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⑨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⑩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我们讲为政篇,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自己不为政,学习为政篇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背景,在古时没有那么多行业可以崭露头角,可以发挥和发展,通常学习都要走仕途,要为政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古人把如何更好地做事情称作为政。所以看似是在讲为政,实则是在讲做事之道。

       如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多样化的,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处世之道,在各行各业都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我们要从中去总结,为政篇背后告诉我们的义理,即我们的处世之道,我们做事情的原则和规律,总结做事情的智慧,让自己可以灵活地去应用。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孔子说,我与颜回交流一整天,颜回都没有反对的意见,也没有任何疑议,好像很愚笨没有听懂的样子。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省:观察、查看;私:个人的言行举止。当颜回退下去的时候,我去观察颜回的言行举止,发现颜回不但听懂了我讲的话,还能在这个基础之上举一反三,有所发挥。

        亦足以发的“发”,用得非常好,这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指颜回能抓住老师讲话的思想和精神要领,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只有自己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才能运用自如。

        包括我们现在学习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知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可能学到所有的文化和道理,所以当我们听懂了某个义理后,我们要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有所发挥,这时候才是真正听明白,可以运用自如。

       接下来总结“回也不愚”,颜回并不愚笨。我们再来看整句话,孔夫子说,我和颜回言谈终日,他并不违背我所说的话,也不顶撞,也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看似是愚笨的,但是当他退下去以后,我去观察他的行为和言谈,不光听懂了,还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发挥,其实他并不是愚笨。

       这句话的核心有两点。第一点:人生处世的态度,不违。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欢违,喜欢抵抗。比如听到之前没有听过的话,就开始抵抗;听到父母说了某段话,就开始反驳;听到领导说了某段话,就开始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领导说得不对,认为领导不了解市场,不知道实情。再比如很多人一听到儒家文化,就认为现在这个年代,这么古老的东西还有用吗?无非是之乎者也,满口的仁义道德。

       这些都是违的心态,当我们是违的心态,我们就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无法学习新的东西,无法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只要是违的状态,就听不进他人的话语。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和别人讲话,别人总是违的状态,是不是我们就不想讲了?如果我们是一名领导,在交代员工事情时,员工总是违的态度,是不是这时员工就会给我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不违的态度,但有一点要注意,因为这是孔夫子和颜回之间的对话,颜回对老师很尊敬和信任,所以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有不同的人给我们人生建议,比如朋友、亲属、父母、同事、领导,如今网络也如此发达,我们会听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和道理,所以我们在不违的同时,还要学、 问、思、辨、行,这是学习的次第。

       首先我们要博学,我们只有不违,才能去博学,学习更多的知识;接下来审问之,不停地反复去问,慎思之,反复去思考;当我们不停地博学、问、思考,我们才能明辨之,明辨是非、善恶、对错;当我们有了辨别能力后,就到了最后一步笃行之,我们要去笃行,就是很坚定地去行。

       所以这里颜回就是在笃行之,孔子观察到颜回私下的行为,发现他在听懂的基础上还有所发挥,这就是在笃行之。所以我们说学而不习是不够的,只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不够的,还要笃行,只有我们通过行,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这时我们再来看,说颜回如愚,看似好像愚笨的样子,实则并不是,其实他已经领会了老师讲的思想要领和宗旨,这时候再去应用,就会万变不离其宗,不会离开老师的宗旨和中心思想。

       我们今天学习《论语》更是如此,我们不要被这句话表面的文字相所障碍,而是去看背后的道理,这时我们才能活学活用,才能亦足以发,才能发挥得更好,这是第一个重点,态度是不违的。

       第二个重点:亦足以发,举一反三。我们不仅要反复地学,还要不停地习,只有在习的过程中才能足以发挥。因为我们学的是圣贤的文化,学的是别人的知识,学的是老师讲给我们的道,这时只有我们不停地去习,才能在老师所讲的道之外足以发挥,举一反三。

       最后,我们总结这句话的两个重点。一、处世的态度是不违的,做人、做事、做学问和修行的态度皆是如此,只有我们内心是不抵抗的,是不违的,我们才能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二、有了这个态度以后,就要懂得举一反三,懂得活学活用,在原本道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体悟,加上亦足以发,如此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态度。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视其所以。视:看,看见。我们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看的是外在所呈现的表象。接下来观其所由,观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事情,发心是什么。这时我们就穿越了表象,去看这件事情的内在和本质。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个人平时都很温文尔雅,可是对某件事情起了情绪,对某个人特别严厉,这时是我们看到的表象,而有智慧的人就会观其所由,观察他为什么会这么严厉地对这个人,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情起情绪,这时就会穿过表象,看到他的发心,可能是因为那个人性格顽固不化,需要采取严厉和棒喝的方式,这时我们就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再比如我们看到两个人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这是我们看到的表象,但如果我们懂得观其所由,可能就会发现两个人的发心并不同,一个人可能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另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同的动机和发心,可以决定这个人走多远。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而是要用智慧去观察背后的发心和原由,这时我们才不会被表象迷惑,才不会人云亦云,才能看到事情的实质。

