本《六祖坛经》来读,借着注释,看过两遍,许是心性未定,亦或是慧根不够,未能登堂入室,获得一知半解。

去年苦心背下《心经》,但仍未求甚解,虽至今还能背诵,却心迷者自迷,少许自心未见。

这次跟着比尔波特一路自北向南寻访禅宗踪迹,想像耳畔响起的一百零八声钟声,才稍许觉得佛祖加施在背上的行囊深厚了一些,对禅宗的历史了解的多了一些。

“佛家敲钟,每次一百零八下,先是慢七快八,然后轻敲二十下,如是者重复三遍,最后以三下重击作为结束。”

“一百零八之数,一般被解释为人生所受的一百零八种苦:每一响钟声代表了四方(东、南、西、北)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中分别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受的贪、嗔、痴三毒之苦,四乘以三乘以三乘以三,得一百零八下。”

禅宗最初的源头应该是佛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出处便是“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素以轻慢甚至蔑视语言著称”,提倡“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达摩东渡,将禅宗带到中国来,是为禅宗初祖。

继后便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组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当其时,禅宗分为南宗禅(顿宗)和北宗禅(渐宗)。南宗和北宗的要意,从禅宗著名公案中六祖和神秀的偈子中便可窥得一二。

神秀所做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慧能所做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组以后,由于佛法已传遍神州大地,衣钵到此就不再传承,禅宗一脉相承的谱系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我一开始对佛教经意感兴趣,并不是对遁世、空念感兴趣,而仅仅是把它当做一种哲学来看待,直到现在我也是这个想法。

《坛经》中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净空法师说这句话是大师一生教学的总纲领。我将这句话当做自我身心修养的一句箴言。《论语》中孔子说“君子求诸几,小人求诸人”,二者之间应该有贯通之意。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即众生是佛”。姑且将佛的境界看的浅显一些,若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的时候,佛与众生别无二致,若都能了悟,则众生和佛一样。

而佛是什么呢?《坛经》中说“佛者,觉也”,《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是佛的称号之一,《西游记》中关于如来佛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每一尊佛都可以称为“如来”,却没有“如来佛”这一个尊位。


以我浅显愚见,若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从事物的表象入手,究其本质,探其缘由,以求见诸相非相,是不是也就算是达到了“觉”的境界。

如此看来,佛教中修行的过程,和我们从小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由表象看到本质,再由本质看回到表象的认识过程好像差不多。

当然若真的能够看透世间本质,将烦恼、业障抛诸脑后,便像是从时光长河中上了岸,从哲人的角度来看,便是更高级的哲人,然后更高级的哲人只能独处,因为曲高和寡。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佛教出家遁世的行为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反过来,先将诸多牵绊与引发烦恼的因素提前除去,然后静心寻求解脱。

所以诸位亲朋如看到这篇读后感,应当了解我的心思,而不必害怕在未来的某一日我会看破红尘,出家遁世。

正像比尔波特在书中写的那样“我真正喜欢的僧侣生活是他的精神层面,而一想到那无穷无尽的仪式,我就从白日梦中醒了过来”。

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是行囊(下文会有解释)日丰,相比于那枯燥的清规戒律,我还是觉得在芸芸众生中做个俗人要丰富多彩的多。

我以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电视剧里的官家机构叫某某寺,比如鸿胪寺?也没有刻意的查过,直到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才恍然大悟。

古代汉语里的“寺”确实是指官家机构。第一批来到中国的僧人来到中国以后,便被安排到负责接待外使的“鸿胪寺”里。随着僧人来的越来越多,原先的鸿胪寺官员便搬出了此地,将地方让给了僧人。

后来又将鸿胪寺改为白马寺,以纪念驼经而来的白马,这样,“原本与佛教毫无关系的‘寺‘字从此被用来指称佛教的道场“。

这本书最后的那一段话我很喜欢,“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漫长的旅途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幻想罢了”。

的确如此,生而为人,这一生造下的因太多,受到的牵绊也太多。昨日因铸今日果,亲情、友情、名利是非总有太多的放不下。

我曾经就问过一个同学(私心以为她确是个思想上的能人),既然众生皆苦,为什么每个人还坚强的活着?她说,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太多想死却又不能死的理由。

看到比尔波特写的这段话,再响起同学的回答,我深以为是,吾心大赞。

所以说“佛”在我看来应该只是世人的一个美好愿望,讲究因果,期待这这一世的忍受苦难能够换来来世的花开。可是呢?

佛,基于心,也难于心。就好像站在上帝视角去劝别人很容易,可是劝自己却很难。

虽然看过一些书,对儒、释、道三家之言也很是心向往之,但是以前从来不敢写关于这方面的文字,因为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唯恐词不达意而将经意曲解。

此番言语,无论是正知正觉亦或是邪魔外道,都仅作浅显见识的一家之言,若有不通不顺狂妄悖逆之处,终以不招诸位忿怒为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禅的行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