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来源于生活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写作能力差并不是写作上的重要弊端,关键是态度。写得好的同学也不可能一遍过关,我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然后跟着我在阳春白雪的路上不停地磨呀磨。写得水平还不够得同学呢,只要肯听话去花心思修改,最终也可以到达胜利的彼岸。

怕就怕,写不好的还懒,最终就变成了蠢。

我在朋友圈里举了一位同学写作文的例子。这位同学不擅长写社科类的论文,我就给了个提纲。第一遍就是给我来个提问回答,我说这哪行啊?我给的几个问题是帮助你写作的时候把内容更丰富,条理更清楚,如果你只是回答问题,文章就会有很多大跳跃性和上下文的不连贯,另外,写得太少。

写得太少就是问题,寥寥几行,我打开文章看了篇幅就想关上!

有个同学我已经要求给我写五行,5 lines,白纸黑字要求写在那里,结果人家给我第一行来个首行缩进,第五行写两个字,把第五行的两个字加到第一行的首行缩进上合起来正正好好四行整。他还对家长说:“我以为是5句。”5句(5 sentences)和5行(5 lines)的区别不知道吗?

第二遍写过来了,别的不说,篇幅感觉上就可以了。但是还不够,首先没有开头,其次没有最后的总结。你写一篇论文总不能不明不白来一堆知识点,最后又不明不白地离开了。我把这一点提了一下。

第三次过来之后,我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开始读文章不那么生气了。然后我给出了具体的指点,并且又发了相应的阅读链接,让学生去读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后再给出一点自己的分析来。

到目前为止,才算一篇可以入目的作文。试想一下,我这位同学的前面三遍都是我上课前一个小时完成的,我哪里有时间来帮你看啊?等到上课讲一遍,回家改一遍的话,三节课就这么过去了。还不如早早地写完,我给个初稿前的意见。

这位同学还有写作上的细小瑕疵,比如措辞,比如语法,这些必须在文章的最后冲刺阶段进心精心雕琢的时候才用到的。我预计还要再改两遍才能完工。

于是,这就是看我们同学的合作了,你是要磨磨蹭蹭等我上了五节课后才写好呢?还是有进取心地在我这里进行效益最大化呢?

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或者每个孩子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我这样操心的,因为各有侧重,有的孩子这个写得好,有的孩子那个能力强一些的。

最新的要求是写人物对话。

有位同学就说了:“Elise 老师,您知道吗?我以前学校里每周练习写作的时候,遇到自命题作文,我总是能不写对话就一定用旁白表示的。”还告诉我这篇文章她花了很多心思在构思上。这就对了,写文章前一定要打腹稿,先想一下要写什么题材,而不是拿过来就写。拿过来的考试明题作文是必须建立在自己平时大量写作训练和早已准备了很多写作例文的基础上的。这也就是我现在给我的学生定下各种写作题材的目的。

在训练低年级同学造句的时候我会要求不许写学校,家庭,为的是可以提高写作范围的广度,于是阅读范围广的孩子划算了,有的孩子写动物,有的写金字塔,有的写银河系,反正就是比写什么学校里掉了橡皮捡到了尺子,家里妈妈做饭爸爸打游戏好。

高年级的写作困难就比较大了,有的孩子书读得不多,有的孩子观察力不够,这些都反映在写作上没有细节可言。这样的细节描写还和单纯的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的浮夸文章不一样,这些描述必须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现在还无法体现)。大多数的同学在做起这些写作练习来都会觉得心力交瘁,因为脑子里一篇空白。

这位说写作文会尽量避免对话描写的同学其实构思了一个很好的题材,这源于她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特别留意。我一读这篇作文,马上就告诉她我以前写过这样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几乎一模一样,这句话可把她吓到了。

我就把我的文章找出来分析给她看。

然后我告诉我的同学,她作文上的不足之处在于:她能想出桥段,但是她不能写出细节。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帮她改写了一句句子,立即就成为非常靓丽的风景线。大家可能会说我是老师,当然写作能力要比学生强。其实不尽然,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比孩子更多一些,而且我会有意识地观察类似的细节。比如我文章中就摘取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中的对话,那是纯对话,立即凸显两个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特点。为什么?因为我注意了,留心了。

很多同学阅读不留心细节,看过情节就可以了。

我告诉这位同学以后在阅读的时候再遇到好的对话描写,就可以特别关注一下。我举了例子,比如《巴黎圣母院》,里面的乞丐间的对话,Paquette香花女和外人的对话,百合花和情人的对话,其中最经典的是三个过路女人的对话。我想知道有多少同学认真读的?另外如我的范文教材《双城记》中的对话,《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王后的项链》中的对话, 甚至于我学生们读写作业的《时间的皱褶》中的经典对话,都可以很好地成为我的论证。

同时我还举例说明了之前的人物外貌描写上的特殊性。比如《傲慢与偏见》,很多家长都说要给女孩子读,说可以理解婚姻和恋爱。怎么可能呢?读了一本书就会恋爱了吗?找对象就找对人了吗?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中学的课外阅读材料,无非是因为语言幽默,文字不是那么难懂,否则的话,让学生都去读《战争与和平》,大家都要疯了。(插一句,《战》一书同样可以作为指导女孩子择婿的范文)我们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我就让我的学生以后阅读的时候去留意,文中并没有真正的对于男女主人公的外貌上的刻意描写(我们心目中达西先生的经典形象,完全是人家Colin Firth的完美演绎),为什么?因为外貌根本不重要!那什么重要!钱!说得这么直白的,我倒要看看多少家长愿意拿来作为婚姻教材!

由于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时候都超越了他们年龄和经历的范围,所以需要通过阅读来补充。阅读的时候读什么?就是我们在写作练习中发现的各种不足。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来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