       接下来更深一层,察其所安。察:觉察,察比观更细微、更深远、更细致。察涉及到了分析的能力,说我们去查看一下细微的事情,查看得更深,还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就变得更细致了。我们去看看他安的什么心,也就是《大学》里所讲的止。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止于至善时,我们自然就会去明德,自然就会去亲民,做帮助他人的事情。这时我们再来看察其所安,看看一个人止于什么,安于什么,比如有的人安于善,做事情是以善为出发点,这时行为自然就是善的;有的人安于贪图享乐,这时行为自然就是贪图享乐的;有的人安于德,做事情是以仁德为出发点,这时所作所为自然就是合于仁德的;有的人安于私欲,做事情都是在想如何能付出更少,得到更多,这时所作所为自然就是斤斤计较的。 所以察会变得更细微更深邃,需要我们去分析。一个人安于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再比如倒水,有的人可能是安于工作才倒水,而有的人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和关心。所以看似同样是倒水,可能发心完全不同,如果是发自内心尊敬和想照顾这个人,这时倒水可能就会观察水的温度,水是否新鲜,他喝完之后舒不舒服,他说话多久需要喝水;而如果只是安于工作,可能就会很随意地去倒这杯水。再比如送礼,有的人是因为别人都送,所以自己不得不送;而有的人是因为真心想关心这个人,这时送礼就会用心,就会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思考哪些东西更实用更舒服。所以安的不同,我们心里所想就会不同,我们的行为就会不同。

       工作同样如此,有的人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拿工资而工作;而有的人是真心想为公司创造价值,是真心感激企业,想要学习和成长,想要努力服务好每个顾客。所以安的事情不一样,就会让自己有不同的发心,进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人焉瘦哉!人焉瘦哉!瘦:隐藏。连用两个感叹,意思是人怎么能隐藏得住呢!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既要修己也要察人。我们在生活中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修正自己,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发心,看看自己做事情的原由,看看自己安于什么、止于什么。当我们懂得这样修己时,我们就会懂得察人,我们看别人就会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看到别人的发心,看到别人做事情的原因,看到别人安于什么;同样,比我们有智慧的人,看我们也清清楚楚。所以人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察人,是按照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但如果是修己,我们要反过来,要往前倒推,首先是察其所安,首先看看我们自己是安于什么,是安于善、安于道、安于德、安于仁还是安于自私自利,安于得过且过。接下来是观其所由,我们安于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意念和想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原由。而后是视其所以,如果我们安于善,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变善;如果我们安于德,我们行为自然就会变得有德;如果我们安于贪图享乐,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贪图和享乐。

       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要表里如一,要知行合一,要修慎独;告诉我们诚于中,形于外;告诉我们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些都在讲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内外不一致,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我们怎么能隐藏得住呢,别人会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是教人做伪君子,其实这是因为不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要保持君子之风,其核心是让我们的内在安于君子之道,安于仁、义、礼、智、信,这时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会符合仁、义、礼、智、信;而不是告诉我们要刻意表现成什么样子,而内心没有 发生变化,这并不是儒家文化核心思想。

       我们讲《大学》时,会有八条目和三纲领。三纲领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我们止于至善时,我们自然就会明德和亲民。因为我们是安于善,我们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符合善,接下来所作所为自然就是帮助他人的。

八条目告诉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用,在外用之前要内修。我们要先格物,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要格心,不让自己被太多的欲望所束缚和干扰;这时我们自然就会致知,就会增长智慧;接下来我们要有诚意地做每件事情;当我们有了诚意,自然就会正心,让自己的心念变得更正;接下来就是修身,修身之前先正心,如果我们的心术不正,又如何修自己的行为;有了修身以后,我们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文化从来都是告诉我们要内外一致,要表里如一,要慎独,要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文化,要以修身为本,一定不是看外在的所作所为,而是要看自己安于什么,自己有什么样的发心,接下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是我们需要非常注意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修慎独,先看我们的心安于什么、止于什么,再看我们做的每件事情是安于什么,止于什么。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安于善道,别人一定会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安于善道,而是安于享乐,安于应付,安于自私自利,同样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隐藏不住,别人会看得清清楚楚,无所遁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